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笑語的時光

忽然想到,與胡淑賢老師離別已有十年多了。記得那時準備前往上海同濟大學交流,曾找過幾次老師,並且在我離臺前通了電話,談話中有日常寒喧問候、生活趣談,也有來自老師的囑咐叮嚀。看似平凡的交流,竟成為最後一次聆聽「胡言笑語」的記憶。
…詳全文(共2053字)

失眠

我的睡眠質量很差,多夢,有時靠著椅子上淺瞇一下都可進入夢境,而且大多夢中場景都會使我突然嚇醒。印象中,這些夢境不大算是典型的惡夢(嚴格來說,被怪物咬、被人砍殺……才應算是惡夢),但就是會使我膽顫心驚地中止睡眠。比較常見的,是不知我為何身著制服出現在中學教室裡、被命令要重新開始中學生涯,又或者是在空蕩蕩的大街上逃跑、但其實並沒有任何人追逐。要說比較接近惡夢的場景,大概是莫名其妙地乘搭快速上昇但永無止盡的電梯轎廂。
…詳全文(共3895字)

2019年隨便寫寫一點總結暨觀賞之表演藝術節目概況

雖說2015、2016、2017、2018年我都在該年結束前寫了〈觀賞之表演藝術節目概況〉作為年度總結,但2019年犯懶提不起勁,加上觀賞的演出數量驟減,品質下降,就不打算寫了。但直到2020年元旦,驚覺2019年就這麼過了,好像有點不甘心,於是還是隨便寫寫吧。另外,我還想加上一點生活與工作的年度總結。
…詳全文(共3196字)

立足、超越、引領── 談朱踐耳音樂與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本文刊登於《難得愛樂》微信公眾號2019年8月14日推送內容。)

//
著名作曲家朱踐耳先生,已於二0一七年八月十五日仙逝,享耆壽九十有五載。其精彩一生,近八成歲月用於發展音樂創作事業,尤其探索中國交響樂可行道路,成果豐碩、功德無量。
…詳全文(共3262字)

談戚繼光〈凱歌〉

(本文刊登於《三聯愛樂》2018年12月號,總第227期。)

//
二0一七年四月十四日晚間,我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欣賞由中國武警男聲合唱團及交響樂團演出的「歷代軍歌交響合唱音樂會」,節目上半場是幾首古代軍事主題詩詞的當代譜曲新唱,下半場則展示幾首近現當代中國抗戰歌曲及軍旅音樂。就氣氛效果來說,這場演出終究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畢竟軍事題材的音樂雄壯澎湃,偶爾聽聽,確能振奮人心。
…詳全文(共4884字)

談朱踐耳交響詩《山魂》

(本文刊登於《三聯愛樂》2018年5月號,總第220期。)

//
  二0一七年八月十五日,著名作曲家朱踐耳逝世於上海,享耆壽九十有五。朱老一生創作豐富,作品體裁多元,既有通俗革命歌曲,有平易近人的管弦樂小品,也有探索哲理、記錄歷史的交響樂鴻篇。翻閱朱老留世的《朱踐耳交響曲集》《朱踐耳管弦樂曲集》,就會驚訝於他工整謄寫的譜面,是那麼富有想像力與激情!若面對作曲家本人,又會發現這位老先生斯文、實在、誠懇又溫和。
…詳全文(共4789字)

有燈有樂更是春──元宵節應景音樂舉隅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微信公眾號 2017 年 2 月 11 日推送內容。)
明人唐寅〈元宵〉詩云:「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詳全文(共2765字)

中國之冬,如何化作音符?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雜誌總第四期,2017 年 1 月。)

↑《馬路天使》劇照。
節氣時令,是人們記錄生活痕跡的標籤,伴隨氣候變化,心情當有不同狀態。「四季」,正是古今中外文藝創作者,甚常迸發的靈感來源。《文心雕龍•物色》便有言:「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鬱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沈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
…詳全文(共615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