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音樂週報》,2017 年 12 月 13 日。刊登版略有刪節,此為原版全文。)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又見綻放》中國愛樂樂團亞洲巡演臺灣音樂會
演出單位:中國愛樂樂團
演出人員:余隆(指揮)、蘇千尋(小提琴)
本文依據:公元2017年12月2日下午19時30分於(臺北)國家音樂廳
【觀後感】
名聞中外、成就斐然的中國愛樂樂團,在創立十七年之際,由藝術總監余隆領軍執棒,於亞太地區的新加坡、川崎、東京、臺北四座城市,舉辦盛大巡迴演出,將樂團的活力與能量,展現給更多人知曉。名為《又見綻放》的臺北場次,是中國愛樂此行巡演的最後一站,亦是闊別十一年後,中國愛樂二度造訪臺灣獻藝。雖然相較於首次蒞臨時的寶島多城巡演,此番在臺音樂會僅有臺北一場,規模顯得縮小許多,但這可貴的演出必將是近年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亮點,使臺灣愛樂觀眾聆賞到來自大陸頂尖樂團的自信之音。
節目的上座率甚佳,在兩廳院音樂廳全場席位開放的情況下,超過九成的座位被填滿。甚至,在觀眾席中,不乏臺北文化界的著名人士、評論家、演藝人員等,可見中國愛樂的魅力仍是很吸引人的。另一方面,許多青年學生背著琴到場觀摩學習,感受與本地不同的音樂詮釋表現。
《又見綻放》的曲目安排,與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國愛樂在新加坡的演出相同,上半場以鄒野改編的史特勞斯〈在晚霞中〉作開胃菜,緊接著是由香港神童蘇千尋擔綱獨奏的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重頭戲,則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作為中國重點樂團,此次中國愛樂的亞洲巡演,所安排的華人曲目甚少,又鄒野的改編雖能凸顯個人風格及東方情調,但仍是西洋古典為基礎。這樣的節目設計,能讓傳統古典樂迷一飽耳福,也標誌著樂團正以國際化、古典化的專業發展路線伸展;但過去有不少臺灣觀眾,總會期待大陸樂團能演奏一些優秀華人作品,在《又見綻放》音樂會中,恐怕就有些失落了。
〈在晚霞中〉原是女高音獨唱曲目,鄒野將之改編成樂隊合奏曲,並以其獨到見解重新配器組織,成為相當清新耐聽,且富有巧思的開場小品。中國愛樂演奏此曲時,自初始音符開始,就展示出非常亮麗出色的音質,弦樂的溫暖飽滿讓人印象深刻,實在難以忘卻,驚豔連連,且精神集中的聲響裡,剛柔並濟、強弱兼備。
才十一歲的蘇千尋,與中國愛樂聯袂演出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即展現出超齡早熟的技巧與臺風,很不容易。中國愛樂的協奏,並未因蘇千尋年幼而為她「大開綠燈」,有時甚至競爭過猛稍嫌音樂不整,木管略急燥地步步緊逼,但蘇千尋尚能將節奏、力度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範圍,形成尚稱理想的表演。雖然,蘇千尋在音準的控制上些微不足,以及詮釋風格比較教條稚嫩,但透過此次節目,可看出她的潛力強大,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而中國愛樂蓄勢待發的能量,不但為樂曲的尾章塑造出令人激動的情緒,也似乎是為下半場的重頭戲暖身。
下半場,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演奏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可謂聲情並茂、有骨有肉的成功演出。余隆一貫對快速有著執著追求,使作品深化更為緊張的氣氛,也考驗樂隊的協調本領。除了延續上半場高標準的音色品質以外,中國愛樂在〈悲愴〉也展示出相當規整的秩序,似有一點德式樂隊的味道,各聲部積極主動地對音樂細節逐步刻畫,使作品聽起來豐富多彩。在第三樂章中,中國愛樂的能量發揮到最強,進行曲段落震撼人心,銅管熱情四射,無疑已然擄獲全場觀眾的目光。樂隊能夠鬆弛有度,該沉著、陰暗之處並不過分施力,而能尋求更高層次的意境。曲末,低音的拉伸與撥弦,共同使人冷靜、理性下來,直到完全靜音,觀眾未急著拍手,而是等餘韻散去後投以熱烈掌聲,這或許也是滿意中國愛樂對於〈悲愴〉的演繹,過於專注、投入而形成的局面。
現場觀眾相當滿意《又見綻放》的演出效果,掌聲及歡呼聲不絕於耳,這確實是一場亮麗不俗的高水準演出。最後,余隆簡單致謝,並率領中國愛樂返場加演黃貽鈞編曲的〈良宵〉,這與今年三月,余隆偕同上海交響樂團在兩廳院音樂廳演出時,所選的返場曲目一致。兩次演出比較下來,余隆與中國愛樂的〈良宵〉,北方的直率張揚個性較明顯,鄉土趣味、民間情調更濃重一點,余隆有意無意地在中段扭動身軀,試圖引導弦樂滑音更加凸出,同時引起現場觀眾的歡樂笑聲。這打破傳統上〈悲愴〉結束後不返場演出的慣例(據聞,此次中國愛樂亞洲巡演行程,新加坡、日本場次均無返場加演),更何況〈悲愴〉〈良宵〉的風格差別甚遠。但中國愛樂以一曲〈良宵〉,不但回饋觀眾的喝彩叫好,更就曲名、曲意為兩岸華人送來美好祝願,使音樂會劃下圓滿句點,這都是相當溫馨感人的。
中國愛樂此次赴臺演出,讓臺灣觀眾見到樂團十來年的成長、茁壯,看見大陸文化事業的進步與強大。若未來,兩岸樂團有更多交流切磋機會,互相擴展眼界及思路,多提供好的文化產出,那將有可能消弭社會大眾的成見,有利於兩岸社會良性正面發展。只要撇開世俗紛擾,聚焦文化藝術,就能發掘人性當中的真善美。而在這方面,中國愛樂《又見綻放》,亦可列為兩岸文化交流中,具體力行實踐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