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問答頁面: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152846/answer/217374434
看了幾個回答,都是在講突發事件的評論,或為酸而酸的酸言酸語,少見真正評價2017臺北世大運開幕式節目本身。能不能就節目而論節目,好好分析一下呢?(拙見以收看全程轉播為依據。但估計很多人根本沒全程看轉播,只是拿幾則新聞報導出來說嘴吧。)
(圖多預警!)
在正式開幕式之前,主辦單位於會場安排了幾段暖場節目,這一部分由黃子佼、吳姍儒負責主持:
節目大多以臺北市學生社團為主,搭配幾個氣功組織(如太極門)、流行舞團等。很多網友批評,學生舞蹈不大整齊,且衣著沒有特色。以下是第一段(第一段節目,還搭配I-WANT 星勢力演唱的世大運主題曲〈擁抱世界擁抱你〉):
以下是第二段:
看到這兩段節目,覺得確實有些單調乏味,但畢竟暖場節目只是墊檔,讓學生出來展現一下活力,也無不可。之前新聞報導中的綵排畫面,學生是穿了制服的,竊以為如果穿著制服跳舞,或許會比實際演出更有特色:
另外還有兩段暖場節目可以提一提,其一是開南商工樂儀隊,臺灣的中學樂儀隊文化頗濃重,從國軍及美軍系統學習而來:
另外一個節目有點爭議,是「八家將」表演。「八家將」起源於古代儺文化,現在是臺灣地區道教信仰的陣頭表演儀式。但長久以來,「八家將」社團多與黑道、不良少年有關,PTT中也喜歡用「8+9」嘲諷他們,暗指這些人都是下三濫。但另一方面,「八家將」演出還是有點臺灣特色的,雖然宗教色彩比較強烈,也需要突破多數民眾的刻板印象心防:
開幕式即將開始。觀眾中確實有不少動員組織而來,攝影機照到「太極門」(也就是暖場節目參與演出的組織,以前也捲入一起宗教爭議司法案件)成員揮舞旗幟:
難以描述的兩人入席。不得不說馬英九挺客氣的,自己已卸任,便沒有太熱情的揮手,把主場交給蔡英文:
司儀報幕宣告節目開始,而第一個節目是宣傳影片。影片一開始的配樂很復古,讓人有些不知所措,後接世大運主題曲、由五月天演唱的〈最好的一天〉。總體呈現出臺北市的地景風光,以及世大運籌辦期間的一些花絮。十秒倒數後,煙花燃起,照亮臺北市夜空:
迎中華臺北會旗進場,這個節目設計很有意思,由「亞洲羚羊」紀政,引領四名老運動員、四名年輕運動員護旗繞場,很有世代傳承之意:
或許是為了流程順暢,護送的旗幟與升起的旗幟不是同一面,護旗手抵達升旗臺後,原旗收起,而旗桿上早已掛好另一面旗幟。升會旗,在此必須要鄭重介紹在整場開幕式中極其低調,又相當重要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在護旗階段奏進場音樂與升旗時奏會歌,TSO都有極其出色的表現,尤其奏會歌時,速度拿捏得宜,木管發揮很好,相當感人。擔任指揮的,是TSO自2013年特聘的匈牙利音樂家Gilbert Varga,由大師親自操刀,TSO的業務配合也是夠有誠意了!
再來就是謎之運動員進場。配樂找了一名DJ現場調配電音,其實我覺得通篇電音有點吵,而且因抗議事件導致運動員無法入場,電音仍大力放送就有些尷尬。巴西的運動員(當時仍正常進場)有些意思:
有處小細節:只要是著名國家進場,全場一定有歡呼聲(如澳大利亞),但如果這個國家沒聽過,就靜默一片…
C字頭的國家之後,就是尷尬的半小時。(因場外抗議政府民眾有過激行為,阻斷運動員進場路線,於是暫緩運動員入場。這當中有幾個問題:一、臺北體育場腹地太小,無法容納所有運動員在周邊預備,只好把運動員擺在隔壁的小巨蛋,等時間到了再移動至體育場,路線太長。二、抗議民眾多是退休軍公教人員,維安警力是他們的學弟妹,所以不敢出「重手」。又綜合《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報導,抗議群眾原欲阻欄蔡英文車隊,後來見到運動員入場動線較受矚目才轉移過去,因為高音喇叭及煙霧彈造成運動員恐懼、不敢前行,主辦單位才暫緩入場。實際上,非抗議群眾「阻擋」路線,而是主辦單位為求安全,所作的防護措施。)但主辦單位決定讓國旗先繞場:
俟狀況排除,主辦單位決定讓所有運動員一起進場,看起來有點像是類似賽事的閉幕式安排:
