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紅標米酒與WTO那些事

(本文刊登於《東方早報》2015年9月8日「上海經濟評論」。)

//

  長沙一位朋友喜獲麟兒,即將臨盆。前幾週,她傳來微信消息,向我詢問臺灣某品牌米酒水的價格,有意大量購買。追問下,才知朋友在同事間打聽到,該品牌米酒水的質量特別好,有口皆碑,所以格外關注。

  傳統臺灣產婦在「做月子」時,幾乎天天離不開米酒,且仰賴源自過去菸酒公賣局生產的褐色玻璃瓶裝紅標米酒。民俗觀念認為產婦剛生產完畢,元氣大傷,不只禁止食冰、洗頭,尚需使用米酒熬煮麻油雞、燒酒雞、四神湯等補品,天天進食,恢復體力。除此之外,由於老一輩人認為地下水、自來水品質不佳,恐傷身體,故將三瓶米酒煮成一瓶(一瓶為600毫升),揮發大量酒精,形成有微量酒精、又有米酒風味的米酒水,供產婦代水經常飲用。這樣的做法,在現代科學的視角下不盡正確,但觀念一旦形成,便在某些人的腦中根深柢固,難以撼動。

  又現代社會忙碌緊湊,誰有時間慢慢熬煮米酒水呢?於是,聰明的酒廠,便預先調製好合適成份,販售酒精濃度大約為0.5%的現成米酒水(一瓶標準紅標米酒,酒精濃度接近20%),售價從臺灣菸酒公司出品的10元一瓶(約合人民幣,以下皆同),到某些品牌的50、80元一瓶不等,甚至還找來「生科博士」代言產品,宣傳功效神奇。也難怪,此岸的孕婦們,在信息混亂的情況下,也會不惜費貲,也要跨越海峽,至彼岸取一瓢米酒水了。

  回想起約十年前,臺灣島上,也曾經為紅標米酒鬧過不小的風波。

  自1945年起,臺灣的菸酒實行公賣、專賣制度,甚至當局為查緝私菸,於1947年因執法過當,引發「二二八事件」。在「菸酒公賣局」的主導下,雖然進口菸酒昂貴、商品選項較少,但對於民生運用而言,還是有一定的便利。前文提及的公賣局紅標米酒,被廣泛運用於各類臺式料理,尤其一旦女性生產,必有大量需求,社會底層人士沒錢喝上好酒,也會將就以米酒解癮。這樣能吃、能喝、還能用(有些老人會以米酒清洗頭髮、身軀甚至是先人骨骸)的紅標米酒,戶戶必備,在2002年以前,單瓶售價約為4元,且因公賣、專賣制度的保護下,無添稅負。

  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這樣的安逸景緻面臨挑戰。1995年,前身為「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基於加速經濟發展之遠景,兩岸表示強烈加入意願。2001年,中國歷經15年的談判後正式加入WTO。2002年元旦起,臺灣地區也以「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成為WTO正式會員。

  可就在「臺澎金馬」申請加入WTO前協商時,最先令歐美表示不滿的,便是那長達半世紀的菸酒公賣、專賣制度。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臺灣當局廢除菸酒公賣局、另立臺灣菸酒公司,並逐步改制民營,通過《菸酒管理法》與《菸酒稅法》,試圖消解國際間的疑慮。公允的說,取消菸酒公賣、專賣制度,有利於島內菸酒生產與貿易的自由活絡,仍是件好事。

  但問題沒完!回顧過去,家家戶戶常用的紅標米酒,不但售價低廉,且毫無稅負,這樣的現象在國際酒品貿易間,被視為特殊保護,在WTO的環境下是為大忌。日本、南韓,也因為清酒、燒酒的類似問題,多遭國際訴訟,且民眾的反彈與國際間的壓迫,使得政府當局成了一塊理外不是人的夾心餅乾。當時的臺灣因為沒有談判資本,故屈就承諾,將米酒比照進口威士忌、白蘭地一樣,以蒸餾酒類課稅,售價攀升。

  1999年,因「臺澎金馬」入WTO在即,民間恐慌,便搶購、囤積紅標米酒,茍延殘喘的公賣局只好頒布規定,每人每日限購兩瓶,頓時間,尋常百姓家必備的紅標米酒,突然成為有錢難買的「奢侈品」!接著,甚至出現「憑舊瓶購新酒」、「憑戶口本購酒」等荒唐情事。

  2002年元旦,「臺澎金馬」必須實行新的菸酒稅率,一瓶紅標米酒的售價(含稅負)飆升至約26元,2003年售價為30元,至2008年頂峰為36元。最貴的一瓶紅標米酒,是入WTO前時的九倍價差,這叫許多民眾無法接受。

  與此同時,民間私釀、假造之所謂「紅標米酒」,流竄市面,據臺灣警政系統統計,2002年全臺有11人甲醇中毒,其中6人身亡,均是誤飲偽劣仿冒產品所致,島上有NGO組織,發出聲明稿譴責「美國是假米酒殺人事件共犯」!

  2008年臺灣當局換屆改組,以馬英九為首的新執政團隊,為盡速解決米酒問題,積極從各方渠道下手梳通。時任財政事務部門副負責人吳家聲,擺上「月子宴」招待美方代表,試圖證明米酒在臺灣以食用為多,可惜徒勞無功。後來,行政及立法機構,共同修改《菸酒稅法》,在酒品分類中新增「料理酒」一項,只要加入0.5%以上食鹽(與飲品區隔),即可以「料理酒」的低稅負課稅,於是,菸酒公司推出一瓶僅要5元的「紅標料理米酒」,供民眾選購。

  老百姓的舌尖是挑剔的,加了鹽的紅標,就不再是過去記憶中的純正紅標,雖然菸酒公司不斷發放食譜,在電視廣播中宣導新產品的用法,但銷路不佳、問題未解。一不做二不休,《菸酒稅法》再次被修訂,「料理酒」分為「一般料理酒」與「料理米酒」,「一般」指的就是過去加鹽的產品,「料米」指的是以米類釀造、酒精濃度不超過20%,且包裝標示「料理用」者,這也是為什麼當今通行於市面的「紅標米酒」,酒精濃度往往是19.5%的緣故。

  這樣一來,傳統紅標米酒的稅負問題得以「耍賴」解決,目前紅標米酒單瓶價格約為18元,尚符合民眾期待。但是,國際間開始質疑臺灣當局這樣做,有「作弊」之嫌,美國多次抗議,可馬英九親口說出:「如果西方的白蘭地、威士忌也貼上『料理用酒』,就適用一樣的稅率」,西方酒商無可奈何,況且白蘭地、威士忌並非以米釀造呀!也多虧西方各國的高抬貴手,暫時未對「臺澎金馬」死纏爛打,提出嚴正控訴,就這樣,紅標米酒的風風雨雨,暫告停歇。

  過度飲酒,傷害身體健康。又有誰留意到,原來平凡無奇的米酒,傷了多少政客、商人及普羅大眾的精神呢?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