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鬥、與人鬥、與地鬥,其樂無窮

〈木偶人BBS鄉民的正義〉概念前導片:

電影〈BBS鄉民的正義〉正式預告片:

  我從小就算是「鄉民」,最初使用東海大學的BBS系統「大度山之戀」,開展我在網絡世界的新視野,後來全球資訊網(WWW)興起後,似乎就少用這種看似落伍且單調的系統了。但現在,以臺大為源頭的「PTT」以堅強的生命力存續BBS的脈絡,並且仍然發揮著它的傳播功能,在當今五彩繽紛的多媒體世界中,獨樹一幟。不過,無論是WWW或BBS的網絡論壇,我大多只有「潛水」,鮮少發言,因為在那種場域發聲,所要擔負的風險與後果難估計了,不如在自己的Blog、Plurk或新浪微博,亂嚎兩句來得痛快些。

【難得佳作】

  但正因為是己是重度網絡使用者,起初看到〈木偶人BBS鄉民的正義〉概念前導片時,便頗感興趣,甚至上學期在同濟大學「大眾文化研究」課堂,報告關於臺灣網路現象時,亦引作輔助說明臺灣網絡概況之用,後來正式推出〈BBS鄉民的正義〉電影時,又知道它多在母校取景,更沒什麼理由阻礙現場一窺究竟了。臨時號召之下,到了久違的影院,觀看這部次文化色彩鮮明的電影,令我較失望的,是觀影人數不如我預期,全場觀眾寥寥可數,或許因只是「口碑場」之故吧。

  〈BBS鄉民的正義〉,既有大量的3D動畫,也搭配了真人演出,是個性質特別的電影,在臺灣甚至是華語電影中,都不多見。(較之成功的,大概是香港的「麥兜」系列,但那是以2D動畫為主。)劇情結構很簡單,有因病而分離的愛情、網絡世界的盲目、對手之間的妒忌,但因為導演流暢生動而不刻意追求低俗的敘事手法,且有大量技術甚佳、難以發現破綻又靈活有趣的3D動畫,縱使是這麼簡單的劇情,也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雖然劇長近兩小時,但情節緊湊明快(除片尾一段愛情戲顯得有點拖),使得份量紮實、值回票價,這足以展現製片方慷慨的誠意。而全片的最佳亮點,莫過於是滂薄大氣的配樂,更難得的是請到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實際錄音,使呈現出來的聲音效果相當震憾,完全不會有常見的MIDI塑膠感,能在視覺聽覺二方面兼備,是相當了不起的。

  更主要的,是此片在我眼中,才是意義上的「電影」。之前我說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像電視劇,就是因為它用了大量旁白,靠「說」表現情節,如果我只是要聽到有人說情節,那我不如買原著回家看文字比較快,還更仔細些。同樣的,還有邵氏拍張愛玲〈傾城之戀〉,片尾竟然用字幕將原文片段打出,那怎麼能叫「電影」呢?〈BBS鄉民的正義〉雖然是大眾通俗之作,但全片沒有一句旁白,都是靠演員之間的對白、表情、動畫呈現,更不會有真人演到一半,跑出個插圖什麼的嘩眾取寵。而片中大量的3D動畫,更使得虛擬的網絡世界具象化,將電影中的誇飾手法轉化合理,且份量合宜,尺度拿捏得當,也是應該嘉獎的。

【其實網絡就是「鬥」】

  接下來,從劇情延伸思考一些現象方面的問題吧。

  「鄉民」一詞,澈底反映網絡本身的大眾文化特質,但「大眾」只是美化說法,實際根本為「烏合之眾」。我們常常把「民主」跟「自由」掛勾,殊不知這兩者是相當矛盾的,尤其有些政客認為「民主」就是要大家能發聲,難道我們還天真的以為,市井粗人跟高知識份子,所說出的話、思維的平臺、利益的關係,能夠一致嗎?要在普天之下找到共識往前進且不後退,是不可能的。況且,實際意義的「民主」,包含著「尊重」與「退讓」,如果把大眾的意見全都採納,要是大眾之一不肯尊重及退讓,豈不自相矛盾?

