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臺積心築藝術季《帕胡德長笛&希維吉他》觀後小記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2016臺積心築藝術季《帕胡德長笛&希維吉他》觀後小記
表演人員:Emmanuel Pahud(長笛)、Christian Rivet(吉他)
本文依據:公元2016年5月25日下午19時30分於臺中中山堂

【小記】

一、原本這場演出,不在我的觀演行程之內,但由於家父所屬的某單位,其上級又有贈票優惠,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就邀請實習同事劉姐一同前往了(決定得頗臨時)。過去類似的受贈票演出,有這場那場,細節我就不贅言了,較不一樣的是這次還多附贈了便當,免費解決晚餐。某機構越來越慷慨了!

二、索取贈票者眾,但贈票比一但增加,現場觀演秩序的不可控因素也就成正比地高危。由於許多人士係動員前來,根本不曉得演出者及內容的情況(其實我也不算完全熟悉),加上沒有欣賞音樂會的習慣,欠缺劇場禮儀,所以觀演時令人惱怒的情況還是不少!我前方的幾位年長者,開演時不斷聊天,甚至後排觀者還探頭到前排友人旁碎語,一位老先生的手機響了兩聲……(這可是室內樂演奏呀大爺!)我左邊兩位萌妹子,及前排右側兩位中學生,不斷表示不悅之感,但又無可奈何。我至少三度向他們表示抗議,希望他們安靜(兩次是輕拍以手勢示意,另外一次是曲目中間的口頭宣告)。可神奇的是,一位阿姨還想用口語解釋為什麼剛剛交頭接耳……(暈!)既然都是背負各地「xx生活美學學會」志工名義觀演,應該要保持高度藝文素養嘛!或者臨行前,找人或自行惡補一下劇場禮儀,才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損害自己單位的形象及名譽。

三、演出真心感覺好聽!雖然節目明顯是為了二位演奏家(長笛:Emmanuel Pahud、吉他:Christian Rivet)新專輯曲目宣傳,加上搭配 Pahud 任職的柏林愛樂正在亞洲巡演,行程方便而促成演出,但此場音樂會還是挺精緻且品質優秀的,長笛與吉他搭配很好,適合在悶熱的夏季聆聽。(可惜不少觀眾很浮燥啊……)

四、曲目設計略大膽,例如 OHANA 作吉他獨奏《堤恩多舞曲》(Tiento)、 WIDMANN 作長笛獨奏《小組曲》(Petite Suite),及Rivet作的《聲擊交會》(Clap),都是當代風格,這顯然不是針對一般觀眾設計的。儘管如此,就我而言還是聽得津津有味,能見到兩種樂器豐富的變化面貌。(只是許多觀眾不買當代作品的賬就是了……) SHANKAR 《迷人的拂曉》(L’Aube enchantee)演奏時, Pahud 彎身調整了一下腳邊的白盒子,不知其功能及原理,但立即傳出一陣陣循環的魔聲(應該不走揚聲系統,挺好奇發聲原理),相當有意思!(但之後它再調整時,並未發出類似音響,而是供吉他調音用。)

五、中山堂聽這樣的演出,音響效果還是可以的,但有個硬傷:空調底噪太響了,掩蓋不少獨奏樂器的細節。

六、演出結束後,大堂有二人簽名會,排隊隊伍竟然一路延伸到劇場外,快挨到馬路邊了,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情況!除了索票觀眾外,有不少雙十國中等校音樂班的長笛學生前來觀摩,很有教育意義。

註:還是非常感謝有關單位的贈票!感激不盡!(更何況還包了晚餐呢……)不過,如果能在相關行前教育的細節上做得更完善一些,讓每位索票者不浪費這寶貴的藝文資源,那就更完美了。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