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新聲‧雅俗共賞 ──雨果《唐詩合唱》專輯推介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微信公眾號 2016 年 7 月 23 日推送內容,使用篇名為〈 一張真正發揚文化傳統的新專輯推介!〉。)

專輯名稱:唐詩合唱(New Choral Settings of Tang Poems
發行公司:香港雨果製作公司
唱片編號:LPCD1630-7343
發行年份:2016年

【這才是發揚文化傳統!】

  身為一名喜愛音樂的中文系博士生兼國文教師,在某日友人Ohno告知雨果發行《唐詩合唱》專輯、並讓我試聽其中一二首作品後,感到驚豔非常,立刻透過香港朋友趕緊代購一張蒐藏!

  雨果之前也出過一些關於唐詩主題的專輯,如《唐詩欣賞》《唐詩三百首》等,但那是以詩句朗誦(及作品賞析介紹)為主要呈現手法,酌配民樂或古琴音樂襯底。而《唐詩合唱》所收內容,則是選擇二十首唐詩佳作,委請香港作曲家譜成童聲或混聲合唱曲,再交由香港多組合唱團演唱詮釋,錄製成輯,將中華傳統文化菁華,透過亟富美感之方式組織,形成一套兼具教育意義、藝術鑑賞價值的好碟。

  「詩是音樂化的語言、音樂是詩化的聲音」(語出我的導師李時銘先生),即便古典詩詞的創作及流傳,很早就脫離了音樂旋律,改以獨立姿態問世,但其與音樂的關係仍相當緊密。我在中文系就讀的這些年,見過不少力圖「復興傳統文化」者,欲恢復古典詩詞「原本的」音樂面貌,臆測出各種「古代詩詞吟唱」的表演,印象最深的,是前些年參加臺中某大學舉辦的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大會特別安排該校著名的「詩詞吟唱社」成員,著顏色俗氣的褂子、白臉又抹些腮紅,女生還得在頭上綁兩個圓髻,搖頭晃腦地以號稱「古調」(實則後人編創)唱誦唐詩,在五音不全的情況下,社團指導老師還對觀眾解說道這是一種「美」。

  那種半吊子的擬(zhuang)古(bi),既不能恢復多少傳統,也無法讓今日大眾真正接受及喜愛,充其量就是為某些人的信仰充值,真正之「國學」內核,遲早要敗在這種毫無文化進取心、但為數不少的「國學崇拜者」身上。

  言歸正傳,且讓我為《唐詩合唱》多說幾句好話,略談此碟在文化、藝術及音響層面上的一些過人之處。

【雅俗共賞的詩與歌】

  《唐詩合唱》一輯,源自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音樂藝術學部主持之「唐詩新曲原創合唱系列計劃」,由計劃小組精選二十首唐詩、擬定作曲方向,邀請作曲家按照計劃要求譜曲,「作為一個跨學科的藝術收藏以及學習材料」。2016年初,「計劃」小組便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作品音樂會及書畫展,《唐詩合唱》專輯,便是在此計劃推動下,精心錄製出版。

  本輯所選唐詩,幾乎是大眾耳熟能詳之作:開篇孟浩然〈春曉〉、柳宗元〈江雪〉,還有孟郊〈遊子吟〉、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專輯中名喚〈陽關三疊(渭城曲)〉、賀知章〈回鄉偶書〉、王之渙〈登鸛鵲樓〉……在華人世界中,從孩緹到叟嫗,這些篇章看來均不陌生,甚至許多文句,如:「人面桃花相映紅」「曾經滄海難為水」「飛入尋常百姓家」等,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

  然而,詩作已是眾人所熟悉的,要怎麼以另種藝術面貌示人,便是一門學問了。二十首詩作,分別由二十位香港(或活躍於香港的)作曲家,譜寫成童聲或混聲合唱曲。這些作曲家們,包括香港青年才俊林丰、林蘭芝、李家泰、鄧樂妍、梁智軒……,還有香港小交創團音樂總監曾葉發、及在民樂界多有佳作的陳能濟等名家參與。

  (按:部分作品,如曾葉發為王維〈陽關三疊(渭城曲)〉譜曲,係早期創作,因符合「計劃」要求而被選用。)

  雖為各家作品之匯集,但整輯作品聽來是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二十首作品,步調皆一致悠揚柔和,音樂著重於發揮詩句本身的語言美感,且多少都採用民族風味色彩(如張珮珊為孟郊〈遊子吟〉譜曲),或表現流暢的旋律以增添歌聲美感(如梁智軒為元稹〈離思(其四)〉譜曲),整體來說都是可聽性很高的成品。

  至於「異」,則是有些作者在命題要求的基礎上,仍嘗試用些較具實驗性的手法。例如余文正為李紳〈憫農〉譜曲,就加入不和諧、略有無調性風格的音響。陳偉光為王維〈雜詩〉譜曲,則試圖調換聲部比重,讓鋼琴在一開始作為主角,加大音樂鋪墊,「意境化」了原本詩作文句。

【古韻今唱】

  《唐詩合唱》全輯,由香港教育學院合唱團(混聲、男聲、室樂團)、香港協恩中學合唱團、香港教育學院賽馬會小學合唱團、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混聲合唱團、九龍華仁書院男聲合唱團、英華書院合唱小組、英華小學初級合唱團、桃李之聲等團隊,各自或聯袂演唱詮釋,基本上能體現香港校園合唱教育的素質。(按:「桃李之聲」僅參與〈教師頌〉演唱。)他們表現的聲音都頗為和諧、乾淨且穩定,有利於展現作品中的一些和聲設計。

  開篇由香港教育學院賽馬會小學合唱團演唱的孟浩然〈春曉〉(鄧樂妍譜曲),那稚嫩、嘹亮且純潔的童聲,把簡單的絕句唱得絲毫不「簡單」。緊接而來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混聲合唱團演唱柳宗元〈江雪〉(梅廣釗譜曲),那渾厚的音色、豐沛的動態,加上頗標準的普通話咬字,都使人耳膜一亮!

