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星海》海報。
【應酬之作】
電影《星海》,是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週年,所拍攝的電影。作曲家冼星海祖籍廣東番禺(現廣州市番禺區),一九0五年生於澳門,以這位作曲家的故事串聯澳門與紅色政權的關係,自然再合適不過。
雖然影片發行於二00九年,我也很早就聽說這部電影,但有了老電影與二00五年電視劇《冼星海》的經驗,實在提不起觀賞的興趣,加上好多傳媒在報導此部電影的花絮時,聚焦在女主角徐若瑄(飾演冼母黃蘇英)「被強暴未遂」的劇情,那真是令人感到有點不適與噁心。不過,因好友朱總最近於噗浪上貼文,使我又關注此片,後來便想:既然一直對這位作曲家有所探討,不如就撥一點時間看看吧。
但我坦誠,看得不是很認真,有時一邊播映畫面、同時還上上網打打字什麼的。雖然觀賞得不是很仔細,但仍然看出不少問題,也總算瞭解在豆瓣等網站上,此片的負評怎麼來。
【硬傷太多】
首先,必須要指出此片的硬傷實在太多了!姑且不論歷史事實的部分,光就常識性問題,便錯誤百出。
已有許多觀眾指出類似問題:凡是影片中涉及音樂演出的片段,其畫面與音響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例如童年冼星海第一次送外賣,見到安東尼拉小提琴,我們都能聽到有鋼琴伴奏襯底,但當鏡頭運至舞臺上時,鋼琴前竟然空無一人,難不成安東尼是放卡啦OK嗎?導演不至於連位臨演都請不起吧!
蒂娜的父親,在自家舉辦舞會,宣佈葡萄牙共和國成立、君主制度被推翻,請了一票樂隊,貌似音響與畫面是連得上的,該有的樂器都出現,可手風琴手好像是位左撇子,琴鍵朝左,這也引發一些人的猜測,究竟是真的這樣彈奏、還是拿反了?畢竟,這與一般所能見到的手風琴演奏,有些差異。
劇中,冼星海在新加坡受到蕭友梅的啟發學習音樂(這段最扯,待之後再談),並一齊觀賞了某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可臺上呈現的,是非常現代的大編制樂團,連譜架都是新的,就目前所能看得到的圖片資料,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期的樂團,應該不至於這麼「齊全」,更何況,在沒有長號音響時、長號手竟然舉起樂器吹奏,不知道這是吹哪個調呢?
還有最可疑的,是劇中所有人物的語言都亂套了!澳門的中國人們,竟然無一是說粵語的,而徐若瑄的普通話竟還帶著濃濃的臺灣腔,顯然沒有另外配音。而這些中國人,竟然可以毫無懸念地與葡萄牙人溝通!難道他們是吃了小叮噹提供的「翻譯年糕」嗎?而蒂娜與其父親的對話,煞有其事地使用外語,但竟然是英語、而不是葡語!這語言能力也未免太驚人了些。
從技術上來說,這些硬傷是說不過去的!
【何必把冼星海塑造成「天才」?】
在劇中,冼星海根本是位音樂天才!
編劇似乎認為,冼星海天生神力,對各種聲音異常敏感,聽力過人,是他日後成為著名作曲家的基礎。於是,蒂娜在大街上隨口唱的一首兒歌,就這麼被冼星海記在腦海裡。
這還不打緊!冼星海可以使用阿公隨意製作的竹管(劇中未指明究竟為何種樂器),吹出十二平均律、升降半音俱全的旋律,絲毫不走音地把蒂娜之歌再現出來。
用竹管就算了!冼星海還可以使用貝殼、陶碗,加上一雙筷子,把這首曲子敲奏出來。
之後總算隨著安東尼、曹老師與蕭友梅學習正規樂器,幾乎是學什麼像什麼!跟安東尼短短練了幾天,竟然可以拉音階不跑調,而在新加坡接觸鋼琴,短短時光,竟然能彈得如同赴英留學數年的大少爺一樣精進!
劇末,在一艘很華麗、根本不像是窮苦人家會搭乘的輪船上,冼星海演奏了一首鋼琴曲送給母親,貌似是根據母親哼唱的民歌即興改編的,雖然一開始不大受歡迎,但漸入佳境,竟然獲得滿堂喝彩!
天才!真的是天才!不過我指的不是冼星海,而是此電影的劇組人員,尤其是編劇。
【歷史到底是如何的?】
倘若冼星海在幼年接觸這些樂器,且學得忒棒,以他作為一名音樂工作者而言,怎麼會在自傳裡未提隻字片語呢?
