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了一味藥》
作者:慕容雪村(本名:郝群)
ISBN:9787513700665
出版社:中國和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
在同濟大學上的第一堂課,是這邊文藝學專業導師郭春林的「大眾文化研究」。這門課剛開始很自由,從「自我介紹」開始,檢視每個人過去一年的社會實踐、學習歷程,並從中討論有關議題。有位同學去了西藏,講到信仰與社會文化;有位同學轉了專業過來,於是探究「文化」能做些什麼(已經是哲學議題了)。不知為啥,我們討論到了「傳銷」。
關於這一議題,大伙兒還挺有興趣,我也時不時的插嘴討論。因為「傳銷」不但結合了信仰、教育,也十足是一項當代大眾文化的一項畸形產物;不是說它十惡不赦,而是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傳銷」的設計,都是有問題的。與之相關的,是「保險」、「連鎖銷售」等各類衍變商業生態鏈。討論到一半,老師推薦了慕容雪村所撰寫的《中國,少了一味藥》。
一九六0年,安徽鳳陽的武店公社有個醫生叫王善生,那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許多人患有浮腫、閉經和子宮下垂,公社幹部找王醫生來治療,他看了看,說治不了,因為「少了一味藥」。
那味藥就是糧食。
五十年後,有一種社會之病久治不癒,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藥,這味藥就是常識。(摘自本書第七頁)
短短幾句話,揭示了本書書名的由來,也道出中國社會早期及現今的悲哀。不論何時的「一味藥」,既簡單又平常,卻不可缺失,缺容易忽略。
必須先指出,雖然在臺灣的「直銷」、「保險」(「保險」業除了販售保單以外,還發展一種拉業務員下線的行為,在我看來與「傳銷」無異,都是以階級「金字塔」式拓展少數人利益的行為)等行業,經過很長時間的檢討調整後,相對於規範許多,不如本書中描寫大陸「傳銷」,壓根是詐騙,但其中運用的許多手法及「規則制度」,我看還是大同小異的。也因此,書中的許多觀點值得我們學習,包括在臺灣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我們並不否定規範、正當行業的存在,也不貶視該行業的從業人員(前提是合法),但不可忽略人們常容易一時迷惑,被美麗糖衣包裝的草芥(乃至毒藥)吸引。為了說明方便,我將「傳銷」、「直銷」、「保險」、「連鎖銷售」等一切制度類似的行為,統一稱之為「傳銷」,講的都是一種階級制、金字塔制的「商業模式」。
「傳銷」的概念,有點像是納粹或早期極權共產主義國家的宣傳畫,簡潔、清楚、動人,很容易將複雜的概念用符號形象植入人心。就國家政權而言,建立在人民希望有個「強大國家」的心理上,用各種口號、行動,來支持信念、建立精神;就商業模式而言,建立在百姓有個「發快財」的心態上,所使用的手段也是很雷同的。我曾經看過,某「傳銷」集團在逢甲大學裡拉下線,把一群人分了幾個小組(單線傳授),並且用極大音量「討論」些成功厲志的案例,不斷鼓吹著自己「終有一天能成功」。另外,目前很紅火的某些「大會」、「演講會」,也都是「傳銷」集團在建立下線的「精神戰力」。
重點來了,「傳銷」一類行為,首重從業人員的「精神戰力」。例如從業人員會透過一系列「講座」、「課程」、「測驗」、「活動」,以「證明自己很厲害」或「有成功的潛力」。但是商業行為除了人員素質以外,應該重視的是「產品」本身。我們很少看到蘋果公司需要給營售人員上一大堆厲志課程(頂多是產品訓練),也沒聽說宏達電的員工必須要建構「我很厲害、我很成功」的信念,原因無他,就是這些公司有貨真價實的「產品」,足以支撐其營運及獲利。「精神戰力」並非不可靠,而是「精神戰力」並不能取代「實際戰力」,話說國軍仰賴「精神戰力」多年,也沒見他們成功反攻大陸,反而早年美軍顧問團在參觀演習時,見到大多數設定都是「精神層面」時,才無奈問出:「請告訴我這支軍隊從甲地到移動到乙地的準確時間,而不要告訴我靠著『精神戰力』能成功。」
好吧,有些「傳銷」公司是有商品的,無論是保健食品、美容品、代餐或保險種種,比起「空運轉」的詐騙式「傳銷」好多了吧!是啊,產品是好的,或是獨特的、特效的,但為啥不把心思花在建立一個有效、準確且有品味的傳播系統上呢?而是要培養一群人們,對這一公司體系產生信仰,進而先消費了時間、再消費自己的人脈,把這些「好產品」「推廣分享」出去呢?原因無他,只是因為這些公司想發快財,於是掌握住大多數也想發快財人們的心理,研發出一種「金字塔制度」。
