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連續兩個月聽了四場大學音樂系學生的畢業演奏會,接下來還得持續觀看兩場。大部分的時間,我並不純粹是個觀眾,通常我還得身兼現場錄影錄音,成為工作人員,偶爾場地若有技術問題,也會順手解決。而這類畢業演奏會,不單是一位音樂系學生學習四年的階段成果,更是公開讓親朋好友分享這份成果的最好時機;最重要的,是演奏時臺下有三位本科老師,手持卷宗,一邊欣賞演奏,一邊為學生的演奏技巧評分,做為跨躍畢業門檻的審核。
但是,或許是我的吹毛求疵,也可能是我對於表演藝術的要求不一樣,觀看這類畢業演奏會,總是感覺挺空虛的。
首先,演奏者並沒太積極主動的表演目的,反正是必經之路,沒演沒畢業證書,就算硬著頭皮也得趕鴨子上架。而曲目又受限於主修老師的意見及長年下來臺灣音樂教育的刻板,往往無法有太多「創意」。其次,在眾星拱月的藝術科班世界裡,許多學生抱著「有錢好辦事」的心態,認為一切困難只要願意砸錢,都會有人幫忙辦到好!舉凡文宣設計、場地佈置、節目流程……等細節項目,都沒有太縝密的思索、設計,甚至不能統合。再來,在「人情捧場」的設定下,演奏者根本沒有票房壓力,甚至有些人抱著「自然有人會來看」的不正確心態,這樣則失去了舉辦表演的長遠意義了;即使場內高朋滿座,但有多少人是衝著琴藝精湛、曲目精彩而來的呢?
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臺灣音樂教育的專業養成中,以上這些盲點、死角、誤區,完全沒有人告知、教導,以致於惡性循環、不求長進。雖說演奏技術重要,但一場音樂演奏會中決不只有演奏技術。整體氣氛、佈置、曲目安排、中心主旨,乃至於工作人員的訓練都是很重要的。我看過很多學生演奏會,搬琴的人穿著高根鞋,走路的聲響比彈琴者還大;甚至報幕者口齒不清、音量不夠、語病連連,根本未達廣播水準。
我認為,畢業音樂會除了是技術評比,更重要的是檢驗音樂系學生究竟有沒有「謀生能力」。臺灣那麼多音樂系,大多是培養學生成為「專業演奏家」(很少看到有學校或學生希望培養成為「樂團團員」的,這並非好事)。那麼,這些「演奏家」們究竟出了校門會不會餓死,就看畢業音樂會的實習了。在學校,有同學、家長、老師的支援,風險低,不怕失敗。但未來就業呢?難道一個音樂家每逢心血來潮時,就砸十萬、二十萬到國家音樂廳開演奏會嗎?然後親朋好友就得送花籃、送禮盒,魚貫入場嗎?久而久之,這些看似鐵桿的「粉絲」們是否安在哉?
更何況,觀眾進場看表演,總是希望看到完整、氣氛好的演出。如果太過以演奏者為主體,缺乏相關技術的配合,那麼則不知所云、沒頭沒尾。看了好幾場學生演奏會,很多是莫名其妙的開場、混亂的結束。(演完後,講幾句話,就開始獻花、拍照,壓根不知何時是「真正」結束。)
假若我是音樂系主任,那肯定要執行「畢業音樂會改革」了。除了原本三位評比演奏技術的老師外,更應該加入審查「表演企畫與執行能力」的老師。該審查的,包括曲目的創意、思想主旨,還有演出的規畫、文宣起的作用(很多人設計的海報根本起不了宣傳作用)、預算的編列、資金的籌募、所使用的關係資源、後臺人員的訓練、表演的完整度、觀眾來源……等等。甚至我大膽的判斷,這些考核遠比是否擁有「一流的演奏技術」來的重要很多!假如空有一手好琴藝,但以上細節皆缺乏,那這場表演還會好看嗎?
甚至,也不一定要搞個人演奏會。幾個人為一組,甚至全班搞一場大型表演,只要證明每個人各司其職,能做到「這場表演不虧本」,不就是讓學生獲得最寶貴的經驗與技能嗎?否則,搞到最後,一事無成,臺灣的音樂科班學生仍然覺得自己的功夫了得,全天下人都應該入場朝拜聆聽,票房不佳也只是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完全不考慮現實問題,自搞自的,最終成為十七世紀那種歐洲「悲慘的音樂家」。
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李國修曾言:「觀眾為什麼要進入劇場?是來看我們做實驗嗎?我們自己實驗都不成功為什麼拿出來給人家看,還收錢?如果你要他掏錢看戲,你到底要他來看什麼?」
—
引伸閱讀:〈戲劇大師出身諧星 「臺灣趙本山」的戲劇之路〉http://mass-age.com/wpmu/blog/2008/01/25/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