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四日錄音小記

音樂史研究,必然離不了音樂作品本體,不僅僅是文字與樂譜的閱讀,倘若沒利用聽覺感官聆賞,勢必無法體察其中妙趣。七月,我草擬了〈雕琢「劍聲」的歷程──陳田鶴抗戰歌曲、軍樂及室內樂作品選粹錄音計畫〉,希望能夠集結一些資源,將陳田鶴尚未流傳或發表的作品,以最節約成本、取得略好效果的方式,留存音響資料,至少能作為樂譜文獻的對照之用。況且,陳田鶴身為黃自四大弟子之一,在上海音樂院、福建音專都任職過,可謂現今臺灣音樂界甚至全中國音樂界大老們的前輩(臺灣的音樂教育人才,大多自上音、福建音專二校引入,尤以後者為多),同時也是中國音樂教育體系的領軍人物,明年就是他的逝世六十週年紀念,若能趁此機會留下些什麼,想必也是功德一件。
…詳全文(共2811字)

四言歌詞可以怎麼玩?

※按:本文內嵌Youtube影片,若您位於網路管制地區,請翻牆以求最佳閱讀效果。
我的人生真是永不停息地「不務正業」!除了最近關注學生自治議題以外,其實還有兼課要準備、助理工作得完成、作業初步批改,更重要的是我該做但卻擱置的研究及學期報告也應該得活動活動。但可怎麼辦呢?有時輕重緩急、先來後到的區別越來越不明顯,反正事情都攤在那兒,抓一件做一件是一件,這或許就是博士班的生活吧!就算如此,仍會被一些人嘲諷說成「不事生產只會發表長篇大論」,「沒有耐性不明就理就煽動揣測」,唉,這也不全是我故意找碴,而是小題大作、長篇大論,正是我等苦命研究生的「天職」啊!
…詳全文(共54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