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13]王府井與東單的庶民傳承

  遊覽完那條既舊亦新的前門大街、大柵欄一帶,我們步行回到前門,搭乘年事已高的北京地鐵環線、轉一號線,前往我很喜愛的北京重要商業區:「王府井」。

  為啥我喜歡王府井呢?因為我對這兒較熟。想當初,2006年第一次到北京自助旅行時,我就住在王府井鬧區某大型百貨商場配樓地下室的青年旅館,雖然設備不怎麼樣,但五臟俱全,還有完善的旅遊諮詢服務。可惜自奧運前後,房價大漲,又轉為專營外國人生意,自此之後便與它無緣。但我在北京吃的第一頓飯、在網路上相識十年的北京友人第一次碰面、觀賞的北京戲劇表演,都是發生在王府井。


↑王府井一景。


↑王府井小吃街入口。

  王府井雖然在很早以前就形成商業圈,但完全沒有古味,或者說它根本不需要「古味」。因為王府井是與時俱進的,是貼近市民需要的,在早幾年大陸地區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在王府井就出現許多官營百貨商場或舶來品市場,顯見無論中國「姓社還是姓資」,王府井都承擔起相當重要的責任。

  除了眾多不同類型的商場以外,王府井最有名的是小吃街了。雖然我一直認為,那些小吃街的定價都很貴,有點坑外地人的感覺,但我確實曾在那兒吃過道地的新疆菜(第一回去北京時,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小學同學的親戚招待帶路)。又頗有趣的是,在王府井小吃街賣的許多北京名吃,在視覺上還真是令人震憾!包括燒烤類,就有蠍子、海馬、海星、海蛇、蜂蛹等不可思議的食材,甚至蠍子串在竹籤上還直動,我還真不敢嘗試。倒是廚師拿著一串蠍子嚇老外,那些高鼻子、黃頭髮的異地人被逗得挺開心!另外,還有一些聊備一格的食品,比如在逢甲就能見到的「日船章魚小丸子」。


↑烤蠍子攤。


↑燒烤攤全景。


↑小吃街一旁的文物造景。

  比較可惜的是,本來在小吃街裡頭有定時的戶外京劇表演,但此次一看,整座戲臺已經消失不見了。不過,就藝術的角度而言,夜市裡人來人往、忙著嗑美食,有誰有心思聽京劇呢?

  美食街旁一拐彎,就是標準的「觀光夜市」,尤其是坑外地人的紀念品攤,可以增添一點旅遊趣味,但對我這種要挑質感或價值的人,此地只能走馬看花。


↑王府井小吃街全景。


↑王府井夜市造景。

  從王府井大街持續往東單方向走,經過了一些老商場,外表還是挺有特色的,尤其頗有「建國」初期的蘇聯式建築特徵。而民初時期的「東安市場」,至今也成為現代化商場「新東安市場」好多年了,聽說裡頭的東來順飯庄就是總店,因為當年東來順就是在王府井發家的。

  路上還有一處我們讀書人愛去的地方,就是大陸商務印書館的「涵芬樓書店」,裡頭藏書頗多,且文科較全,對我們用處較大!我還在此買到市面上傳說絕跡的「《獨唱團》雜誌」首輯(韓寒主編,因其行事風格獨特而聲名大響),另外還帶了幾本音樂學的書籍。逛完書店,就離古跡「東堂」(東單的天主堂)不遠了,這座教堂給我的印象很好,因為它運作正常、且風格傳統,足以反映大陸正常信仰自由的現狀。(2007年到時,曾看了教堂單位貼的海報,裡頭有很多以往被視為「反革命」的字眼,如:「恢復神的國」。)


↑東堂全景。


↑同學壞事做盡,應當也被釘十字架懺悔。

  上回到訪,有一群青年在廣場跳很奇怪的舞,跳到公安都來「關心」了,但結果居然是「為中國女足喝采」!(也不知為啥用這種方式喝彩?)這次一遊,時值晚間,廣場卻更顯熱鬧,因為有好多民間文藝愛好者自願地組織表演,目的也不是要錢,純粹是為了興趣愛好,這種北京庶民文化不斷地流傳,給我一種很偉大的感覺!究竟有哪些演出呢?規模較大的,是有一隊樂團伴奏、一名歌手演唱,這種形式有點類似於十年前的電視歌唱表演規格吧!但今日,在鬧區教堂廣場上,就能現場原音聽到類似的演出。另外一側,是有人彈手風琴伴奏,有四位男聲樂家練著男聲四重唱,且選唱曲目皆是大眾所熟悉,格外獲得觀眾熱烈迴響,不斷有人說「再來一個」!(這不正是中文版的「Encore」嗎?)


↑樂隊與歌唱演出。


↑男聲四重唱演出。


↑首都劇場外觀。

  王府井大街非常地長,盡頭處可以到達知名的觀光夜市「東華門夜市」,但此處更是標準地「坑外地人示範景點」,不但餐點貴,食物更不如小巷小街裡來得美味道地,因此就不打算前往了。臨返之前,先到首都劇場外再看一眼,這座由人民藝術劇院駐院的劇場,除了亦有蘇式建築風格以外,裡頭設備與觀戲氣氛也相當好,2007年曾在此看過話劇,令人印象深刻,唯一缺點就是票價實在太貴了!


↑北京地鐵一號線。

  由於不想再走路回長安街上,於是搭乘公車到地鐵站附近,再轉一號線回到西單。雖然此次並未到劇場裡看戲,但從民間自發性、極活躍的庶民表演中,也能感受到北京濃郁的文化氣息。這樣的印象,一直持續在我們六天的北京行程中。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