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頤和園大門出來,見到許多不同的公交路線集結在此,但就算有再多的公交車來來往往,始終消化不了假日的人流。我們在廣場兜了會兒,找到前往北京大學的公交車,慶幸可以稍微在車上休息一會兒,但也不能太久,因為北大離頤和園並不算遠。
又為什麼去北大呢?其實心裡也沒個準兒。可以說去看看全中國文科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或見見歷史悠久的學術殿堂,但也不重要,因為這所學校也是一處觀光景點。
↑公交車一景。
↑還是滿累的。
在2007年時我也到過北大,但繞著繞著就迷失方向了,本來想找找北大中文系,但卻逛到了澡堂與宿舍。這次同學說,重點要放在看看北大的中文系,其他的似乎沒那麼重要。
↑累得沒勁兒在北大校門留影。
但是,北京大學還真處處是景點,一方面它是古積,有許多傳統式建築與知名風光,例如「一塌(塔)糊(湖)塗」;另一方面,它卻是活生生的高等教育學校,出入頻繁的學生、老師們,或者這所學校的生活,還是能引起我們的興趣。
↑離大門很近的張貼欄,上面有許多公寓招租廣告。
↑著名的一塌糊塗。同學好像有叫我去拍正面,但我不敢。
↑不知是哪幢樓一角。
我始終認為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學生很幸福,校區廣大、風景秀麗,有古色古香的教室,也有一塊頗大的湖光山色,這幾年校方也建了一些新教室,還真是「新穎」「傳統」兩相宜。除了它是所名校,讀起來很跩以外,我想這裡的學生應該不用忍受一些大學校的荒涼、新學校的塑膠味,或自稱「都會型大學」逢甲一類的吵雜擁擠。
↑北大內的華表。
↑未名湖旁的石舫。
逛了半天,好像都還沉浸在觀光景點中。我們可是來自於臺灣的研究生啊!雖然就讀的學校不能跟百年名校比,但好歹也是自稱「亞太知名學府」,來參訪大陸名校總不能只是瞎逛吧。必須承認,前半部份還真的在瞎逛,但也見著了北大的「研究生院」,在大陸許多大學裡,系、所不見得合一,甚至同一系裡有許多不同專業,分科較細,不像臺灣是通才教育。
↑北大研究生院樓。
又北京大學是大陸地區對外傳播漢語的重點機構,培養許多派駐國外的漢語教師,專門對洋鬼子「統戰」!同學曾經學習對外漢語教學,當然對這樣的機構相當感興趣,說什麼也要留下「到此一遊」紀念。
↑以為這樣就是北大培訓的華語教師嗎?” 。
不過,我們是中文系學生啊!怎麼能找不到北大中文系呢?唉,那麼大的校園,還真不好找,索性找了一位同學,問問路該往哪走。突然之間,才發現一大塊之前都不曉得的「菁華地段」,許多著名學系都位於一塊草坪旁的兩側四合院,景觀甚是美麗,場域開闊,風格雅緻。原來,這裡才是許多名系的聚集之處。
↑我很喜歡的北大「菁華地段」。
況且,原來北大中文系「佔據」著一幢漂亮的四合院,雖然外牆佈滿藤蔓,但既有古意又頗具「綠化之感」。想到當今許多學校都把院系單位擠在大樓的某些小辦公室,搞得一副「學店」樣,北大的安排的確人性多了,至少上起課來心曠神怡,還能效法過往賢者之貌,富有趣味。(當然,學校的地要夠大,才能這麼「浪費」。)
↑以為這樣就是北大畢業的中文系學生嗎?
↑北大中文系四合院貌。
逛完了中文系,再度尋問一位同學,也繞了一點路,準備出校門繼續之後的行程。本來想搭地鐵,但始終找不到新大門,只好到老東門搭公車前往中關村,應約到販售錄音器材的店家取貨。由於晚上還與首都師範大學吳相州老師(曾是本系客座教授)有約,走起路來都有點趕,好不容易趕到某數碼城後,還沒法逐一點貨驗收,因為店裡來了幾位某國黑人,至此採購麥克風攜回使用。
又店內的大娘不熟英文,我與同學只好充當翻譯,(其實我也不熟!)按道理來說,我是不隨便說英文的(也能力隨便說),但尚懂幾個專業術語單詞,馬馬虎虎替外國遊客提供簡單解答。不過顯然老外對此地的價格還不是太滿意,聲稱回去考慮考慮再來,這會兒我可鬆一口氣了,因為總算能處理自己的事。
↑中關村路景。
↑中關村某大樓。
確認每一隻麥克風都能用,以及錄音界面可以運作,老闆很細心地用箱子與膠帶,嚴嚴實實地打包,並且留了一段帶子使我可以方便提行。付了錢、道了謝,匆匆忙忙地到樓下打車,準備前往首師大赴老師約。奇怪!在下頭兒等了近十五分鐘,竟沒有出租車前來,這尖峰時刻也太恐佈了吧!
好不容易上了一車,把手機撥通予老師,準備讓老師給師傅報路,結果師傅一聽說要去首師大,臉色鐵青(恐怕是要少載很多客人了),竟然說「我要收班了」!而且語氣無比地堅定與強硬。這時頗為尷尬,該怎麼辦呢?老師對我說:「你罵他,說要抄牌、投訴!」唉,在臺灣投訴我還在行,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對方活像竹聯幫的口氣,我怎麼罵咧?後來師傅說「我帶你們找車,這趟錢我不算」!好吧,聽他的,換輛新車直奔首師大。
拐了拐、繞了繞,好不容易鑽進像是學校的地方,後來見到「首都師範大學」的金字大門,師傅也與老師再次確認,我總算見到久違的大陸老師了!老師頂著招牌的分頭與笑臉,熱情地迎接我們,並把我們帶到學校旁的一家酒店餐廳,進行一頓晚宴。
聽說首師大裡面也是有餐廳的,但我輩學習國學之人,怎能長期屈就同一家餐廳?總要「拓展領土」吧!後來老師們就開發了這家高檔酒店的附屬餐廳,許多晚會、活動也在此舉行。重點是,這家餐廳的菜還真是不錯!(老師點菜時還問:「來北京吃過烤鴨了嗎?」我抿抿嘴憋笑說:「還沒!」但我們是真還沒,至少我是「這次來還沒」。)
其實剛進餐廳時,由於之前與出租車師傅的爭論、緊張,使得我極為口渴,本來以為餐廳都會先上白水,沒想到老師已經先叫了兩瓶小罐的「紅星二鍋頭」,並先幫我們一人斟一杯,沒說啥話就乾了!(真是解渴!)後來老師才說,先讓我們試試大陸的知名白酒,事實上這款白酒是大眾款,既便宜有濃烈。(當然,「二鍋頭」指的是再次蒸餾,不見得比高粱順口好喝了,但香味仍是很重的。)
早就聽說吳老師酒量非凡,但他很體恤我們的,在二鍋頭喝完後就說:「還是改喝啤酒吧。」好在,我們也在受過「臺式國學」的訓練,還能挺得住,況且與老師聊了許多事兒,仨人當晚非常地愉快!除了說說目前逢甲的生活、大陸的現況,老師也教導了我們一些未來的方向,至此可見兩岸的情誼其實是很容易建立、也很牢固的。而且老師也很驚喜,客座教授的學生能千里而來一會,或許比起一些校內感到陌生的同學更顯熱情。其實,當年吳老師來校客座時,誠摯認真的教學、自然融入的生活,也讓我們尊敬這位教授,這一幕,從大學畢業時的上課、謝師宴、北京旅遊之會面,直至以後,我都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