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不悔的愛情——聲情交響》
表演團體: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表演人員:Dorian Wilson(指揮)、陳麗明(長笛)
本文依據:公元2016年6月24日下午19時30分於臺中中興堂
【小記】
一、今天的票房並不好,是近幾次觀賞的國臺交場次中,氣氛最冷淡的。又在場中看到不少「名流」,貌似有許多觀眾不是前來聽音樂,而是來「交際」的。
二、Dorian Wilson 指揮比較中規中矩,但尺度拿捏還是挺好的,能控制樂團、為獨奏長笛讓道,使音量比例尚宜。下半場的發揮比較精彩,給的提示很細膩。但不知是不是他也發現出樂團今天並不在狀態上,謝幕時並沒有特意點名團內聲部接受觀眾致意。
三、弦樂還是挺好,今天有不少地方頗出彩。木管則是正常表現,很稱職。銅管嘛……我聽到好幾處都皺眉頭了,到底為什麼經常要破音呀?而且銅管缺乏聲音動態,把「強弱」與「大小聲」的觀念混為一談,像是簡單的電阻只有「ON \ OFF」二檔位、缺乏更精緻的表現,逢弱聲疲軟、遇強聲嘶啞,太倒胃口了。
四、《洄瀾》是挺有意思的本地作品,當代風格,在色彩的運用上還算不錯,至少不無聊。(但此曲究竟能不能呈現花東意象,就見仁見智了。)但曲介中提到作品引用郭子究《你來》一曲,我竟然沒有察覺……(又,此作是否也可列入我所提「旋律危機」的取樣參考呢?)
五、哈察都利安《長笛協奏曲》,獨奏由國臺交長笛首席陳麗明擔任。此曲原為小提琴協奏曲,後經人改編,明顯可聽出長笛聲部極力地模仿小提琴,太費勁了。陳麗明的演奏挺好,炫技華麗,但感覺樂團有點沒撐起來,乃至於作品缺一股「勁道」。我是到中場休息、見到學校助教且閒聊幾句時,才知道陳麗明是本校某教授的夫人。
六、柴可夫斯基《黎米尼的富蘭采絲卡》是下半場唯一曲目,此曲貌似有點《1812》的影子。整體表現挺規整的,就是銅管不給力,算得上「有氣勢」吧(開頭及結尾)。
七、今天的演奏速度偏快,比預計時間還提早了些。(中場休息略有延遲,但下半場節目卻準時結束。)在上半場的協奏曲及下半場結束後,獨奏及樂團均無返場加演曲目,且指揮也沒有很興奮的感覺,氣氛略冷淡,人走茶涼。
註一:中場休息時,見到臺中市長林佳龍先生,估計也是來捧場、交際的。很多民眾興奮地找他合影,林市長從善如流。可是呀!林市長號稱要把臺中打造成國際級、有文化的大都市,可也沒見他真正投入什麼文化政策(本市仍無市屬職業樂團,老胡至少還搞出雜牌拼裝的「市交」),且本場音樂會中場休息結束後、拍完照,就笑嘻嘻地離場了,多待半小時聽完全場、給國臺交的樂師們及指揮家多一點鼓勵都吝嗇。唉,臺中呀,精神生活太欠缺了!不是什麼東施效顰、拆東西改名字,就叫做執政。
註二:拜託國立臺體大、拜託中興堂,趕緊把場務的椅子換了吧!噪聲實在太、大、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