  所以,網絡論壇往往是最不民主的東西,因為任何人--無論是醫師、學生、公務員、煙毒犯、主婦、恐佈份子,都可以在上頭留下一言,看似自由民主的機制,卻往往無法取得平衡。在《網絡共和國》一書中,也提到網絡平臺看似能夠連結起全世界不同的聲音,但其實正因為網絡平臺是無限廣大的,便容易剝離出一個個圈圈、團體,且圈與圈之間老死不相往來。舉個例吧:民進黨最號稱民主、自由,是政治進步的政黨,但他們的網站能連結到執政黨的網頁嗎?顯然不行。當然這不是民進黨的錯,因為全天下的政黨都如此。Facebook的興起,許多人靠著它活動、社團與粉絲團的功能,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但實際上所吸納到的只是民粹幻像而已,最近有許多臺灣人認為中華隊的抬拳道選手被「黑」,於是成立粉絲團攻詰倫奧裁判,而許多「愛國之人」也更換大頭貼、轉發諷刺照片、張貼憤怒口號,在他們的眼中,容不下別的理性聲音,更別提這樣的行為舉止有何民主素養可言了。更甚者,有臺籍駭客直接換掉世界抬拳道聯盟的網站首頁,以漫罵方式「還以顏色」,以平心頭之恨。

  是的,心頭恨被平了,大伙兒看了都「爽」,但注意到了嗎?這種「大快人心」的事情,是最最違背民主原則的,可惜網絡世界中,最容易滿足的就是「大快人心」這種文革式的價值觀。電影中,因為少數幾個人的操弄,可以集結上百人辱罵一名女子,再用各種騷擾手段使另一名女子想去自殺,在當下看似「大快人心」,但難道對了嗎?這絕不只是電影情節,至少在逢甲就發生過因BBS文章,有上百人到教室「堵人」的案例,而真實社會中「人肉搜索」的情節也時有所聞,這都是活生生血淋淋之例。

  有人會問,像〈BBS鄉民的正義〉中,大家也還給當事人清白啦!也找到真實兇手啦!不就圓滿了嗎?有這樣想法的人,那更為可怕了。我們深知一個偉大但難以做到的道理,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看似圓滿的結局,實際上也是建立在「大快人心」的獨裁體制下,只是因為看似美好,所以眾人忽略了它的可怕。三個「酸民」甚至帶警察,追打圍毆冒充Queen的駭客Mimic,這種舉動就是典型的「牆頭草」。今天看甲有錯,就稱甲是千古罪人;明天才知道乙是真兇,轉而痛罵乙是民族敗類;這樣的思維,只不過是為了逃避自己根本無知而已。

  毛澤東曾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這深刻抓住了人類好鬥的基本心裡,因此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他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以滿足政治野心。而在資訊發達、媒體眾多的時代,網絡論壇卻成了新一波無知當道、操弄民粹的絕佳管道,彼此的言語損傷、精神霸凌,遠遠超出網絡技術發明者的想像,更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佳複雜,看似親近也悄然疏遠。之前聽過有大陸老師評倫「薄熙來事件」,雖然薄這人挺紅挺左的,但黨中央最終仍採用「文革式」的「大快人心」手段把他搞下來(恰巧,薄也是用這種手法把文強拉倒),這並不是什麼偉大的進步、改革,而是同樣的糖衣毒藥繼續麻醉著一群烏合之眾。BBS也是如此,一波又一波的事件、鬧板、吵架(而非理性有學識基礎的辯論或筆戰),對我們日常生活真的有幫助嗎?對建構和諧社會真的有幫助嗎?解決問題的手段有比較高明嗎?這都必須打上大大的問號。

  大眾,一群烏合之眾,BBS等網絡論壇,雖然串起這一大群人,化零為整,彼此的交流、溝通更佳便利,但著實別指望這樣的群體能留下多少有營養的東西。真正的經典、菁華,是必須篩選過後,才能看見的。真正具有高度的民主精神,是必須犧牲掉無限上綱、漫天喊價,所謂的「自由」。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