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澳門日報》2019年10月17日第C12演藝版。)
演出節目:《紅旗飄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八一音樂會
演出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演出人員:張海峰(指揮)、張妮(獨唱)、師鵬(獨唱)、陳蘇威(獨唱)、雷佳(獨唱)、楊屹(手風琴)、張天宇(手風琴)、潘露(手風琴)、田華(朗誦)、溫玉娟(朗誦)、吳俊全(朗誦)、楊帆(朗誦)等
…詳全文(共2976字)
標籤: 聲樂
喜劇包裝的人性浮世繪──第卅二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愛情靈藥》觀後感
(本文刊登於《澳門日報》2018年10月5日第E3演藝版。)
【節目資訊】
演出節目:《愛情靈藥》(L’elisir d’amore,又譯為《愛之甘醇》)
演出單位:澳門樂團、西西里島抒情合唱團(Coro Lirico Siciliano)
…詳全文(共2289字)
《絲路星海》音樂會(長沙場)觀後感
(本文刊登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四海聲評」欄目,2018年10月4日。)
【節目資訊】
演出節目:《絲路星海》冼星海音樂作品巡演
演出單位:哈薩克斯坦國家愛樂樂團(The Kazakh State Philharmonic named after Zhambyl)
…詳全文(共3134字)
NTSO二場普契尼歌劇音樂會觀後小記
NTSO在經過平淡無奇、沒有太多亮點的四、五月後,一口氣在六月推出四檔重磅節目:普契尼《波希米亞人》《托斯卡》的歌劇音樂會,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以及布魯克納第六號交響曲。而NTSO為了兩齣歌劇音樂會,甚至在年初成立了NTSO合唱團,就算高雄春天藝術節在同個檔期推初全製作版的《波希米亞人》,都很難撼動我對NTSO這個音樂會版製作的好奇心。
…詳全文(共1947字)
臺北歌劇劇場《馬克白》觀後感
(本文刊登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四海聲評」欄目,2018年1月29日。)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馬克白》
演出單位:臺北歌劇劇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北歌劇合唱團
…詳全文(共3131字)
NTSO《百變大師——理查‧史特勞斯面面觀》觀後小記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百變大師》理查‧史特勞斯面面觀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演出人員:Andrew Litton(指揮)、林玲慧(女高音)
…詳全文(共1376字)
NTSO《浦契尼瑪儂雷斯考》觀後小記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愛與麵包的人生習題——浦契尼瑪儂雷斯考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北愛樂合唱團、臺中室內合唱團
演出人員:Francesco Corti(指揮)、林玲慧(飾Manon Lescaut)、崔勝震(飾Chevalier des Grieux)、巫白玉璽(飾Lescaut)、謝銘謀(飾Geronte di Ravoir, Comandante)、孔孝誠(飾Edmondo)、翁若珮(飾歌手)、張殷齊(飾Maestro di ballo, Lampionaio)、古育仲(合唱指導)、吳家馨(合唱指導)、王佩瑤(聲樂指導)
…詳全文(共1560字)
中國之冬,如何化作音符?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雜誌總第四期,2017 年 1 月。)
↑《馬路天使》劇照。
節氣時令,是人們記錄生活痕跡的標籤,伴隨氣候變化,心情當有不同狀態。「四季」,正是古今中外文藝創作者,甚常迸發的靈感來源。《文心雕龍•物色》便有言:「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鬱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沈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
…詳全文(共6159字)
殞落的紅旗功勳樂聲——談瓦列里‧哈利洛夫中將及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
(本文刊登於《財新週刊》雜誌, 2017 年第 1 期,總第 736 期。)
2016年12月25日,隸屬於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第223次飛行支隊,一架飛行器註冊編號為RA-85572、預計自索契前往敘利亞的Tu-154-B2三引擎噴射機,清晨5點40分起飛,兩分鐘後雷達訊號消失,又過五分鐘,確認墜毀索契附近海域,機上8名機組人員、84名乘客,共92員,全數罹難。乘客中有醫師、政府首長,還有64名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合唱團員,並有該團藝術總監瓦列里‧哈利洛夫中將,享壽64歲。
…詳全文(共2336字)
從黑暗走向光明──臺中歌劇院《迷宮魔獸》觀後感
(本文刊登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四海聲評」欄目,2016年11月2日。)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社區歌劇《迷宮魔獸》(The Monster in the Maze)
製作單位:臺中國家歌劇院
…詳全文(共247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