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的內心小宇宙

【思考題】如何看待搖滾樂的反叛精神?(朱大可主編《文化批評》第419頁。)
其實我本不愛聽搖滾樂,直觀印象覺得它「吵」,但當我偶然走進同濟「星空演藝社」專場表演中,連續聽著不同風格的搖滾,並思考著期末作業,才恍然大悟!誰說「當代音樂」是票房毒藥啊?雖然九月份參加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週」聽到很多算計、設定出來的當代作品,很折摩自己的神經,又這些作品還需經國家文化部門或學院保護推廣才得以演出,但那些機率、偶然、無調性及音列只是「當代音樂」的冰山一角,而同屬「當代」的搖滾樂,則代表著樂風光譜的另一種極端,不斷地自我繁衍、且被更多的激情青年欣賞。
…詳全文(共2318字)

一剎那的語言(修改稿)

【思考題】有人建議將中國龍音譯為Long來代替帶有「惡龍」等不良含意的Dragon,以消除西方國家可能產生的文化誤讀,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朱大可主編《文化批評》第142頁。)
即便是象形漢字發達的中國,表達事物仍離不開語言、聲音的描繪。學習文字學、訓詁學時,最常舉例「芋」字,《說文解字》釋曰:「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我們可以想像,古人看到一個不知何物的生物,因為形狀「駭人」,發出一「亏」聲音,這一剎那的印象,成為所指這項生物的發音,近而產生文字用以表達。時至今日,閩南語的「ōo」、「ōo-á」仍保留其中趣味。
…詳全文(共30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