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南京!南京!》觀後感

觀賞的同時,實在發不出任何話語,只是靜靜地盯著那晃動不堪的黑白畫面,看著演員及佈景呈現的真實歷史,卻發現時至今日的我們,頂多唱唱抗戰歌曲(事實上很多人不唱了)、喊喊抗戰口號(現在有人會喊?),實在難以體會當時的南京市民、中國人民,或全世界被軸心國侵略的東南亞諸國、猶太人們、已亡國的法國人們,是多麼悽慘、多麼苦痛。
…詳全文(共1027字)

新一代的花木蘭「被」產生

昨天有一則新聞,被媒體炒得很大,原來是我曾經投訴過的某市某區公所兵役課,又上報了。上報的原因是某市某區有一位原男性醫學生,因長久認為性向有問題,故與家人溝通之後,存夠錢便執行變性手術。不但是生理上的改變,戶政機構也為她換發新身分證,在戶口資料裡確實登記為「女性」。
…詳全文(共1025字)

我對死刑存廢的看法

從藝術的角度,「死刑」是血染的恐懼與寒冷、悲傷與嚴肅;從政治的角度,「死刑」是現實的民意與輿論、選票與政權;從法律的角度,「死刑」是制度的人權與價值、公平與正義;但從商業經濟的角度,「死刑」的存廢卻正意味著犯罪成本的高或低。
…詳全文(共1070字)

淺談「上海世博」開慕式

最近因為忙,沒能守在電視機前面觀看完整的「上海世博」開幕式。不過也好,看電視轉播的終究只是嚐個味道,況且我看電視片段時,就感覺現場的氣勢、安排不是一個轉播鏡頭可以全盤呈現的,這類型的表演,似乎成了獨特的一種體裁,也將打破我們以往的一些思維。
…詳全文(共1056字)

紀錄片《歧視的一課》觀後感

【影片重點概述】
本片為加拿大產一部記錄片,主要為某國小老師在其任教班級上施行關於「歧視」的實驗。關於「歧視」,已有多位心理學家展開研究,認為是靈長類行為的一部分,且亦有美國某國小老師曾施行過類似實驗,將人二分法後試著歧視某一方,觀察其現象。片中老師即為受美國實驗啟發,以「身高」為先天因素,在班上二分高矮族群,第一天先歧視高個子,第二天再歧視矮個子,試圖讓學童從中體會被歧視的經驗,進而理解歧視所產生的諸多的問題。影片中也訪問多位學童,追縱受試者的心理感受。
…詳全文(共855字)

電影《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觀後感

【影片重點概述】
本片由真人真事改編拍攝。影片講述一位患有「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之男童(布萊德),從小受到歧視,被老師及同學視為「愛搗蛋的怪胎」,但在其生母努力之下,才確認了這樣的「怪毛病」是源於一項無可醫治的疾病。雖然找到了原因,但社會卻難以接納,而有一次學校校長在公開場合對師生機會教育,才使得男童完成學業。成人之後,主角立志成為一名教師,雖然在師資培育歷程的表現優異,但其病症卻影響求職之路。在不斷地努力之下,以及生父母、繼母及女友的支持下,主角如願成教師,並以其優秀的教表現,取得了最佳教師獎項。
…詳全文(共834字)

續談《神州頌》現象

王益一齣《神州頌》,可以延伸談的問題太多了;包括音樂學、政治學、社會學,甚至傳播學、經濟學。但既然是音樂作品,我們還是以文化藝術角度、音樂的視野來看待吧!

首先,現在的《神州頌》為何被排斥?當年鼓勵王益作曲的國交團長關峽可解釋嗎?宣稱「每一個音符都喜歡」的國交指揮邵恩能解釋嗎?我想其實問題很簡單,一是其經濟犯罪(貪污)問題,二是其作署名問題。
…詳全文(共1185字)

也談《神州頌》現象

天助我也!最近才剛擬定未來學位論文的研究計畫,可為當代歌曲史上的一筆重要資料。
要談的《神州頌》,是「號稱」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前副行長」王益先生親自創作,在前幾年發表、由中國交響樂團多次演奏的一齣四樂章「交響合唱」。演出不久,我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音樂會視頻,演出有模有樣的,還特地在正規音樂廳及國家大劇院舉辦,顯得格外隆重。當解說字幕顯示此作品是由一位「銀行副行長」所搞的「業餘創作」,讓我既敬佩又懷疑,敬佩的是能在工作之餘學習作曲,且創作出這麼龐大的「交響合唱」,其毅力非常人可及;懷疑啥呢?不外乎兩點:一、業餘作曲家有辦法寫出這麼完整又龐大的管弦樂作品嗎?二、一齣業餘作品,為何中國交響樂團那麼重視且大辦演出呢?
…詳全文(共185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