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的小孩……

  前陣子聽了場學生畢業音樂會,因其政治緣故寫下〈天佑臺灣〉一文,而今再藉題發揮,書寫個人近來對臺灣音樂教育的看法。不過,此文恐怕又得打翻一船人,得罪不少專家、學者、權威、能人。
  
  不過,我也懶得一一致歉。
  
  究竟發生什麼事了?話說我在觀看每場表演時,都有購買場刊的習慣,因為場刊是節目的補充、延伸,有助於觀眾了解表演內容,更能看看演出者的心態。就在六月中旬入了該場畢業音樂會的大門後,我依往例買了一本場刊,先用最快速的目光瀏覽一遍,發現了一句頗耐人尋味的話:
  
  「音樂的世界,無妒忌、是非、差別之心。」

  此後,我到處問他人對此句話的看法,包括幾位愛好文藝的師長及同學,甚至不乏科班生,有人認為「此地無銀三百兩」,甚至有更明白者,一「屁」字概括此言!
  
  無論是先天或是後天,凡是人類的行為,總是會比較的!要不然為何電視上會教人如何打扮、妝點?深夜購物頻道何苦販賣壯陽、持久藥物?考試為何要爭第一名?升學為何要上臺、清、交、成?選系為何非法律、電機不可?一切的一切,都是存在著差別、是非、妒忌之心。
  
  高中的三民主義早就教過,所謂的平等應該是立足點平等,而非齊頭式的假平等,因此人類早就是存在著個體差別的。而人類的道德判斷、律例經驗,更限制住人對於是非的認知,因此要說人無是非之心是不可能的!
  
  而妒忌呢?有差別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會有妒忌,這幾乎成為定則了!嫌別人的薪水比我高、嫌別人的衣服比我美、嫌別人的樣貌比我俊,哪一樣不是妒忌?不過,似乎這一切都是「凡夫俗子」的作為,那些學音樂的呢?是否真因為浸淫於音樂世界之中,少了差別、是非、妒忌之心,成了個神聖的「完人」?
  
  藝術是美好的、娛樂是必須的,但絕對不是那麼完美無瑕的!常覺得奇怪,似乎一所院校中,音樂系、美術系這些搞藝術的,總是最嬌貴、最高級,有權利不管世間上的俗事,只要搞好手邊的音符及繪畫。那麼,這與不食人間煙火的紈絝子弟有何區別?
  
  臺灣有無數個中小學音樂資優班,及眾多大專院校音樂系,比起普通班享有無盡的資源、更多的福利,但那並不代表音樂就被壟斷了!想清楚,音樂班不過就是音樂「資優」班,也就是比普通生好上那麼一點,更何況,臺灣的資優教育是出了名的「不優」,都是靠硬補、死撐,苟延殘喘過來的,殊不知普通班中亦臥虎藏龍。如同數理、語文資優班一樣,難道普通班的學生搞不懂數理、語文嗎?
  
  目前我所見的,許多科班生已經到了一個「走火入魔」的狀態,逐漸與社會脫節,快要獨立在這個社會了!這是相當嚴重的事情!我無意要咒罵科班生(相反的,我有一堆同學及親戚正是科班生,我也惹不起),只是看到此景,總不免感到擔憂。其實,這種情況也不只是單指藝術科系,許多領域非常專門的科系,也經常有這樣的情況。講點流行的例子,日本所稱的「宅男」不就如此嗎?死守著電腦,搞成非人類的生活,這有何種好處了?
  
  所以,為了掛羊頭賣狗肉,名美實壞,搞出一大堆如「無差別、是非、妒忌之心」的話語來麻醉自己,使得所作所為被合法、合理化。各位想想,咱們臺灣的專門教育,似乎也太過專門了,許多人格養成、價值觀建立的課題根本沒提,才會導致這樣的後果!
  
  最近想了挺多、也經歷了不少事,但不乏有那種被冷嘲熱諷的痛苦。我是喜愛藝術的,但卻被同門挖苦,只能無言以對。我會提醒自己,他們只是在開玩笑,不是真的在欺負我,因為「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