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中華國樂團2018新年音樂會
演出單位:中華國樂團
演出人員:黃光佑(指揮)、謝岱霖(箏)、洪寬倫(打擊)、林靖婷(琵琶)
本文依據:公元2018年2月28日下午19時30分於(臺北)國家音樂廳
【觀後小記】
首先,感謝學長推薦。一直在YouTube聽聞過中華國樂團,也一直想現場聽看看。
樂團本身基礎不錯,聲音尚純正,比較內斂,不會像有些團張牙舞爪太可怕。我不習慣每位樂手面無表情地演奏,一個個謹慎小心地死盯譜架操弄樂器,像是深怕違逆老師意見的乖巧學生。(雖然演得還行。)但聽說有其他團狀況更詭異,我就不好多說什麼了。
感到黃光佑的指揮理性,處理算是仔細,就是覺得有那麼一點「硬」。
一開場演蘇瀟〈疆域〉,曲子架構有點散,略嫌冗贅,多變化的節奏形態樂團有些使不上勁,作品本身無奇平淡,演的也不算精彩。
王乙聿的〈慢板〉,雖然很像書店會賣的抒壓音樂,但聽起來很流暢,樂團對柔軟膨鬆感覺的表現也算合宜,我很喜歡。
陳思昂〈坐看雲起〉,琵琶與樂隊作品,前半部也很像書店會賣的汽車民樂唱片,號稱協奏曲,但所有聲部就只為主旋律服務而已,有點單調。後半部份有點意思,華彩及泛音的效果還不錯。林靖婷的獨奏雖然有些生澀,但乾淨清爽。
關迺忠〈第一號打擊樂協奏曲〉,演第一、三樂章,洪寬倫獨奏。應該算是全場技法最純熟的作品,很老練,也有深度。演出效果不錯,力道足夠但不會吵,收張有度。
下半場開始,是張列移植的施萬春〈節日序曲〉,也是我最期待的作品。但說實話,我很失望,一開始速度就太快,按說這個速度也能演,但樂團明顯 Hold 不住這個速度,加上這個速度一下,很多聲部(如彈撥跟打擊)便不時搶拍。詮釋非常呆板機械,一點也沒表現出施萬春那種黏膩的狀態,缺乏張力。即便撇除座位因素所感受到的混濁音響,聽了謎之風衣錄音,還是覺得又急又燥又亂,囫圇吞棗。
樊慰慈(劉至軒編配)的箏與樂隊作品《阿拉貝斯克》,這個譯名有點繞,因為曲解就說「Arabesque」意為「阿拉伯風」,為何中文曲名不叫《阿拉伯風》?我覺得這作品挺有意思的,手法有點花樣,音響效果也豐富,有色彩。但覺得詮釋仍有進步與發揮的空間,這場演出表現略保守。
曾翊玹《時光下的福爾摩沙》,是個不能說難聽,但也不能予人驚喜的優秀晚會影視風格作品。很流暢、很順、很悠揚,也很大眾,不需動太多腦筋。對樂團來說算是比較好發揮的,所以作為節目尾聲,功德圓滿。
返場弄了首很奇怪的《歡天喜地迎新年》(李博禪編曲),把一首動感新疆民歌跟〈小河淌水〉編在一起,也算熱熱鬧鬧吧。
另外,我不大能接受因環保而不印節目冊的理由,不妨大方說是因經費因素,還合理一點。劇場經常收不到網路訊號,加上即便下載檔案到手機或平板中,演出進行時我要怎麼閱讀呢?另外,節目說明單張的配色不妥,背景會跟文字顏色混在一起。
本來我還誇言說不想寫評論的,因為過新年別傷感情了……但回旅館後,想了又想,還是立此存照吧。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