「張弦與SSO」、「春暖花開意盎然:上海愛樂 @ 星廣會」聽後小記

【演出資訊】
表演團體:上海交響樂團
演出節目:張弦與SSO
指  揮:張弦
琵琶獨奏:吳玉霞
本文依據:公元2015年4月11日下午8時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以前曾聽說張弦頗厲害,但原本沒有什麼動力想看這場演出,直到一位同學被他的老師「安利」之後,轉向「安利」了我,就想說找找票子一探究竟了。想不到,在淘寶買了那麼多次票,總算問到一間票販子淘寶店,店主很性格,因為急著吃飯,便允諾讓我以80元買入面值180元的票券,並打算快遞發貨。隔天,他們有人打電話給我,問我願不願意自取而不要快遞,並說乾脆換好一點位置得了,補個整數湊100元,給我280元面值的票。

「好啊!」

可是心中有些感慨,雖然貪到這種小便宜,但總是知道這場演出票房並不大好。果真,到演出當日,上交票房還是有很多餘票,且門口的黃牛也聚集得不多,似乎大家對這場演出沒什麼興趣。

曲目不大多,三部作品加起來才七十餘分鐘,但對於已習慣從八點才開演的上交來說,這樣的設計也使我們回程交通比較從容一些,不知現在是不是上交採取「薄量多銷」的概念,每場演出都排少一點曲目呢?不得而知。

第一首交響音畫〈波姬與貝斯〉,令人驚豔!整個團確實有那種熱烈的Big Band感覺,但又不落俗套,且張弦著實把氣氛帶HIGH到高點,聽得非常刺激!

琵琶協奏曲〈霸王卸甲〉,由吳玉霞獨奏,這是一首充滿現代風格的作品,所以還是很挑戰觀眾感受的。坦白說:現場聽時,氣氛有點冷,好像剛剛被炒熱的通暢,一下子急速冷凍,畢竟大家對曲子沒那麼熟悉,陌生感太重了。但不得不說吳玉霞的獨奏真出色,沒有擴音揚聲,很多琵琶音色的細節傳達得依然精緻巧妙。而由於我的「風衣」內有巧妙,回頭再聽的時候,還是感覺挺有韻味的,是需要多次咀嚼才有芬芳的大曲。(但我覺得中間有一小段節奏規整的設計太突兀了。)

Ferde Grofe 的《大峽谷組曲》,風格也是頗美式,既現代又爵士,或許是張弦擅長或刻意選之吧,樂團的音色也在此曲展現得豐富多彩,的確給人耳目一新的體驗。據小道消息:不少樂界人士對此次上交的表現感到「意外的好」,並「只要閉上眼睛聽感覺就很洋氣」,甚至不忘黑一下「以前上交在YL指揮下都是糊糊」,並留意到臺上有不少新人。

我見到近期演出的節目冊提及,上交在這幾次演出都引進上海樂隊學院的學員,注入新血,確有活力。而YL呢,功能或許已不以指揮為主,事實上他指揮的場次也少很多,都是請外面的人、或自己熟識的人來指揮。張弦這此與吳玉霞搭擋,便是在中國愛樂、上交及廣交,這「中國三大樂團」巡迴演出。

對了,為何中國愛樂、上交及廣交,叫做「中國三大樂團」呢?話說前幾年,廣交到臺灣巡演,我實習學校的學務處前貼著海報,上面就寫廣交為「中國三大樂團之一」,我看這行字十分不明白,甚至在 Plurk 對這句話較真起來。後來香港一友人言:「你還不瞭解國情?中國三大樂團,就是YL指揮的三家樂團啊!」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扯多了。但其實看到一支樂團有這樣的成長步伐、策略招數,還是挺佩服的。節目也確實演得好,可惜觀眾不捧場呀!