這種安排理想嗎?當然不理想,太花時間了,司儀不斷請志工加快引導速度,以免耽誤後續節目。但有更好的辦法嗎?貌似沒有。而且運動員集體出現,也造成一波小高潮,算是折衷之舉吧。但這時的節目流程明顯被打亂了,司儀只顧著用中文督促志工快速行動,一方面又怕冷場,不斷讓觀眾喊「世大運讚!」的口號,估計外國觀眾應當是一臉懵逼。
烏拉圭的意外之舉(有網友將之與深圳世大運橫幅對比,稱是烏拉圭例行作法,但所謂「意外」,指的是橫幅上出現「不可描述之旗」):
運動員終於入場完畢:
第一階段文化表演,側重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由TSO伴奏音樂。說實在,我覺得描述原住民的篇幅實在太長了,畢竟臺灣還有閩南人、客家人,以及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等等。
但原住民的音樂節目還是有亮點,例如傳統古調合唱,以及出現了曾作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宣傳曲片段、由臺東阿美族郭英男演唱的〈老人飲酒歌〉。1996年,歐洲「謎」樂團引用〈老人飲酒歌〉時,其實出現一段版權爭議,後來順利化解。而時隔二十多年,這段音樂在臺北主辦的世大運中重現,意義格外非凡。
還有相當純樸的泰武古謠傳唱隊演出:
第二階段文化表演,表現閩南人「辦桌」文化,果真到了漢族就只有吃吃吃嘛!兩位臺灣著名演員扮「土地公」「土地婆」,搭配歌仔戲演出,炫麗奪目,相當熱鬧,且霓虹燈製成的「囍」字升起之後,確實有臺灣風味。順帶一提:此處的音樂演奏,是臺北市立國樂團的樂師獨奏嗩吶,很精彩。
而這個霓虹燈裝置也是有意義的。臺北市長柯文哲,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會長Oleg Matytsin到「囍」字下方結拜致詞,祝願活動順利圓滿,寓意不錯。
柯文哲的講話鏗鏘有力,四平八穩,是他上台近三年來公開講話最好的一次。可見,人再白目,也知道看場合收斂。(反觀場外……)
Oleg Matytsin講話,但轉播訊號卻未打出中譯字幕。(柯文哲講話也沒有英譯字幕。)從媒體報導得知,會長致詞中提到:「我對延誤感到抱歉,但,有時,最好的事值得等待。」
蔡英文宣佈開幕。看她很有風度,很慈祥地宣告比賽活動正式啟動:
可是隨後其Facebook頁面上,卻說「如果以為這樣就可以破壞這場賽事,那就太小看台灣了。」搞清楚啊,人家抗議者就是不爽你而來,你應該把事情搞定,而不是這麼小雞肚腸。
接著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會旗,由八位臺灣曾參加世大運獲得獎牌的運動員護旗,此時依然由TSO伴奏:
升會旗,此處除了TSO伴奏以外,還有相當著名的「拉縴人青年合唱團」負責演唱,表現很好:
說到這有人會問:為什麼升中華臺北會旗時,只有奏會歌而沒有唱會歌呢?雖然中華臺北會歌,是使用黃自作曲的〈國旗歌〉為旋律,但會歌歌詞與〈國旗歌〉歌詞不同,會歌歌詞是:
奧林匹克,奧林匹克,無分宗教,不論種族。為促進友誼,為世界和平,亞洲青年,聚會奧運。公平競賽,創造新紀錄,得勝勿驕,失敗亦毋餒。努力向前,更快更強,奧林匹克永光輝。努力向前,更快更強,奧林匹克永光輝。
(張彼德填詞,這麼不押韻的歌詞,也真是文學笑話了。)估計是為了避免刺激臺灣民眾政治情緒,乾脆只奏旋律而免去歌詞。
運動員、裁判代表宣誓,由臺灣運動員及裁判作代表,看得出來語氣有點緊張,沒有太多練習:
第三階段文化表演,有點大雜匯,一開始把臺灣常見的鐵皮屋頂拿出來作背景倒有點意思,但後面呈現夜市文化,又帶到一點海洋文化,就有些失焦了,主旨不太鮮明,且色彩太多,有些雜亂(而且除了吃吃吃吃吃,還有沒有點別的東西拿出來呀):
仔細看有四位「廚師」翻動著火的鍋子,依然吃吃吃:
接著是一段搖滾+電音的節目,欲表達臺灣的「民主自由」環境。其中出現幾個象徵符號,首先是「福」字,象徵有「民主自由」為「福」:
再來是蓋選票時,印章留下的印記,以有投票權作為「民主自由」的象徵(誰告訴你有投票權就等於民主自由了):
最後是人民抗爭的拳頭,代表「公民不服從」的權利,還搭配「公義」等口號字樣:
這個安排就有點呵呵了,論民主自由,來參賽的大多數國家搞不好玩得更溜,臺灣的政治現況有什麼好拿來炫耀的呢?有點野人獻曝。而且,場外才發生了「實境秀」,幹嘛進了場還要置入行銷呢?
