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巴子」究竟是什麼?

  前一陣子很受爭議的辭彙「臺巴子」,在一座風雨飄搖的小島上造成了極大討論。究竟「臺巴子」是什麼意思呢?上海文化出版社的《給城市洗把臉》(張斌、于漪等著)文集中第209頁中有所介紹,以下是該書〈隨地吐痰者斷子絕孫--城市語言粗鄙化傾向雛議〉之文章摘選:

提起稱呼,還得說一說上海話的「阿鄉」和「巴子」。上海是海納百川、五方雜處的大都會。以前到過上海的人都可能目睹過這樣的情景:上海人與外地人吵架起因是上海人稱外地人「阿鄉」或「巴子」。有的上海人以「城裡人」自居,把外地人一概看作「鄉下人」,故稱「阿鄉」有的上海人傲氣十足見了聽不懂上海話的人都叫「巴子」連來自臺灣、香港的商人也不例外:「臺巴子」、「港巴子」。曾有人「考證」過這個「巴」字的來歷,結論是將「巴子」的「巴」同「鄉巴佬」的「巴」、「泥巴」的「巴」、「下里巴人」的「巴」聯繫在一起。(參見《申江服務導報》1999年9月1日)

  實際上,關於「巴子」一詞的來由,眾說紛紜,也有說其「巴」字與男性生殖器相關,也有說「巴子」是罵財大氣粗的人。事實上,若就廣義的聯想,在當時特定環境下,聽不懂上海話、搞不懂城市人情世故、財大氣粗,可以視為同一種人,所以「巴子」之意義就可大可小了。

  雖然現在的上海已經不大用「巴子」罵人,就算我們拿自己開「臺巴子」的玩笑,很多上海人還會有些驚恐,急忙說那已經是過去的粗鄙語言;甚至,有些政治狂熱人物拿「臺巴子」寫文章時,也引來眾多批評。但是,我們真的要認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一個「巴子」?

  這次水災、風災,各外盟爭相協助,有送錢的、送糧的、送物資的,大陸作為一個政治上相對爭議的地區及實體,出於實際救援與政治的需要,當然也會出錢出人出力了,而且給得還真不少。但臺灣方面一邊拿錢,又一邊抱怨,一會兒說組合屋有毒,一會兒說乾糧有毒,一會兒又說救災直升機會「危害國安」(美國的就不會),也不准大陸官員勘察災區(也好,免得被嗆)。到最後,大陸乾脆說「需要什麼,臺灣先買一買,大陸再出錢」。很少看見大陸的身段那麼軟,臺灣方面卻還找了政治上極有爭議的分裂主義份子來「祈福安撫」,這可真是錢拿了、吃飽喝足了,再對著恩人放個屁。

  有香港評論員稱,臺灣當「大爺」當太久了,不知道應對進退。是不是以前我們都灑錢,就認為別人一定要幫助我們?而且當別人幫助我們,還可以擺出「這是你該做的」姿態?整個臺灣島上,盟友幫臺灣、中央幫地方、地方幫災民,卻沒有人冷靜理性表現一些感謝,相反的是從下到上認為「你就是做得不夠」。事實上,做的夠與不夠,很難評論與介定,甚至第一線災民也沒法判斷到底要怎麼佈局救災;可是人人會說話、人人會爭取,只要登高一呼,就有可能獲得「更多一點」,何樂而不為?之後呢?反正該拿的都拿了,你也是在「做善事」,總不好意思要求我幹什麼吧!

  正所謂「善門難開」,在風災最危急的時候,很多民眾憑著滿腔熱血投入支援,獲得極大的成功。但能持續多久呢?又有很多民眾一時激情,立場相對「一致」(某種程度是偏護),又有誰是真的正確,可以毫無缺點的呢?再者說,利用天然災害,加以消費、利用,「發揮」自己的「政治才華」,這些人才是更可惡、可恨的。這些人,認為有錢有權就可以「搞定一切」,卻不知自己不學無術、猶如井底之蛙。甭說大陸了,全世界都在自我進步,只有臺灣還在紛紛擾擾,只知道搞一些有的沒的。

  就像最近在某單位做事,有位志工女士對我的行政改變頗有意見,每三分鐘就嚎一聲「真是好麻煩」,到處找人「告狀訴苦」,但殊不知把工作確實辦妥才是最重要的,況且既然要當志工,要真正的為民服務,本就「不輕鬆」,在獲得應得利益時,怎就沒喊「麻煩」呢?這就足以顯示,很多人的心態不正,只是用著似是而非的荒腔走板論調,做一些「自以為了不起」的事罷了。

  咱們冷靜一點吧。之前我們單位在辦愛心活動慈善專案時,有很多人是抱著現金上門的。但請想一想,捐了錢就真能有作用嗎?如本單位,最需要的是「全心全意投入在此的志工」。捐了錢就能消災解厄嗎?這跟中古時期歐洲買「贖罪券」有何兩樣?或又,拿了人家的好處與資源,還可以大小聲嗎?還可以拿冷屁股貼人嗎?

  七月份前往上海,主持了一場晚會,臨場訪問了大陸同學們,根據三位女同學的回答,綜合評論,臺灣人是「搞笑的有錢人」(我覺得,沒把「有錢的臺巴子」一詞說出來,已經很客氣了)。雖說是晚會的笑話,但頗值得大伙兒反省;有錢不是罪惡,重點是請臺灣人不要再「搞笑」了。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