殞落的紅旗功勳樂聲——談瓦列里‧哈利洛夫中將及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

(本文刊登於《財新週刊》雜誌, 2017 年第 1 期,總第 736 期。)

  2016年12月25日,隸屬於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第223次飛行支隊,一架飛行器註冊編號為RA-85572、預計自索契前往敘利亞的Tu-154-B2三引擎噴射機,清晨5點40分起飛,兩分鐘後雷達訊號消失,又過五分鐘,確認墜毀索契附近海域,機上8名機組人員、84名乘客,共92員,全數罹難。乘客中有醫師、政府首長,還有64名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合唱團員,並有該團藝術總監瓦列里‧哈利洛夫中將,享壽64歲。


↑瓦列里‧哈利洛夫中將。

  瓦列里‧哈利洛夫中將(Вале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алилов,1952-2016),生於前蘇聯烏茲別克的泰爾梅茲,自幼即展音樂才華,11歲起進入莫斯科軍事音樂學院學習。這所學校自1937年成立以來,已為俄羅斯軍樂領域培育眾多人才,由學生組成的鼓樂隊伍,成為1940年以降歷屆紅場閱兵頭陣。

  1970至1975年,瓦列里入舉世聞名的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師從蘇聯榮譽徽章獲得者、擅長軍樂指揮的亞歷山大.格奧爾基教授(Георгий Петрович Алявдин,1923-2001)。瓦列里學成畢業,成為普希金防空無線電電子學高等指揮官學校的管弦樂隊指揮,並於1980年指揮該樂隊參加列寧格勒軍區軍樂競賽獲得冠軍,從此名震樂界,受到莫斯科軍區軍樂隊尼古拉‧米哈伊洛夫少將(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иха́йлов,1932-2006)賞識。

  瓦列里於1981年回母校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同時成為指揮系、軍樂指揮系教師。1984年,尼古拉提攜瓦列里入莫斯科軍區軍樂隊作副指揮,並任職於蘇聯國防部軍樂隊局,更成為蘇聯革命日、勝利日閱兵式的軍樂隊副指揮之一。2002年至2016年,瓦列里長期擔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軍樂團首席指揮,官拜上校,並連續14年擔任俄國勝利日閱兵式軍樂隊總指揮,更致力創作軍樂作品,2006年晉升少將,2010年獲授中將軍銜。


↑俄羅斯紅場閱兵。

  任職於軍樂隊局的瓦列里,曾率團訪問奧地利、德國、瑞典、匈牙利、波蘭、瑞士、比利時、美國、朝鮮等國,並獲邀指揮各地著名軍樂團,好評如潮。又瓦列里長期的軍樂指揮任務中,屬2007年勝利日閱兵式最為別出心裁!詮釋軍樂曲之外,瓦列里指揮現場上萬會眾,無伴奏清唱《俄羅斯聯邦國歌》,洪亮的群眾嗓聲,搭配陣陣禮炮鳴發,質樸真誠地表達對歷史的敬重,令人難忘。同年,瓦列里創辦「救世主塔國際軍樂節」,現已成為世界重要軍樂盛會。

  2016年4月,瓦列里成為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藝術總監,並於8月22日從漫長軍旅生涯中退伍。12月25日,因率團赴敘利亞,為俄駐軍隊展開慶新年慰勞活動,方乘失事班機。瓦列里之陽壽,與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空難喪命人數恰巧吻合,或許是上蒼對藝術家們開的一個玩笑。

  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全銜為「獲得兩次紅旗勳章的俄軍亞.瓦.亞歷山德羅夫學院歌舞團」(Дважды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ый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ансамбль песни и пляс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армии имени А. 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從如此長的稱謂可知,這支文藝團隊曾建功彪炳。


↑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少將。

  該團自1928年成立,原名「紅軍歌曲樂團」,由8名歌手、2名舞者、1位手風琴演奏員及1位朗誦員,共12人組成。而組織該團的,是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名作《神聖的戰爭》作曲者──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1883-1946)少將。

  1935年,蘇共頒授「紅旗勳章」,表章該團對於蘇聯黨國政軍文化工作之貢獻,從此該團被稱作「紅旗歌舞團」。1937年,歌舞團訪問巴黎,於萬國博覽會中演出,獲得眾人驚豔、奪下大獎。1944年元旦,亞歷山德羅夫指揮歌舞團,透過電臺廣播演出《牢不可破的聯盟》,震奮將士軍心。1945年5月9日,歌舞團分別在克里姆林宮和柴可夫斯基音樂廳,舉行衛國戰爭勝利音樂會。

  亞歷山德羅夫執掌紅旗歌舞團,直到心臟病發逝世,才交棒給長子鮑里斯‧亞歷山大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Борис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 Александров,1905-1994)。在小亞歷山德羅夫執掌歌舞團期間,再次獲蘇聯最高蘇維挨頒授「紅旗勳章」,並為紀念創始人,該團於1949年改為現名。


↑「SOVIET ARMY CHORUS & BAND」專輯封面。

  二戰結束後,世界形成冷戰局面, 1956年美蘇關係稍緩時,歌舞團派出約200名團員於歐洲各地巡迴演出,成為各大傳媒競相報導的重磅消息!而1956及1963年,該團於英國倫敦的演出曲目則被EMI錄製成專輯,以「SOVIET ARMY CHORUS & BAND」為名向全世界發行,因長期神祕鐵幕幻想,及俄式三弦琴、手風琴獨特音色的魅力,唱片熱銷!從此開始,紅旗歌舞團又以「紅軍合唱團」之名走紅國際樂界。

  俄羅斯尚有一組自1939年成立的「內政部警衛隊合奏團」,亦曾使用「紅軍合唱團」名稱,不少觀眾以為是老牌的紅旗歌舞團,視聽混淆錯亂,兩團遂生爭執。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亦多仿效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成立相似文藝團隊,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解放軍合唱團、總政男聲合唱團,以及朝鮮人民軍功勳合唱團等。

  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自1952年首次訪華,並獲毛澤東接見後,又有8次訪華演出。今年耶誕節之空難,樂團折損幾乎全部合唱團員及主要優秀獨唱歌手,僅餘因故請假、未隨團出訪的3名獨唱歌手在世,就連競爭對手──警衛隊合奏團的藝術家們,均為此惋惜悲慟。


↑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