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油門到上海:謝亞雙子演繹朱踐耳&上海京劇院《杜鵑山》觀後小記

明明是高鐵時代了,我卻選擇一個人開著車,從九江出發,歷經八個多小時,好幾處服務區,抵達了上海魔都,只為看兩場演出。說實在,搭乘高鐵雖然輕鬆,但窗外景色匆匆掠過,而且可能還有熊孩子及手機外放打擾。開著車,欣賞沿途景色,像拆盲盒一樣造訪各地服務區,也別有一番滋味。
…詳全文(共3458字)

談「人民音樂家」

※為何要談「人民音樂家」?
我是從校勘《黃河大合唱》的版本過程中,踏入中國近現代音樂學術領域的,由此擴及的冼星海相關問題研究,免不了看到海量的、用作形容冼星海的一個詞彙──「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不是唯一一位人民音樂家,而這五字頭銜直至今日也時常出現,但恕我讀書不力,翻來覆去總是找不到一個可靠文獻,確切說明究竟「人民音樂家」代表什麼意思。又關於「人民音樂家」,此一稱謂在何種情況下得以成立、或被確認?這一詞彙究竟有無專屬所指?在現時又是如何被使用?諸多謎團,開啟我的好奇心。於是,便想隨筆雜文,試著碰觸、分析這個眾人習以為常卻難以準確定義的言語吧。
…詳全文(共5051字)

〈用繁體字和五線譜才是硬道理〉商榷

(本文刊登於《眾新聞》網站「眾說 – 讀者來論」欄目,2017年10月5日。)
近日,一位香港友人傳來「眾新聞」網站「眾說」欄目中,於「十一」刊發的奇文〈用繁體字和五線譜才是硬道理〉,該文由北濤所撰。經閱讀後發現,〈用〉文邏輯鬆散,缺乏考證,卻高談音樂記譜法的優劣高下,藉以抨擊中共簡化字政策,且將繁、簡字與線、簡譜作類比,認為唯有使用繁體字、五線譜,才能彰顯文化優越;倘若使用簡體字、數字簡譜,則是「文化水平簡單」。
…詳全文(共2985字)

答「知乎」問:「如何評價2017臺北世大運開幕式?」

原問答頁面: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152846/answer/217374434
看了幾個回答,都是在講突發事件的評論,或為酸而酸的酸言酸語,少見真正評價2017臺北世大運開幕式節目本身。能不能就節目而論節目,好好分析一下呢?(拙見以收看全程轉播為依據。但估計很多人根本沒全程看轉播,只是拿幾則新聞報導出來說嘴吧。)
…詳全文(共4932字)

談新興宗教問題

2017年5月13日,法輪功於美國紐約舉辦「世界法輪大法日」遊行,慶祝法輪功「傳法」二十五週年。是次活動,有數名法輪功學員,身著臺灣阿里山鄒族傳統服飾,手持「法輪大法在臺灣阿里山」字樣布條,表達世界各族人民「修煉」法輪功的景況。孰料,阿里山鄒族群眾得知消息後,引發強烈不滿情緒,向臺灣法輪大法學會表達抗議,認為法輪功侵犯鄒族「傳統智慧創作權」。5月22日,臺灣法輪大法學會派遣代表至阿里山鄉公所發表聲明及致歉,承認舉動造成冒犯,但據臺灣原住民電視臺報導,鄒族人士多認為所謂「道歉」缺乏誠意,可由於尚欠法源依據,「只能」選擇諒解。
…詳全文(共3146字)

紅色交響里程碑──談丁善德《長征》交響曲

(本文刊登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地圖》雜誌, 2016 年第 4 期,欲瀏覽電子雜誌請按此處。)
【「能聽得懂,感到有趣」】
2014年9月26至27日,香港管弦樂團演出「國慶音樂會」,以鋼琴協奏曲《黃河》及數首中國藝術歌曲為主要內容,引發香港樂評人朱振威在其網誌上批評:「回顧近年國慶音樂會曲目,其實看不出有甚麼焦點或心思,要麼西方經典(德伏扎克出奇地頻頻出現)搭上一兩首『西方認識的』中國作曲家作品,要麼就是一堆中國小品或搭上《黃河》或《梁祝》。我不禁想學蘇絲黃(按:香港著名電視主持人)說一句:『你夠膽演丁善德《長征》,我就夠膽入場!』」
…詳全文(共6272字)

紀念「長征」勝利,聽什麼音樂?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微信公眾號 2016 年 10 月 1 日推送內容。)
【來自「春晚」的宣告】
歲次丙申前夕,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裡,武術節目「天地人和」結束之後(約是節目進行到2小時37分鐘左右),朱軍偕周濤,以嚴肅正經口吻宣告:「親愛的朋友們,2016年,我們將迎來兩個非常重要的紀念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詳全文(共5860字)

當「不投票」被貼上了標籤

前幾日,深夜回家,在雨水沖洗及路燈照明下,驚覺平時步行回家的路面,沿途都已換上新的柏油,這才意識到,大選真的近了。
我其實已經很不喜歡公開講政治,因為講不清、講不透,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講,而不是吵、不是鬧、不是謅呢?這幾年,我見過號稱講民主的組織做事不民主,曾經前去立法院反黑箱的人、原來行事風格就是個大黑箱,中國人嘛,古老的文化基因還是存在的:嘴上說一套、身體做一套,在這樣的語境下,我盡量低調些,聽聽音樂、賺賺稿費,過得自在些。
…詳全文(共15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