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時空穿越──中央芭蕾舞團演出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觀後感

【演出資訊】
表演團體:中央芭蕾舞團。
演出節目: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
指  揮:劉炬。
樂  隊: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合  唱: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
表演人員:魯娜(飾瓊花)、佟錦昇(飾洪常青)、李潔(飾連長)、王曄(飾小娥)、王浩(飾小龐)、朱妍(飾戰友)、姜維(飾老四)、徐琰(飾黎族少女領舞)、李科(飾南霸天)。
本文依據:公元2013年4月6日下午7時30分於(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

【清華園、清華緣】

雖然,當年「中國舞劇團演出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景況,至今已經改成「中央芭蕾舞團演出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但請容許我仍然使用「革命現代舞劇」一詞,作為此劇劇種的名稱,因為《紅色娘子軍》無論從形式上、內容上、歷史上、文化意義上,都有其獨特奇妙的一面,其是非功過雖眾說不同,後世也挖出不少當年演員的內幕八卦,但是,當我們有機會再看看這齣由原創團演出的保留劇目,經過四十九年、四千餘場的洗煉,相信仍然是一次難得的體驗,是一次文化歷史的穿越。

  自從結束在同濟大學的交流生活後,已有一年餘未到大陸玩,那當中就是拼命的趕學位論文、教育實習,日子壓縮得精實,於是想著似乎得再安排一次充電,才不會枯燥乏味。然而上了博士班之後,發現課很少,於是可以湊上不少連假,便思索著要三月、四月、或五月狠狠來大陸玩上半個月!正好,在微博上看見有人轉帖中央芭蕾舞團的半年度演出預告,其中有四個場次演出經典劇碼《紅色娘子軍》,而前兩場在三月份的天橋劇場,是此劇首演地,意義甚大,可惜當時我要應試教師資格檢定考,無法考慮,只把目光投向後兩場於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的演出。

知道有這齣演出,於是把整個行程確定在四月初到四月中之間,盤算著一到北京沒多久,就能接受「主旋律洗禮」,也算頗特別的經驗。又經過層層搜索,找到新清華學堂的官方微博,問了賣票方式與演出細節,而他們也頗有耐心地一一解釋,還問要不要幫我預留票券,使我資訊獲得零時差。在這便利下,託了在北大讀研的同學幫忙買票,一切準備就緒。

北京清華大學東門
↑北京清華大學東門。

之後,新清華學堂主動聯繫我,說他們舉辦一個「感動新清華學堂觀眾評選活動」,將選我為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觀眾。頓時我受寵若驚,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新清華學堂,就有此等幸運,喜悅不形於色都很困難了!於是,獲得了兩張位於池座的 VIP 券,可以更近距離的觀看娘子軍連的風采。這項活動,新清華學堂也盛重地在微博上公告,倒是引來一些網路酸民的冷嘲熱諷,說我「找到組織」、「對上暗號」、「品味糟」云云……我想,用看過什麼劇就斷定一個人的意識形態和品味,是很拙劣的方式,我反應自己也看過某邪教的某晚會,難道我也是邪教信徒嗎?這些網路酸民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正是一步步成為他們所鄙視和反對的那樣低素質的人。且不管網路酸民們的無知,我是以十二萬分期待,這趟北京行與新清華學堂會面。

《紅色娘子軍》票券
↑《紅色娘子軍》票券。

就在演出那一日,出了一點小意外,原本要和我去看演出的北大同學,被困在青島回不來了,但票券在他手上,這可有些麻煩。幸賴劇場人員的寬心幫助,才化解了這個令我焦慮很久的危機,而我也趕緊聯絡一位曾在逢甲中文就讀雙聯學制的同學,一塊兒觀演,也免辜負劇場為我準備的好意。

【劇場不僅是硬體】

清華大學既為中國頂尖學校,資源當然豐富,新建的東門與幾幢大樓不可看出,財源應當是很充裕的,尤其新清華學堂擁有一座兩千餘人座的歌劇院,及一座音樂廳,富麗堂皇不說,光這配置就很令喜好文藝的人羨慕。這座歌劇院,大概比臺中中山堂大一些,但大陸是一間大學就蓋好了,聽說其它院校也有類似廳館,而臺中仍然就是公營的那座中山堂在死撐著,大都會歌劇院也折騰了十幾年,現在才有雛形。另清華大學還有「藝術教育中心」,負責規畫及運作這處相當完善的場館,更顯得校方對於人文藝術,尤其是推廣表演藝術的重視。

