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O《英雄 巨擘 貝多芬——拉赫林與國臺交》觀後小記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英雄 巨擘 貝多芬》拉赫林與國臺交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演出人員:Julian Rachlin(指揮、小提琴)
本文依據:公元2018年4月28日下午19時30分於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中興堂

【觀後小記】

有點神奇,今天這場票房奇佳,系統上看賣出九成,實際上座率也應有八成。有很多學生及小孩到場。

節目有兩個賣點:其一是貝小協及貝三,其二是Rachlin邊拉琴邊指揮。Rachlin挺帥氣的,在接受觀眾掌聲、謝幕時,也盡可能把眾人焦點放在樂團上,顯得很謙虛客氣,這點我頗欣賞。但我感覺,他詮釋音樂時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上半場的貝小協,不得不說他琴拉得真不錯,技巧頗到位。但是,他的音樂詮釋很敷淺,缺乏層次,一味追求速度跟音量,讓定音鼓直通通地猛烈敲擊,聽起來沒有貝多芬作品的細膩悅耳感。樂團算是半自動模式了,不得不說,NTSO在這樣的處境下開半自動模式,表現實在很不錯,至少沒散架破碎,整體感還是很足夠的。第二樂章的弦樂尚飽滿,是唯一亮點。

下半場的貝三,Rachlin的詮釋問題更加明顯,指的姿勢浮誇不說,還太過於追求高快硬響之感,有幾處我都覺得指揮手法跟音樂是脫節的。只要是凸顯聲部,就不斷揮拳;只要是銅管響起,就雙手比天……但各聲部糊在一起,沒有把主次輕重拉開來,這讓我覺得,Rachlin根本是西樂界的劉江濱嘛!(咦,我說漏嘴了什麼嗎?)

無論是貝小協還是貝三,只有在本來樂曲就快速、激昂時,因為Rachlin的誇張表現而提昇動感,才讓人覺得有那麼點意思。但冷靜一想,我卻似乎是聽了個假的貝多芬。

但又怎麼樣呢?反正熱熱鬧鬧轟轟烈烈,還是有人喊Bravo跟Encore的。

喔對了,下半場貝三第四樂章,不知是誰碰到燈光控臺,舞臺燈光竟然急滅,幸好未全熄,後又慢慢調亮……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