所有「傳銷」類行為均同,都是仰賴著「金字塔制度」而生的,這樣的「金字塔」可以分成五個以上的階層,有的體系分得多、顯得更為複雜、更為(偽)秩序,這樣的階級一被劃分,就給從業人員有無限的暇想與泡泡,美麗的泡泡老是顯現出「當我升上哪一級,就有什麼待遇」,事實上任何的「傳銷」體系,也都會灌輸最底層、最廣大的從業人員,你們是有機會晉升的,因為你們都是最優秀、最有可能成功的!但是既然叫做「金字塔」,它就不會是個方形、矩形,而是越來越縮小成為一尖點,是一項「菁英」式的殘酷選拔。就像電影《赤裸武器》一樣,一群少女被騙到島上,經過無數的訓練,應該都是高手吧!但最後經過殘酷的搏鬥,只剩下二人深得M夫人的喜愛;喜愛又怎樣呢?M夫人仍然無情地對這二女展開「深入」訓練,使他們成為冷血無情的殺手。
簡而言之,在「金字塔制度」下,「傳銷」體系的從業人員不但不會像宣傳所說的:「我一定會成功」,反而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成功」。就如《中國,少了一味藥》所揭示的,「傳銷」體系實際上是一種財產轉移,將多數人的財產轉到少數人手上,因此的確有些少數人「成功」了,但多數人是被忽悠了。想發快財的公司,作法是不會太端正的,所以找來一堆想發快財的人們,用著不太端正的作法「推銷」產品。
當然,《中國,少了一味藥》所描寫的,是江西、廣西一帶「詐騙性質」的「傳銷」,沒有商品、沒有買賣,只有純粹上下線的「老鼠會」。目前臺灣有許多「傳銷」體系漸漸看似規範,是因為注重商品本身了,雖然其中從業人員的心態不見得純正……但我覺得「傳銷」一類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人們心理價值觀已經扭曲了!要注意,「發快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兒,但是人們最亟欲得到的事。商品再好,公司等不及賺錢而求快,所以找來一堆「傳銷」人先承包走這些商品;這些人想求快,又找來下線包走一部分。這麼一轉二轉三轉,都圍繞在「發快財」上,那麼人類除了錢、發財、發快財以外,難道沒有別的追求嗎?
曾經在學校某間教室的電腦裡,看到某「傳銷」組織留下的厲志影片,大意是:某個畢業生,加入了該組織,在幾經奮鬥後,終於「成功」了,於是有了iPhone、能出國考察(影片刻意拍攝iPhone及護照機票等「符碼」),行頭打扮相當入時……。但是,我們真的能從現在開始,就想好「成功」究竟是什麼嗎?二十歲的「成功」、五十歲的「成功」,乃至八十歲所想的「成功」難道是同一件事嗎?就算是,又都只是「錢」而已嗎?難不成,我們還要繼續做一個「窮的只剩下錢」的人?
其實,我認識不少很正派、也不止是為發快財的「傳銷」體系從業人員,有些人是真心誠意、踏踏實實工作的,只是工作性質及體系恰屬此而已。不過,也遇見不少一進「傳銷」體系,就變了樣的人,每次看到有這種「好友」出現,我只能避而遠之,因為價值觀差太多,實在無法對話。雖說價值觀沒有對錯,但社會上總有個最大公約數吧,至少我不大相信目前的公約數被銅臭佔領,我還是相信人不能為了擁抱錢而放棄靈魂。
我們應該想想,人為什麼要工作?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而言,是因為亞當、夏娃吃了禁果,被上帝懲罰,於是男人要工作、女人要懷孕生產。這則故事除為生命的維持與延續找了個理由外,還警示著人們應當要踏實地做些事情,才能過上好的生活,乃至於回「伊甸園」裡。但人真那麼簡單嗎?能吃禁果,就一定有貪念;一有貪念,就不會踏實。人能不踏實、小團體能不踏實,倘若出現不踏實的團伙公司,就形成「傳銷」了。他們不斷地張揚「精神戰力」,缺乏核心內容;不斷地「分享推廣」,少了內斂沉穩;不斷地「井然有序」,缺乏了原本人性。要知道,靠什麼「話術」、「xx學」(《中國,少了一味藥》中描寫的「傳銷」,有五大學問,如交際學、演講學、經濟學等……也很像臺灣類似體系傳播的內容),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口才」不是「話術」,而「xx學」弄到的也只是皮毛,培養自己、投資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對的書」及「社會實踐」,而不是疊床架屋、架出一堆空中樓閣。
本來嘛,「買賣」那麼簡單的事,幹嘛要冠上個「分享推廣」呢?切記《荀子.正名》裡說的:「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