新清華學堂的劇場,設計還是滿有概念的,或許是因為該校有建築系,得以結合多方經驗技術而成。觀眾席以馬蹄形安排,高有四五層,既像傳統歐式的歌劇院,又裝潢顯得典雅現代。當然,既是以歌劇院形制設計,則有一座樂池,可以演出更多類型的節目,這些規劃投入的成本很高,但對於表演藝術發展而言,又是那麼不可缺少。

新清華學堂觀眾席
↑新清華學堂觀眾席。

新清華學堂穹頂
↑新清華學堂穹頂。

原來,今年是新清華學堂營運一週年,難怪一入華堂有那麼股新鮮氣息。據館方稱,這一年中安排了一百多場演出,而且都力邀國內外著名藝團登臺獻藝,這在劇場營運上是非常難得的!其實,大陸的劇場經營制度,一直都保持高度活力,相較於臺灣公家劇場只是單純的租賃,更有助益於文化藝術的發展。而三分之一時間的演出,對於劇場本身也是一項考驗,如此高密度的安排,更顯出新清華學堂在演藝實務技術方面的實力,已到達一定高度,這使得在精美硬體之外,還多了幾分內涵。

當然,劇場的內涵是很重要的,因為觀眾是來看戲,不是看劇場,好的劇場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看戲,但也要有相應的配套才能相得益彰。我認為,新清華學堂在這方面,表現出色。

開演前的舞臺
↑開演前的舞臺。

【不要武,有點文】

接下來進入正題,講講《紅色娘子軍》。這齣戲是文革時期,著名的八個樣板戲之一,與《白毛女》成為二部中國芭蕾經典之作。中央芭蕾舞團作為這齣戲的原創單位,半個世紀以來已將它作為保留劇目,經常上演,而且細心呵護,盡可能將原汁原味呈現出來。

在 2012 年初,中芭交響樂團錄製了《紅色娘子軍》全劇音樂,有不同格式的 CD ,甚至出了黑膠,於是我收藏了一套普通版 CD ,質感甚佳!比起以前從電影上翻錄的音樂,音場效果要好太多了,而且仍可顯現此劇獨有的氣派與風格。

而此次觀演,是我第一次現場親眼觀賞全劇,體驗格外新鮮!就藝術風格上,其實要稱「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因為經過時代的變遷、思想的轉移,多多少少會看出不同時代中的變化。整體上,我覺得現代版的《紅色娘子軍》,已脫離文革時「武」的感覺,一步步變「文」,這使得原本革命美學的設計,產生了些質變。

例如,音樂上取消了民族樂器編制,尤其是鑼鼓文武場的設計,所以在很多處印象中要有鑼鼓敲擊處的段落,就顯得有些斯文。而戲劇上也極力擺脫文革時的氛圍,在〈政治課〉一場時,那塊黑板上寫的字,已經從「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無產階級自己」,改為「組織紀律」四字,這說不上好或不好,但也是反映出作品與時代磨合的一些變化。

我也是到最近才知道,之前所熟悉的「吳清華」,已經被正名為「瓊花」了。當然,「吳清華」一名是文革時期刻意安排的更動,「瓊花」是此劇原始設計,不過本想著「清華到清華演出」這一有趣現象,如今成為或無人知的趣話,仍感覺有些意外,原來這些年來,變的東西還是挺多。

演員的形貌也是我關注的一個焦點。從之前中芭發布的劇照,到這次近距離觀看,發現幾位主要演員的形貌輪廓較深,或許是化妝時有刻意加強,使得面容更像歐式樣式,可能更貼近「芭蕾」的原始形式。相較於文革時期的電影,演員看起來略土,明顯是東亞面孔,但對於故事情節比較沒有剝離感,這也是一項風格的區別。

大致上,目前能見著的,是斯文的、氣質的、優雅的娘子軍們,他們少了分仇恨、多了分情感,少了些僵硬、多了分柔軟。跟五十年前劇組到過軍營、且只能排練上演一齣劇碼的舞者們,現代的舞者更顯得奔放飛揚。這些細節上的差異,各有千秋,但終究是為這齣戲添注更強大的生命力。

最後一場「向前進」
↑最後一場「向前進」。

【亮麗如新】

這次觀賞《紅色娘子軍》,最大的驚嘆就是舞臺美術的精緻,可用鮮豔奪目、亮麗如新形容!南霸天老巢、椰林,與娘子軍集合場形成強烈的對比,明暗呼應的符碼暗示強烈,而且色彩搭配舒服至極,活像是觀看實景一樣地清晰在前。就我的觀察,大陸在舞臺美術上的發展進步,是受益於早年政治文藝的作品編創,因為經常需要呈現各種情景,加上上級的要求不可違逆,於是有許多相當成功的創意技術。《紅色娘子軍》直接承襲半世紀以來的經驗,又使用現代化的科技使之昇華,於是能給觀眾帶來很好的視覺體驗。

若要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那就是娘子軍們的衣服太過新了。聽說江青以前在「抓」樣板戲時,會要求一些服裝作舊,以擬原態。而現在大陸拍攝的很多戰爭片,考證很詳細,就是士兵們穿的衣服都像是昨天才送洗過的。倒是有一場軍旗有刻意破損,表現戰場上的英姿,只是下一場的軍旗又是新的,不知是不是一個 BUG ?

