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民音樂家」

※為何要談「人民音樂家」?   我是從校勘《黃河大合唱》的版本過程中,踏入中國近現代音樂學術領域的,由此擴及的冼星海相關問題研究,免不了看到海量的、用作形容冼星海的一個詞彙──「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不是唯一一位人民音樂家,而這五字頭銜直至今日也時常出現,但恕我讀書不力,翻來覆去總是找不到一個可靠文獻,確切說明究竟「人民...

從〈茉莉花〉雜談中國民歌西傳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雜誌總第二期,2016年7月。) ※外交失敗,民歌卻西傳   若問哪首中國民歌較能「代表中國」?或哪首中國民歌在華人範圍乃至於全世界最為流行?雖暫無人對此二題作過科學統計(實則命題並不精準,無法確實計量),但若說答案是〈茉莉花〉,應未有太多異議。日常所見,我國無論稚童或白叟,哼上幾句〈茉莉...

我為何反感劉雪楓在《羅輯思維》中的言論?

  2016年7月8日,著名網絡視頻節目《羅輯思維》第177期,由北京樂評人劉雪楓代班主講,以「用音樂點亮生活」為題闡述「聆聽古典音樂之優點」。孰料,其中不少言語涉及性別歧視,且後續內容缺乏見解,空洞無力,大多圍繞在主觀的「感覺」層次打轉。 ...詳全文(共4051字)

2016春季:名古屋、京都觀演小記

今年四月春假,算上不上課的日期,以及學生期中考週,我竟然有十九天的空閒。呃,其實以我現在雜事那麼多的情況,加上還背負著博士論文(原來我還記得這件事),講「空閒」是有點過份的……但是,我也確實很「過份」地在廉航促銷的衝動之下,安排了一場五天四夜的日本名古屋、京都之行。行程中,於名古屋及京都,看了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各一,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