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重要的拼圖 ──談左貞觀《冼星海在蘇聯》

我在就讀初中時,聆聽到《黃河大合唱》與鋼琴協奏曲《黃河》的CD,才知道冼星海大名。而在探索《黃河》樂譜的過程中,則開啟了我的學術研究歷程,也重新拾起了對音樂的喜愛。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不免需要翻閱大量文獻材料,因此早就拜讀過左先生對於冼星海在蘇聯的相關事跡考證論述,對認識冼氏生平有很大助益。
…詳全文(共1692字)

胡言笑語的時光

忽然想到,與胡淑賢老師離別已有十年多了。記得那時準備前往上海同濟大學交流,曾找過幾次老師,並且在我離臺前通了電話,談話中有日常寒喧問候、生活趣談,也有來自老師的囑咐叮嚀。看似平凡的交流,竟成為最後一次聆聽「胡言笑語」的記憶。
…詳全文(共2053字)

紀念「長征」勝利,聽什麼音樂?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微信公眾號 2016 年 10 月 1 日推送內容。)
【來自「春晚」的宣告】
歲次丙申前夕,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裡,武術節目「天地人和」結束之後(約是節目進行到2小時37分鐘左右),朱軍偕周濤,以嚴肅正經口吻宣告:「親愛的朋友們,2016年,我們將迎來兩個非常重要的紀念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詳全文(共5860字)

已不能用「詭異」一詞可以形容──電影《星海》觀後感

↑電影《星海》海報。
【應酬之作】
電影《星海》,是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週年,所拍攝的電影。作曲家冼星海祖籍廣東番禺(現廣州市番禺區),一九0五年生於澳門,以這位作曲家的故事串聯澳門與紅色政權的關係,自然再合適不過。
…詳全文(共3307字)

電影《南京!南京!》觀後感

觀賞的同時,實在發不出任何話語,只是靜靜地盯著那晃動不堪的黑白畫面,看著演員及佈景呈現的真實歷史,卻發現時至今日的我們,頂多唱唱抗戰歌曲(事實上很多人不唱了)、喊喊抗戰口號(現在有人會喊?),實在難以體會當時的南京市民、中國人民,或全世界被軸心國侵略的東南亞諸國、猶太人們、已亡國的法國人們,是多麼悽慘、多麼苦痛。
…詳全文(共10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