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其實很NICE的

正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好像是在同濟的課堂上聽到:「當你知道詳情越多,精神越容易感到危機。」雖然「價值」與「價格」不能相提並論,但當我知道上次購買「上海牌手錶」(詳情可見:〈好東西,還能再跑五十年!〉),付出的「價格」可能高於成本很多時,心裡還是糾結許久!雖說如此,那隻錶跑得還可以,我也就很珍惜地戴它了,只能從「文化附加值」的角度,提升錶本身的「價值」。無奈,有一天它的時針不對,我才心裡暗罵一聲:他媽的!還真的被坑了!
…詳全文(共2226字)

同舟共濟:赴同濟大學短期交流學習定期心得分享(02)

一、學習從當地各種網站購物,在「京東商域」上選購書籍及影音光碟,分別是:《中國,少了一味藥》(慕容雪村,2010,中國和平出版社。此為作者親身經歷,喬裝混入「傳銷」集團中的故事,並且揭發「傳銷」是如何「格式化人腦」,並指出中國人缺少一味藥「常識」。)《中國音樂論辯》(梁茂春主編,2007,百花洲出版社。此書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各種關於思維、批評的理論書籍,對我的學位論文有一定幫助。)《崢嶸之光系列合唱音樂會》(五片DVD,均是合唱指揮名家的音樂會影像。)
…詳全文(共1265字)

好東西,還能再跑五十年!

很早的時候,就聽聞過「上海牌手錶」,大概是與「海鷗牌相機」等產物一樣,屬於「神祕的陸產印象」。不過這幾年來,「上海牌手錶」紅了,或許是搭著懷舊風潮,也可能是想找回輝煌時期的上海、乃至全中國的記憶,這一塊塊樸素無奇、低調革命的手錶,又從沉睡中喚醒。
…詳全文(共2705字)

同舟共濟:赴同濟大學短期交流學習定期心得分享(01)

依規定,赴大陸地區交流期間,約每十日要寫「定期心得分享」,除了讓母校知道我們在這兒幹了些啥以外,也是為了返校報告準備。既然要寫,我就順便定期發表在網誌上,既方便也有用些。
一、甫至同濟大學,由志願者王丹彤同學協助入住宿舍,隔日並向王宇丹老師、沈衛青老師報到及瞭解選課事宜。同濟研究生的選課模式與本科或臺灣習慣不同,由院主導,若進電腦選課則限制重重,且不能跨專業;後經由院之許可,不進系統選課,改採人工登記,得跨專業選課,唯成績單由院印發。
…詳全文(共1169字)

[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19]到國家圖書館與中關村轉一番

身為一名研究生,出入「國家圖書館」是相當正常的行程,尤其許多學位論文、罕用書籍,都得親自登門才能取得。不過,如果只將目光放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對面的「國家圖書館」,或許有些不足,因為許多大陸書籍還是得追溯源頭,到北京才能一睹其書真面目,這也是身為中國人的好處:我們有兩個「國家圖書館」。
…詳全文(共2446字)

[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18]忘了是哪一天在北京吃早餐遇到的笑話

這次到大陸旅遊,時間長、幅員廣,徹底瞭解了「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冑、東亞稱雄」是什麼概念。也因為跑遍大江南北,見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我與同學在北京的後幾天過得其實很自在,因為北京的步調較香港、臺北、上海來得緩慢,又物價便宜,隨時隨地可以找到很便宜又可口的餐點。忘了具體哪一天,照例與同學去旅館旁一處小商檔吃早餐時,見旁邊來了兩位看似做大生意的中年男子,可能是剛點完餐吧,趁著空檔還聊等會兒要去哪哪哪談啥事,或啥啥啥天要飛到某某某城市。本來我還心想,這麼有派頭的倆人,竟也會到這種小檔吃早飯,要嘛是他們其實外表很華麗、內在很樸實,要不然就是北京的小檔早餐太吸引人了。
…詳全文(共558字)

[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17]雨中淘寶去

每次去北京,最愛到的地方就是「潘家園舊貨市場」,除了有許多量販、批發、規格化的像古物產品以外,也有許多真材實料的舊書資料,可以挑選。本來很擔心此次安排的旅程,沒辦法趕上潘家園的大市,但後來一查資料,原來大市時間有所增加,只要我們能早一點出門,應該是有得逛。
…詳全文(共285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