通常,這類影視作品的編劇,都有一個共通的問題,不看書、不考證、不問人。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冼星海在澳門與新加坡學習了小提琴與鋼琴,就算有,也不確定他學得究竟如何。劇中說冼星海在新加坡讀的是「牛車水小學」,其實並非如此,他讀的是「養正學校」,並且參加過該校的「銀樂隊」(即管樂隊),但研判均非正式系統地學習,而是學校眾多課程活動之一,屬業餘性質。而冼星海在兩篇自傳中,在就讀廣州嶺南大學附中及大學文科時,憑著以前參加樂隊的經歷,也當起了嶺大(或附中)的「私人音樂教授」與「銀樂隊教授」。有許多學者繞著「教授」二字打轉,直言冼星海當時不可能成為大學教授,當然,如果要依現在高等教育的「教授」職銜,冼星海自然不可能有這麼好的機遇,我則認為,其自傳表述的過程,大概類似於現今的學校社團指導,其實也不是太正規。(畢竟當時人才稀缺,有一點專長便可以上陣傳授,很正常。)
冼星海是在什麼時候學的小提琴呢?據其自傳稱,是在北京就讀北大音樂傳習所時,才正式修習「理論及提琴」。因此,我們要能看到年僅六歲的冼星海,跟著一位洋樂師拉琴,還拉得如此動聽,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說六歲,咱們就來繞著這年齡談談吧。電影中,冼星海六歲時,與母親、阿公一起過程漁家生活,身份卑微,但還是試圖進私塾受些啟蒙教育。可是,在冼星海的自傳中,說明自己是在七歲祖父去世後,才開始讀些「在澳門讀三字經及古書」,在此之前是「頗識字,不能寫」。在新加坡的年月,冼星海只讀了「高小一年」,而中學時他已在嶺大附中了。
除了主人公的歷史真相混亂以外,最鬼扯的莫過於蕭友梅在此電影中的出現!其實,這部片跟蕭友梅一點關係也沒有,可是不知何故,竟然要安排他遠赴新加坡一趟,並啟蒙了冼星海走向音樂之路!同理可證,如果真有這麼偉大、了不起的情節發生,冼星海一定會立於文字、記於自傳的,可是這並非事實,而是編劇憑空杜撰的!我們可以簡單疏理:蕭、冼二人相差廿一歲(蕭友梅係1884年出生),冼星海是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一年左右待在新加坡,根據《維基百科》所載,一九一0年時蕭友梅「回國後響應清政府留學畢業會考,獲得文科舉人。不久,又留學德國,往萊比錫大學及萊比錫音樂學院,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一九一六年發表博士論文《十七世紀以前中國管絃樂團的歷史研究》,一九二0年回國於教育部任職,一九二一年擔任擔任國立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導師,一九二二年還得創設未來冼星海要就讀的「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所以說,蕭友梅是不可能抽空去新加坡見到冼星海的,除非,他有分身術。
其實,這也不是我個人的發現,早在前幾年,新加坡學者何乃強便出版了《冼星海在新加坡十年》,封面上還印了八個大字:「歷史補遺、謬誤糾正」,並撰文〈電影《少年星海》的謬誤〉,還附錄向延生教授的〈影片《少年星海》與相聲《關公戰秦瓊》〉,指出不少影片的錯誤。這些錯誤原可避免,只要願意著手基礎考察即可,但劇組卻讓這麼不嚴謹的作品發行於市,不知是何居心?
【什麼時候才能「靠譜」一點?】
其它的瞎掰就更不用提了!例如冼母「被強姦未遂」、童年冼星海與蒂娜成為紅粉知己並在海灘上奔跑,這些子虛烏有的故事,實在無法幫助觀眾建立起靠譜人物形象。更何況,這位人物還是位音樂家、作曲家,「靠譜」應當是理所當然,現在連譜都沒有了,還演什麼呢?
這無非就是「人民音樂家」神話符號的延續!我曾寫過〈論「冼星海」神話符號之形成〉,簡明敘述了冼星海作為紅色政權欽定的「人民音樂家」,其神話符號是如何被樹立起來的,也正是因為這個神話,使得這位人物的許多真實面貌,一直被隱藏、遮蓋,取而代之的是胡說八道、偏離史實。在政治運動盛行的年代,大陸因為其「人民音樂家」神話可以判決反對其路線者為右派、下放勞改,臺灣則因其「附匪」身份大肆禁絕、閉口不提,這難道是我們樂見的狀態嗎?現在社會開放、思想活躍了,應該可以更從真實、人性的立場,去勾勒出一位人物的原本面貌。
從歷史的資料可以看出,冼星海不是天才,而是勤工儉學、刻苦耐勞的後天養成,他的許多技術不如人,留下的手稿問題不少,出身也不顯赫,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文藝思想、音樂作品,在抗戰時期發揮的社會作用,以及對後世的諸多影響,並不防礙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值得受人尊敬的音樂家。若冼星海是一位琴藝精湛、神童再世的人,那這一切藝術上的成就,又有什麼稀奇、及值得我們重視的地方呢?
↑電影《星海》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