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手稿圖: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唱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後段):
—
今日見中央社網站一篇北京特稿社論,感到真是可笑!若言論確實,那則替中文系或對文學有興趣的學生省了很多事,因為有太多文學作品咱們可以不用讀了。先看此篇社論摘錄:
21世紀還唱「宜將勝勇追窮寇」?
20100705 14:17:48–躁動中國系列報導(五)(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北京特稿)在北京觀察兩岸,真的會感覺雙方實在來往密切的不得了,但卻又充滿矛盾。
北京市民很可能騎著捷安特,到85度C買麵包,喝上一碗永和豆漿或吃完呷哺呷哺的小火鍋,走進電影院看上一場電影「諜海風雲」。
也很可能回家泡一碗康師傅方便麵,戴著寶島眼鏡,拿著聯發科零組件手機,坐在宏碁或華碩電腦前,觀看電視劇集「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過,它的題目其實出自毛澤東題共軍攻佔南京的七律:「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崌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事實上,抗戰時期在上海制裁日人及漢奸的,主要是國民政府所屬軍統局,而不是中共的「地下黨」;而進入21世紀,嘴上一直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內心還高唱「宜將勝勇追窮寇」,是不是太表裡不一?……
如果非要像現在大陸電視上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地下黨」、「追窮寇」,在民眾內心深處埋藏與國民黨的血海深仇,把共產黨說成理想的化身,把國民政府打成現實的投機腐化、嗜血官僚,要趕盡這個「窮寇」,那麼要大陸民眾怎麼看待台灣?怎麼去想未來兩岸關係如何發展?……
(詳見: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7050099&pType0=aALL&pTypeSel=0)
社論大意,就是指控中共在高唱「和平發展」、「改善兩岸關係」之時,仍發揚其「紅色經典」(指毛澤東所作〈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甚至骨子裡是要「宜將勝勇追窮寇」的,而這個窮寇,則是偏安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
我們先想一想,到底有必要對一篇文學作品的句子小題大作嗎?雖說文學鑑賞是「作者未必有意,讀者未必無意」,但上綱到政治問題則是有些無聊。可以重溫宋詞佳作,傳說岳飛所作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在讀這闕詞、誦這闕詞或唱這闕詞時,難道還會對滿州人抱以血海深仇嗎?還會想喝滿州人的血、吃滿州人的肉嗎?還會想著如何「收拾舊山河」嗎?(那得要恢復到宋朝了!)文學就是一種藝術表現,透過文字把當時作者的心境或設計表示出來,還是有時空局限的!難道共軍打入南京,毛澤東不能寫首詩高興高興嗎?又毛澤東寫這首詩時,會想到六十年後的兩岸關係嗎?我們又有什麼本事,拿現代的政治局勢,來檢視舊時的文學藝術呢?
那麼抗戰歌曲也不能再唱了,因為會破壞與日本的關係。學歐洲古典音樂的也得小心,家裡若有燒香就別奏巴哈,宗教立場可是不一樣的。憑良心說,「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崌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樣的詩句,若作者不署名為毛澤東,你會覺得是充滿「政治陰謀」的作品嗎?又記者最先要討論的電視劇,題名為「人間正道是滄桑」,此句又有什麼負面效應了?人世間滄海桑田,不也見證了兩岸六十年來轉敵為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