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資訊】
演出節目:杭州愛樂樂團2021國內巡演.南昌站
演出單位:杭州愛樂樂團
演出人員:楊洋(指揮)、王雅倫(鋼琴)
…詳全文(共1905字)
標籤: 藝術
清明武漢自駕遊:川交、武漢愛樂《致敬!英雄的城市》觀後小記
這個學期,我的生活有了點變化。
在九江學院工作的兩年來,由於實在忍受不了山坡路帶來的耗時及疲憊感,加上夏日烈陽與冬日寒雨的侵擾,終於下定決心在新學期開啟後沒多久奔赴九江市車管所考試,換取了大陸駕照,並且在取得駕照後一週,就買了一輛五菱凱捷MPV神車。
…詳全文(共1879字)
2020年12月的音樂生活小記
2020年不平靜,匆匆就過。上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學校教學無法正常進行,原本想組建學院合唱團的計畫也被迫延期,人生第一次教「文學概論」課竟然是在網上(課程影片:Youtube頻道/Bilibili頻道)。暑假,與內人去了趟青島、濟南、天津轉了一圈,真正意義的放假。到了下半年(新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與生活慢慢漸入正軌了,好像恢復正常,但世界上天天有著奇怪的事發生。
…詳全文(共3685字)
立足、超越、引領── 談朱踐耳音樂與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本文刊登於《難得愛樂》微信公眾號2019年8月14日推送內容。)
//
著名作曲家朱踐耳先生,已於二0一七年八月十五日仙逝,享耆壽九十有五載。其精彩一生,近八成歲月用於發展音樂創作事業,尤其探索中國交響樂可行道路,成果豐碩、功德無量。
…詳全文(共3262字)
2018年觀賞之表演藝術節目概況
今年終於拿到博士學位,並經歷了幾次不同風格的求職行程,也在年末找到一份新工作。在這匆忙的2018年,我看了41場演出(39檔節目),其中CPE鋼琴重奏團的《藝起愛樂》推廣音樂會,以及香港管弦樂團《梁祝與長征》,此二場節目因重複觀看,所以才出現觀演次數與觀演節目數有落差。依例,作個年度回顧吧,這41場演出(39檔節目)列如下(有超連結者表示附觀後感或評論):
…詳全文(共3658字)
2018年5月底:四場有意思的演出觀後小記
2018年5月底,在一週之內,看了四場有意思的音樂演出,雖累,但各有不同收穫。按例,隨便寫寫,留點小記。
—
#1
…詳全文(共3083字)
談「人民音樂家」
※為何要談「人民音樂家」?
我是從校勘《黃河大合唱》的版本過程中,踏入中國近現代音樂學術領域的,由此擴及的冼星海相關問題研究,免不了看到海量的、用作形容冼星海的一個詞彙──「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不是唯一一位人民音樂家,而這五字頭銜直至今日也時常出現,但恕我讀書不力,翻來覆去總是找不到一個可靠文獻,確切說明究竟「人民音樂家」代表什麼意思。又關於「人民音樂家」,此一稱謂在何種情況下得以成立、或被確認?這一詞彙究竟有無專屬所指?在現時又是如何被使用?諸多謎團,開啟我的好奇心。於是,便想隨筆雜文,試著碰觸、分析這個眾人習以為常卻難以準確定義的言語吧。
…詳全文(共5051字)
2018年3月NTSO三場音樂會觀後小記
三月,看了NTSO三場音樂會,但因為前幾天在趕論文進度,沒立即寫下觀後小記,現在一併補齊吧。
—
#1
…詳全文(共2290字)
雜談所見劇場印象
(本文刊登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2018年3月「月旦舞臺:藝評筆陣」欄目,2018年3月29日。)
一座城市裡為何要有劇場?說得浪漫一些,是為人類的夢想與希望,打造一處彷彿可以實現的場域。
…詳全文(共5606字)
2017年觀賞之表演藝術節目概況
2017年,繼續教書、寫稿、看演出,錄了 Moocs 課程,協助辦了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女友來臺旅行,祖母仙逝,年底以學術之名到香港、廣州也浪了幾天。又,延畢了,仍在試圖從泥沼中爬出來。
算一算,2017年又看了不少演出,卻幸好沒有去年那麼瘋狂,只有 41 場而已。依例作個回顧吧, 41 場節目表列如下(有超連結者表示附觀後感或評論):
…詳全文(共269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