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眼中的「國際化」

(本文刊登於《東方早報》2016年7月5日「上海經濟評論」。)

//

  前陣子,接獲母校外事辦公室通知,因我二度擔任交換學生,故希望將我列入「大專校院國際化訪視計畫」的晤談候選名單,假如訪視委員有興趣,就會隨機指定幾名候選學生進入晤談視室,以便從學生口中瞭解這所學校的「國際化業務」做得如何。即便我兩次前往的交流學校,也就是90分鐘航程的上海同濟、復旦,但承辦人員誠摯請求,我也不好意思拒絕這項邀約。

  為圓滿完成任務,學校已開展諸多細瑣的工程,最為顯著的,是校園裡的平面圖指引、各幢大樓的招牌,以及每間教室前的銘牌,悉數更換,在原標示文字的下方,加入英文翻譯。

  這讓我憶起,大約一年前,學校宣稱有外籍學生投訴教室銘牌沒有英文,看不明白,又為因應大專校院國際化訪視,在還沒有經費整修的情況下,只好把教室編號的中文字全部用黑色膠布蓋去,如我所待的研究室「人906」,僅剩「906」字樣。我不明白,究竟消滅一個象形文字後,那些外籍學生真就看得懂了嗎?只覺得銘牌像打上補丁,變得更醜陋了。

  走進校內系所、其它行政單位辦公室,各個助理、職員的名牌,通通換成中、英文並列,但更準越地說,是中文與中文羅馬化拼音並列。除此之外,學校要求校內每個單位,至少有一名人員會說英文,並且在那位人員的桌面上,立上碩大紅色標牌,寫著「I can speak English!」,指引外籍學生或訪客可以直接找尋洽談窗口。

  但我又納悶了,如果來一韓國人、日本人、非洲人,不是以英文為母語或說得不流利者,那麼見到學校這項自以為貼心且符合政策要求的舉動,能起上多大正面作用呢?

  臺灣「大專校院國際化訪視計畫」,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辦理,這是一個具有政府色彩的組織,據該組織宣稱,這項訪視計畫是「為確實瞭解國內大學校院於招收國際學生之整體策略規劃、發展現況及優勢,作為相關政策規劃或推動參考依據」,設定「學校國際化發展之目標及特色」、「推動國際化島內及境外學生課程規劃及學習輔導」、「境外學生生活環境之行政支援」、「島內學生國際移動能力」及「學校英文網站」五大指標,由各學校「自願申請」評鑑。

  但基於該基金會的特殊背景,加上通過指標評鑑後,才有可能經由官方管道在招收國際生的平臺上亮相,增添知名度與招收外生的機會,許多學校、尤其是私立學校,就一股腦兒地「被自願」了。

  2003年,我身為臺中縣代表,參加全省語文競賽的高中國語演說比賽,那時抽到題目竟然是「從全民英檢談國際化」。當時的臺灣,從百姓口語到廣電傳媒,嚷著的都是要如何使小島更加國際化,主要目標大致兩種:「中文拼音」與「全民英檢」,前者又因意識形態,受許多政客操弄,路牌或人名總是在漢語拼音、「通用拼音」與其它老式拼音之間震盪,隨後幾乎所有學校及公家機關,招牌更新,強勢添加英譯或中文拼音,彷彿這樣就已經國際化。

  「全民英檢」,全稱「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General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GEPT)」,是自2000年起經臺灣教育事務部門核准,由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辦理的英文能力測驗,分「初、中、中高、高、優」五級,現在已經是許多學校的畢業門檻或英文檢定指標。

  即席演說比賽,抽到題目後有三十分鐘時間準備,在一般情況下,要冷靜且理性地組織講綱、整理邏輯、思考徵引材料等。但當我一見到題目條寫著「從全民英檢談國際化」幾個大字,莫名心中一股氣就上昇了!或許也是自己英文能力不好,可就是不服,憑什麼考幾個英文考試、標示個中文羅馬化拼音,就叫國際化呢?

  我至今記得,「全民英檢與國際化,實際上一點關係也沒有」,是我演講中的第一個論點,在競賽場上這般大膽且違背政策的發言,幸好引來其中一位評審的贊同,頻點頭稱是,讓我越說越起勁。

  十餘年時間過去了,但臺灣島上、臺灣人眼中的「國際化」,卻依然只是加幾句英文翻譯、或者是拼音而已,而不是從行政制度、價值體系、待客觀念上有更開明的改變。

  近日聽聞更是奇葩的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徵稿,這是一份有悠久歷史的國學核心期刊,但最新的徵稿要求,竟然是參引文獻必須提供英文翻譯!試想,諸多中文古籍,如《十三經注疏》、《齊民要術》……要怎麼準確無誤地翻譯成英文,又不嫌冗贅可笑呢?

  後來,我見到一份內部文件,是來自期刊主辦方的參考資料,列出常見古籍的所謂英文翻譯,其實大多數也都只是原書名的漢語拼音而已,例如《中原音韻》就叫「Zhong Yuan Yin Yun」、《四庫全書》即稱「Si Ku Quan Shu」……

  這究竟是給學人精進的重要材料,還是給中小學生看的啟蒙讀物呢?況且要能讀懂這些國學古籍知識論文的人,難道不用具備中文能力嗎?顯然,主事者對「國際化」的認知,太過天真且幼稚。

  2015年10月中旬,臺灣教育事務部門「盤點」島內高等院校221個外語科系,發現高達九成以教授英語為主。又據媒體報導,臺灣每年有8000名學生自日文相關科系畢業,但就業市場僅需千餘人。

  實際上,臺灣有許多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的勞工,印度、中東的旅客日益增多,但高等院校中卻少見上述國家語文的人才培養,不但未顧及實際需要,卻也反映出臺灣人的國際觀──眼中只有少數主流國家,並非真正與全世界人民交朋友。

  臺灣人所謂「國際化」,最終只是狹隘的刻板印象,與形式主義的雜交品而已,粗糙不堪、荒誕尤甚。說到此,我想到一個來自臺灣互聯網的次文化趣事:在臺灣著名BBS論壇「PTT」中,有一個版塊叫做「CCRomance」,全稱是「Cross Cultural Romance」,有許多女性網友分享與外國人交往、戀愛或者更勁爆情節的心得,美其名「跨文化浪漫」,值得留意的是,大多數帖子所描寫的外國人,都是身材英挺、高鼻子、有色瞳孔與頭髮的歐美白人,這也使得許多網絡屌絲(臺灣稱之為「魯蛇」)們心中頗不是滋味。

  於是,有一男網友反串女性賬號,在版塊裡發出一篇帖子,宣稱自身與東南亞男友交往且濃情密意,最終遭到板主迅速刪文,表示該文與版旨不符,引發論壇中巨大爭議!從此,「CCR」也成為臺灣網絡世界中,攻擊某些女性「崇洋媚外」的偏見詞眼。

  究竟是國際化,還是盲人摸象?是胸懷五洋七洲,還是意識形態與私心執拗?說到底,主因人們似乎還不完全認識這個世界有多麼廣大。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