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宣佈「逐步認證」大陸學歷,並不排除開放大陸學生來臺。這時某亂黨又開始叫囂了!說什麼「會搶了臺灣人的工作」、「臺灣人準備失業了」、「大陸學生來臺也只是為了打工」……。這話,可又進一步地顯示眼界狹隘、目光短淺了。
首先,開放大陸學歷,臺灣人就得失業嗎?我們承認美國學歷,美國夠進步了吧!難道我們失業了嗎?沒有。民進黨謝某人是拿日本法學博士學歷,回來臺灣後有搶了誰的工作嗎?(反而最近競爭一個工作失敗,被拿哈佛學歷的人搶去了。)怎麼開放大陸學歷,我們的工作就會被搶走呢?
「學歷」本無貴賤,只是人的價值判斷賦予它過多的負擔。事實上,難道臺灣所有的大學都能比得過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嗎?不能嘛!當全世界所有大學攤開來比較,總是有不同國家的學校依名次排列,這時怎能否認人家的專業、程度?又,要是有大陸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民辦大學,我們又豈會輕易接受?(坦言之,臺灣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私立大學,本身就難以接受了;上回只不過有學校收了個七分、十八分的考生,就被全臺媒體公然批鬥。)
而一直說大陸學生只為了打工,又太不成熟了。我們系上很多大陸的碩博士交換學生,專心研讀學問都來不及了,哪能打工呢?(以人文學科來說,臺灣的師資、文獻、研究方法,還是很有本事的。)再從最基本的面向來看,「只顧打工」的豈又是大陸學生?再以我們系上為例,有多少人投入工讀職場?又有多少人工讀時數比學分數來得多?又有多少人是根本書不唸了,專心於「事業」上?
既然全臺多數大學生都有參與打工,怎能禁絕大陸學生打工?難道他們一打工,臺灣學生都不能工讀了?需不需要打工,本身就是經濟問題,有些人學費困難、餐費困難,或想累積些社會經驗,故投入職場,如果打工有罪,那就請教育部立法禁止全體學生打工吧。
現在大學過多,「大學生」本不稀奇,更不見得有「大學問」,甚至還能開成一個綜藝節目,持續降低學術水準。既然大學生已變成「量產品」,還不如引進海外優秀人才,拉抬一些水準吧!看看香港,有個人才引進計畫,讓各界的一流好手長住香港,刺激香港的政治、經濟、文化、產業,至少在交流切磋上,只有好處而無壞處。
至於學歷優劣,更不用太掛在心上吧!全世界那麼多大學,誰能一一認識?我們逢甲大學連續好幾年拿到「卓越教學」佳績,客觀上有「卓越」的基礎吧!但我在廣州番禺與博物館解說員介紹母校時,他卻露出不解的表情(甚至把丘逢甲是廣東人的事兒都跟她說了,她連丘逢甲是何許人也都不知道)。在北京司馬臺長城買學生票時,售票員看到我的學生證還以為是偽證,想說怎麼會有「這種名字的大學」?
不知哪天,才知道網路上那些關於學校優劣、學生優劣的「戰文」,全都是豪無意義的!當你拿著學生證跑遍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問過六十億人,才知道自己原來「出身悲微」。
但是,就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要追求交流、學習、進步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