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音樂週報》,2019 年 11 月 20 日。刊登版略有刪節,此為原版全文。本文配圖來自網路檢索。)
//
近日見孫元昌教授鴻文〈最新發現我國最早二胡教材?〉,探討現今大陸部分學位論文出現「中國最早二胡教本係董榕森《南胡教本》」之謬論,並藉考證董氏生平駁斥如今學界「關公戰秦瓊」的現象,不經讓我想到當今某網紅的名言:「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
…詳全文(共2414字)
(本文刊登於《音樂週報》,2019 年 11 月 20 日。刊登版略有刪節,此為原版全文。本文配圖來自網路檢索。)
//
近日見孫元昌教授鴻文〈最新發現我國最早二胡教材?〉,探討現今大陸部分學位論文出現「中國最早二胡教本係董榕森《南胡教本》」之謬論,並藉考證董氏生平駁斥如今學界「關公戰秦瓊」的現象,不經讓我想到當今某網紅的名言:「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
…詳全文(共2414字)
註一:本文刊登於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2010中國音樂年鑑》,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17年。
註二:由於本文係為《2010中國音樂年鑑》供稿,故涉及臺灣地區公務機構名稱處,使用大陸規範詞彙,而非原名,特此說明。
…詳全文(共27330字)
中華民國104年11月7日,我搭火車到彰化田中教課,進到教室後,看了一封電郵,心情著實不好。嘻嘻哈哈與學生交談之餘,還要隱藏憤怒、失望、噁心及悲痛的感受,想著如何不要讓這些負能量溢到單純天真的國中教室中。正巧,交付給學生的課堂作文,題目是「難忘的一天」,而這一天卻也令我難忘。
…詳全文(共1863字)
【一】
我就讀國中三年級時,某天假日在家翻閱報紙,見到文化欄目有半版篇幅報導,稱臺北愛樂合唱團演出〈黃河大合唱〉,作為建團四十週年節目。我隨口問了父親:「〈黃河大合唱〉是什麼?好聽嗎?」我父親雲淡風輕地,隨口一說:「嗯……還不錯吧!」
…詳全文(共7003字)
怪事年年有,今年何其多!可能是忘了安太歲,總覺得這一學期過得非常不順利,遇到的鳥人鳥事,足以散播禽流感了。想著好久未發新文的網誌,其實近來有不少主題想吐槽抱怨,無奈時間有限、工作太多,又要忙著與鳥人鳥事對抗,無暇起鍵,只因今日感受格外強烈,心中怨怒忿恨難消,加上手邊工作了結一個階段,便登入網誌後臺,雜筆數言,回顧近日在研究所中,見到那些鳥人鳥事所帶來的啟示。
…詳全文(共6059字)
一、赴江西省修水縣,拜見堂姑婆查一清、堂姑查安安及查萍萍、堂叔查吉啟及堂嬸等,共同至山口鎮來蘇鎮祖籍地,祭拜新修的叔公(查季明)墳碑,還有曾祖父連理之墓、及由我設計的「親人僑葬臺灣紀念碑」(含碑記)等。此次新修墓碑相當令長輩滿意,另「紀念碑」亦完成我祖父「落葉歸根」的意願,確實聯繫起斷失已久的家族情感。並在修水縣與宗譜譜局的人會餐,談論家譜修訂事宜,氣氛甚歡。此次探親由二位堂姑及堂姑丈全程招待,十分感激。返程並經南昌市,搭乘「吉祥航空」班機回滬。
…詳全文(共1332字)
我在微博上發出一個願望:「既然《黃河大合唱》的交響版總譜校勘出來了,雙鋼琴伴奏譜也修訂了好幾次,那麼我還是決定,希望繼續發揮死乞白賴的決心,能在明年三月前讓《黃河》原貌(至少是雙鋼琴伴奏版)重現世人眼前!希望有興趣者能頂力襄助!」當然這種舉動引發一個問題,我幹嘛那麼熱愛《黃河》?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黃河大合唱》讓我重新對音樂有興趣,且真真正正地鑽入研究,也讓我覺得自己能做些對整個文化發展歷程有意義的事。
…詳全文(共1741字)
身為一名研究生,出入「國家圖書館」是相當正常的行程,尤其許多學位論文、罕用書籍,都得親自登門才能取得。不過,如果只將目光放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對面的「國家圖書館」,或許有些不足,因為許多大陸書籍還是得追溯源頭,到北京才能一睹其書真面目,這也是身為中國人的好處:我們有兩個「國家圖書館」。
…詳全文(共2446字)
《不用讀完一本書》
作者:[法]Pierre Bayard
譯者:郭寶蓮
ISBN:9789866472190
…詳全文(共1458字)
上回談了「學術抄襲」。一位學長曾言,「抄襲」是學術研究的「七宗罪之一」,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要說「七宗罪最嚴重的那一宗」、世界上最不要臉的,恐怕還不是「學術抄襲」,而是「學術委托」。
差的學術,不代表一些「學術流盲」所做的「非學術」,而只是程度差了些而已。就如筆者一樣,還在唸書,又唸得不怎麼透,寫出來的東西二百五,能批評得東西挺多,這也只是「差」,但好歹是自己「擠」出來的。至於「非學術」呢?大致有幾種人,有抄襲的、搶奪的、委托的。
…詳全文(共12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