【演出資訊】
表演團體:上海愛樂樂團
演出節目:春暖花開意盎然:星期廣播音樂會
指  揮:張亮
獨  奏:夏蘊慧
本文依據:公元2015年4月12日上午10時半於上海音樂廳

這學期因為與上海愛樂合作《黃河》音樂會,我自願當愛樂的腦殘粉兼宣傳義工,看到星廣會又有愛樂身影,而且曲目那麼讚,怎能不捧場呢?於是早早就買了票,甚至還拉了一群臺生到場。

算上今次,我也才聽了三場星廣會,可是我已喜歡上星廣會的氣氛。一般來說,看演出都是在晚上,白天處理一堆事,已經疲憊,聚精會神要入戲入樂,還要避免週遭噪音的干擾,把演出看完,接著要趕地鐵或公交、走一大段路,才回到宿舍或住處,那是挺折騰人的。星廣會可不一樣,票價便宜、曲目多元,也有講解,早點到可以喝杯咖啡看份報紙、再悠哉進場,看完演出後,附近隨便找家吃的,滿足口腹之慾,此時身心靈三位一體,舒暢無比!

這次的曲目很有意思,以「春」為題,選了中外不同風格、涉及「春」的作品。第一首開場,那是大伙耳熟能詳的〈春節序曲〉,但憑良心說,我覺得這首演得效果沒有很好,或許是因為開場還有點鬧,也可能是樂團「輕敵」了,使這首已經演好多次的曲子處理得很粗糙,節奏很趕,甚至慢板的小號獨奏也出了點差錯、有卡頓感,沒有上一次在嘉義聽到得好。(但上一次在嘉義,陳燮陽指揮得太快了,張亮的速度比較好,也試圖多製造一些情緒在曲子裡頭。)

接下來的《四季‧春》、〈最後的春天〉、〈孟春初聞杜鵑啼〉、〈春天迴旋曲〉,我發現都是以弦樂為主的曲目,這點倒是有些新奇!坦白說,以往對愛樂的弦樂印象,雖然不是差,但就是疲弱了些,可能是人數的問題吧,就是經常忽略他們的存在,尤其是在東藝音樂廳那樣寬廣的場地,弦樂經常被其它聲部「吃」掉。這次雖然聽起來音量還是有點小,但我覺得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而且在動態、層次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即使是前後兩首全團演奏的曲目,弦樂的存在感也大大增加了!可喜可賀!

要說演得最好的,我感覺還是壓軸《春之祭》!雖然,同行的同學們聽完此曲,臉都垮了一半,還直說不好聽,別的朋友聽我說帶很少聽古典樂的同學聽《春之祭》,丟下一句:「你帶他們聽《春之祭》是很作死的!」好吧,我後來悟到,學習聽古典音樂,就是學著聽不好聽的音樂並接受(或喜歡)它,還要「安利」別人說這是經典。

言歸正傳,樂團為此曲擴增編制,達到九十人,銅管效果威力強大,而且樂團演奏很「帶感」,神祕、儀式、死亡、徬徨的氣氛,都表現到了。若要雞蛋裡挑骨頭,或許是開頭及中間幾段慢板的木管,還可以再打磨打磨,則更好些。(也真心感覺,在星廣會放入《春之祭》是一項極有挑戰的事情!但這也看得出來,星廣會是包羅萬象、絕不劃地自限的好節目。)

但還是要抱怨,今天的觀演秩序比較鬧,進場的小孩太多了,我都懷疑他們是否滿六歲了,我前方的小孩拿著零錢包晃來晃去,直到我制止才罷休。左側的女孩坐不住,一直玩椅子,發出「迸迸」的聲響。另外後方也傳來不少低語講話聲,左前方一位老人竟然開合保溫餐盒……都是令人醉了的場面!能想像一下,當維瓦第的〈春〉,著名的旋律響起,就有著那麼多噪音干擾的情形是多可怕嗎?而且中間有好多首都是柔弱開始或整段抒情的音樂,實在都被噪音破壞得有些破碎呀!

另我覺得,王勇老師這次的講解,關於作者與作品的知識層面,比起我前兩次參與的星廣會要少了些,亦或許,未來關於「觀賞秩序」方面的內容,也可納入主持者的講解範圍。畢竟,星廣會是普及、教育為目的,培養良好的觀演習慣、營造良好的演藝環境,是有待大家共同努力的!

(順帶一提:看完星廣會,我就帶著同學去一旁的「點點心」吃港式料理,讚透了!)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