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02]臺中人自己都不熟悉的臺中航空站

談大陸的旅程之前,先來說說臺灣的建設。
臺灣人有一個很有趣的心理,那就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甚至我把這種心理放大成為想要搞「獨立」的原因之一。例如臺北有故宮、那麼南部就要蓋座分院;臺北有戲劇院、臺中就要蓋座大都會歌劇院(雖然臺中實際看歌劇的人口並不很多);臺北、高雄有捷運,那麼臺中、臺南也想搞捷運(即使公車運量不怎麼樣);又桃園、高雄有國際機場,那麼最好機場要遍地開花,每個縣市都要有座機場。那麼當別人是個國家,搞出憲法、首都、國旗、國歌,有些激進的人就會認為「臺灣也要這樣」!
…詳全文(共1286字)

一切都是為了那面「旗」!

很難得在暑假中的早晨自動起床,卻在電視上看到一則頗耐人尋味的新聞。大意是有大陸遊客到墾丁觀光,拍團體合影時拿出一桿「五星紅旗」輝舞,被臺灣民眾批評為「不尊重」。當然了,有些特定政治色彩的傳媒是大肆報導,要讓臺灣人民看看,所謂「兩岸關係正常化」之後的臺灣,是多麼受到囂張大陸人的「欺負」!以下是另外一家傳媒的文字報導:
…詳全文(共1023字)

逢甲美食地圖(2010年夏季版)

 
【計畫說明】
  近年來,大學教育逐漸與社區發展相結合,為使學生將平日所學之語文能力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同時透過社區服務,提早瞭解產業動態,提高就業競爭能力,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透過「新聞寫作」實用課程,讓學生實地採訪夜市店家,一能學以致用,一則協助店家完成企畫與宣傳工作。無論對學生或商家,均屬難得之機會。
…詳全文(共477字)

回來了

十天半的旅遊,行程相當緊湊且充實;神州地大物博,到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兩小時的車程,廣珠高速公路不知走了幾回,也不知貢獻了多少過路費。
以前旅遊很少大肆「血拼」,但這次為了一些特定原因,採購了一些物品,也見證了廣東是「世界工廠」的盛大景像,以及大陸商品的流通快速。
…詳全文(共568字)

老都、皇都、首都

北京,一座生長在歷史中的城市,一處浸泡在政治中的環境,步調緩慢的她,沒有臺北的一窩蜂、香港的聒噪、上海的五光十色,但隨處見著典故,隨手能抓起一把菁華。初到北京,很難不去看一看那座精神堡壘──天安門廣場;在大陸的人們,時常有個感受,就如同西藏人前往拉薩、回教徒抵達麥加一般,總得到首都北京、天安門城樓下,「朝聖」一番。但不可否認的,即便我沒生長在那樣的紅色環境中,見著長安大街,望著城樓上的大紅燈籠,心裡的感動是久久不能平緩的。
…詳全文(共2702字)

司馬臺的桃樹

  僥倖地獲得學校恩准的春假,一個人偷溜到仰慕許久的神州大陸。在北京,春天的氣息卻有著寶島冬季的溫度。首度前來,卻不覺陌生,北方大娘的親切問候,二爺的吆喝叫賣,濃郁的豆漿米粥,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
  晃了幾天,決心前往長城一走。以往在歷史課本、地理教材上總是讚頌長城的偉大、壯觀,怎麼說也得親赴一趟,實際體驗。經過多年的修復、整建,好幾段長城已經不是原貌,而是平坦、好走的「複刻版」建物;心想,難得才來一趟北京,怎能只是看一眼商業旅遊景點了事?下了決定,前往最北、最偏遠、最沒人去的──「司馬臺長城」。
…詳全文(共212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