緊接著是第四階段文化表演,先是A-Lin的演唱,彩虹的象徵不免讓人聯想到,臺灣即將開放同性婚姻合法化:
GOGORO(高級智能電動摩托車)的繞場似乎象徵臺灣發展綠能科技產業的成果:
再來是曾宇謙的跨界演出,小提琴獨奏搭配搖滾風格,挺帥氣,演出也很流暢。但我女朋友說他這身衣服打扮不好看……
隨後是TSO伴奏,用舞蹈方式表現臺灣積體電路工業的發展,很有意思:
最後是王力宏演唱,表演主題終於拉回到體育競賽方面。王與觀眾的互動很熱絡,為節目又炒起一段小高潮:
但運動主題才沒多久,背景又是電音文化,並搭配煙火四射,好像到了夜店:
終於要點燃聖火了,先是一段介紹聖火傳遞的宣傳影片,其實挺感人的:
然後是運動員接力,傳遞聖火進場。(聖火傳遞失誤那段,我原本沒留意到,重看了影片,確實有點問題,非重新接力而是另外點火,也算嚴重疏忽。)請留意,從影片播映到聖火點燃,TSO演奏的音樂是林強作詞作曲、於1990年演唱的閩南語熱門歌曲〈向前走〉:
〈向前走〉歌詞是這樣的:
火車漸漸在起走 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
親愛的父母再會吧 到陣的朋友告辭啦
我欲來去臺北打拼 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那
朋友笑我是愛做暝夢的憨子 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
OH!再會吧!OH!啥物攏不驚
OH!再會吧!OH!向前走車站一站一站過去啦 風景一幕一幕親像電影
把自己當作是男主角來扮 雲遊四海可比是小飛俠
不管是幼稚也是樂觀 後果若按怎自己就來擔
原諒不孝的子兒吧 趁我還少年趕緊來打拼
OH!再會吧!OH!啥物攏不驚
OH!再會吧!OH!向前走臺北臺北臺北車站到啦 欲下車的旅客請趕緊下車
頭前是現代的臺北車頭 我的理想和希望攏在這一棟一棟的高樓大廈 不知有住多少像我這款的憨子
卡早聽人唱臺北不是我的家 但是我一點攏無感覺
OH!再會吧!OH!啥物攏不驚
OH!再會吧!OH!向前走
這首〈向前走〉,反映出早年臺灣人民赴臺北務工打拼的現實,有一種「壯士」之感。如今世大運歷經多少風波,終於在臺北舉辦,不也是有類似情緒在裡頭嗎?而且管弦樂編曲真不錯,由大管、單簧管、雙簧管輪番奏出,悠美的弦樂添加進來,使人們在懷舊之餘,回顧過去、眺望未來。
聖火最後一棒,由臺灣著名棒球選手、業是首位在美國職棒大聯盟例行賽中有過出賽紀錄的臺灣選手——陳金鋒,以揮棒的姿態將火種「擊」到聖火臺。雖然知道是有鋼絲傳遞,「擊球」只是動作,但姿態還是挺帥的!場內觀眾齊聲高喊「陳金鋒」,把情緒推到最高點:
這個安排,大致上還是很能獲得好評的,甚具巧思。但像較仇日的人來說,對這樣的節目就有些反感,因為他們認為臺灣的棒球文化是日據時期殖民文化的遺跡,發揚他們是政治不正確。但從事實來說,棒球確實是臺灣人民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且在世界賽事中偶有佳績,漸見口碑,以此作為聖火點燃,倒是不錯。
聖火點燃後,司儀就宣告開幕式活動結束,背景音樂是TSO演奏的〈木星〉,此時大約是晚間十點半,其實已超出臺北市規定的十點鐘以前大型活動必須結束。但是,總覺得聖火點燃後,應該還要再來個很HIGH的主題曲作結,才足夠完美。
總結:
節目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彰顯臺灣人民想要表達的符號,如原住民、小吃、民主政治、科技、綠能……這些議題不一定與國際性質的世大運有關。而關於體育的符號其實少之又少,未凸顯與會者大學生身分,也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較可惜。
節目品質還是不錯的,雅俗共賞,音樂表現也有很高水準。少數段落比較雜亂,但若到臺北或其它臺灣縣市的老城區看看,也是這麼雜亂的,無妨。
以臺灣漸失民族認同、國家信仰的情況來看,能出現像2017年臺北世大運開幕式這樣的節目,我認為已經很不錯了,雖然格局可能有所侷限,稍嫌狹隘,但其中仍有不少亮點,依然把很多臺灣好的一面試圖呈現給世界。雖然遇到一些風波,也尚處理得宜,且出現異於往常的不同效果。總而言之,2017年臺北世大運開幕式,有不少地方值得嘉勉,大家應該給策劃、演職人員鼓勵。而瑕疵、待改善之處,往後留意便是,哪有什麼節目會毫無缺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