  也有些合唱團的演唱,由於語言習慣的問題,普通話的介音仍不是太標準(如英華書院合唱小組演唱李白詩作、林蘭芝譜曲之〈望廬山瀑布〉)。據專輯所附手冊介紹,「計劃」推動的過程,還聘請姜雪、李黃萍兩位作為普通話顧問,訓練指導,這也是「計劃」中較下功夫的細節。

  其實,南方的許多方言,包括客家話、廣東話、閩南話、吳語等,都保留隋唐時期中古漢語的諸多特徵,若以方言歌唱或朗誦古典詩歌,更能凸顯原作音韻之美。《唐詩合唱》中,收錄由協恩中學合唱團演唱杜牧〈秋夕〉(陳錦標譜曲),便是以粵語演唱,別有一番風味!

  可惜的是,以粵語演唱的曲目太少了,僅此〈秋夕〉一詩而已,不知是否有推廣普通話考量,而忽略表現香港粵語方言優勢的機會。倒是附加的第21軌教育學院敬師作品〈良師頌〉(劉振華作詞并曲、梁智軒編曲),亦是以粵語演唱,此曲動用了室內樂伴奏,音樂旋律、歌詞及編曲俱佳,感動人心。(我絕對不是因為自己當老師,才被這首歌頌老師的曲目感動的,是歌曲真好聽。)

  《唐詩合唱》中,二十首為唐詩譜寫的童聲、混聲合唱作品,是在大眾熟悉的詩句基礎上,經由作曲家們的巧思,賦予一道由聽覺為主的情景聯想盛宴,使學生或各領域聽者,在品讀文字美感時,還能以不同感官加深對文學作品的情意認知。唯筆者以為,余智敏為賀知章〈回鄉偶書〉譜曲,加入寫實地童聲大笑及朗誦,是全輯當中較為形象具體、平面化的特例,但若考量原「計劃」是希望作品成為學童教材參考,亦可以理解。

【發燒製作】

  《唐詩合唱》由香港雨果製作公司錄製發行,懂行的人都知道,「雨果」二字等於品質保證!尤其雨果掌門人易有伍(老易),既是優秀的錄音師、製作人,還是出色的指揮,更是名震四方的「音響發燒友」。

  前文提到的〈江雪〉曲目,很有氣場的詮釋表現,想必與老易的錄音很有關係,雖有美化但自然流露,不矯情做作。無論是從音樂的藝術性、表演詮釋、收音技術,甚至還原鑑賞等方面,老易都能給出讓人滿意的交待,除了長年歷練的實力,更蘊藏一種品味,是當今許多急功近利的商業、機械製作,抄襲不來的。

  《唐詩合唱》採用雨果近年發展的獨門技術──「LPCD」規格製作,簡而言之,就是使消費者拿到的碟片數據,在理論上較貼近原始母版,不易失真。我對這種科技原理外行,也沒太高級的設備驗證效果,但雨果提供了新技術產品,價格方面亦與一般藝術音像產品差距不大,又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錄製技術「發燒」以外,雨果一貫有格調的平面包裝設計,亦值得嘉獎。專輯所附手冊提供中英對照內容,收錄對應詩作的書畫,並採用「計劃」小組特聘麥志廣先生的的唐詩文本精譯(不但意譯還力求押韻),即謂此碟若用作中外文化互動場合之交流工具,也是再合適不過。

【《唐詩合唱》適合哪些聽眾?】

  若是學生(或對文學、文化方面有興趣者),聆聽《唐詩合唱》曲目,可刺激聯想、深刻地體悟,更親近詩作文本。

  若是教育工作者,《唐詩合唱》既可自賞、又可用作教學之輔助素材。

  若是愛樂者,可聆聽《唐詩合唱》中動人不俗的音樂,這些曲子有著熟悉的素材,但幻化出豐富多彩的面貌。

  若是音樂研究者或音樂動態關注者,可自《唐詩合唱》中瞭解香港作曲家的一些成就,及香港合唱領域的表現特色。

  若是「國學粉」,可從《唐詩合唱》傳達出的精神,體察怎麼樣對待傳統素材才能成就美,而不是犯二……

  若是一般人仕,《唐詩合唱》可調劑生活、家庭童蒙、感染文化風氣、饋贈國際友人……

  以嚴苛的角度而論,《唐詩合唱》亦非完美無瑕,音樂創作與表演確有可再精進餘地,但此輯饒有質感的製作、對文化積累與傳播有正向幫助的功能,並展現出香港精緻蓬勃的藝術活力……基於以上種種理由,我將人生首次碟評推銷專文,獻給了《唐詩合唱》。

  註:「hifitrack」網站提供本專輯曲目試聽及合法高素質單曲付費下載,有興趣試聽者可移駕參考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