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04]初訪福建:從廈門搭動車到福州

過了廈門東渡碼頭的安檢關與海關,領取行李,可就正式踏上大陸地區的領土了。
剛到廈門,有些陌生、但又感到熟悉,畢竟口音、風俗,都是閩南文化,但畢竟是頭一回來到此地,很多細節並不瞭解。包括購買手機號碼並不實在(實際能打的費用不如面值,跟在珠海的經驗一樣不是很好)、以及打了一輛頗貴的黑車(從碼頭到火車站要人民幣50元,但現場又沒看到什麼出租車)。或許,越往南方,其商業買賣就沒那麼老實,這點在我去年經歷過嶺南風情之後,又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詳全文(共2310字)

[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03]「君在前哨」的小三通

在我很想去大陸又沒法去大陸時,最想去的地方,那就是「福建省金門縣」,原因很簡單,因為那塊小島離大陸最近。這塊小島,是所謂「中華民國」轄下「福建省」較大的領土,「省政府」也設在當地,但金門、馬祖地區雖然肩負著「中華民國第二個省」的神聖使命,卻經歷過世界上最長的戒嚴命令,以及長年的戰備管制,導致發展緩慢、建設落後,至今只能靠觀光、釀酒維持發展。
…詳全文(共2110字)

[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02]臺中人自己都不熟悉的臺中航空站

談大陸的旅程之前,先來說說臺灣的建設。
臺灣人有一個很有趣的心理,那就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甚至我把這種心理放大成為想要搞「獨立」的原因之一。例如臺北有故宮、那麼南部就要蓋座分院;臺北有戲劇院、臺中就要蓋座大都會歌劇院(雖然臺中實際看歌劇的人口並不很多);臺北、高雄有捷運,那麼臺中、臺南也想搞捷運(即使公車運量不怎麼樣);又桃園、高雄有國際機場,那麼最好機場要遍地開花,每個縣市都要有座機場。那麼當別人是個國家,搞出憲法、首都、國旗、國歌,有些激進的人就會認為「臺灣也要這樣」!
…詳全文(共128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