雖然現代版的舞者面容比較深遂、有些歐化,但也不得不讚嘆娘子軍們真的很美!瓊花跟連長實在得體地發揮「革命美學」,那種認真、不屈、單純、直率,深深吸引了我。(據《樣板戲史記》一書寫道,竇文濤曾爆料自己是為了看「腿上三吋」,方愛看《紅色娘子軍》,我跟他不一樣!我喜歡娘子軍的認真,都說認真的女人美麗啊!)在謝幕時,幾位主要演員刻意以行軍禮的方式致意,這樣的安排保留了「謝幕仍是演出」的連貫,也很適當地表現人物腳色的性格與特徵。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瓊花出現了!)

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好美的瓊花,再拍一張!)

演員謝幕
↑指揮演員謝幕。

演員謝幕
↑全體演員謝幕。

【音樂可以更好】

我是先熟悉《紅色娘子軍》的音樂,才認識這部戲的,加上自己這幾年研究中國近現代音樂,所以對本劇音樂有些感想體會。整場聽下來,覺得新清華學堂唯一的小問題,就是音場還可以再多加調整,從樂池傳出來的聲音,殘響略低,音量稍小,而合唱透過 PA 擴音又缺乏中低頻,突出高頻,使得整體音場不是很自然,或許可以透過技術再加以整合。

而樂隊方面,由於是保留劇目,大致上風格沒什麼問題,就是缺乏了前文說的民族及打擊樂器,至今有點不適應。但或許是現場演出要考慮的變數很大,有幾處樂隊跟合唱搭配不是很好,像弦樂組有一處速度有些快,力量也可再提昇(或編制加大一些),合唱聲部也有點趕拍子,不像去年發行的 CD 或文革留下來的資料,那樣的整齊劃一,甚至有一處銅管(應是法國號)還有些吹岔,留下一點遺憾。

另有一和樂隊無關的事情,卻有些破壞音樂及戲劇的連慣,那就是各場演出前的報幕。在一場或兩場的開始前,會有男聲以專業嚴肅方式朗誦劇情大要,我覺得這是有些多餘的。從戲劇上而言,觀眾進場就是為了要看戲,如果都被「破哏」了,那還有什麼意思呢?其次,音樂及戲劇的進行應該要緊湊流暢,突然加進朗誦,會打破營造好的氣氛,有不少觀眾在朗誦時,拿出手機刷微博、傳微信,這就可看出一二了。我覺得,即便要告知場次及劇情大要,可在舞臺兩側以投影或字幕的方式,用字卡呈現,序曲時也可仿照電影片頭,打上很震憾的劇名題字,及主要演員姓名,如此才不會在聽覺上破壞全劇一致性。

當然,我常說,到現場觀演,本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我若要追求無瑕,那回家聽 CD 就好了!到現場是獲取一種獨特儀式的氛圍,看看演員、音樂、舞臺技術與觀眾多層次的交流互動,瞭解究竟這樣一齣戲是怎麼形成實踐的。當然,若未來各個方面都能逼近完美,能供應更好的體驗,則是美事一樁!

【彷彿又一次穿越】

演出結束後,帶著深刻的震憾,步出劇場,來到大廳應約接受主辦單位的錄影採訪,這就好像又從那幾十年前的氣場中,回到現代。有位老人(應該是校方主管),還很有興緻地和我聊天,說她在文革時就親眼看過幾場《紅色娘子軍》,認為到現在還保留得很好,動作都一樣,使她回味無窮。

採訪中有一題,是中心主任問我:「你覺得這齣戲值得推廣給大學生看嗎?」我想,樣板戲作為一個歷史的特定產物,其內容的高度爭議、技術的絕對純熟,已是學界公認的事實。任何作品,我們都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權利,但要找到適合的理由,才有資格批評。大學,是學術殿堂,是培育全人獨立思考的場所,這樣一齣擁有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也有著不同正反評論的戲,不就正是給我們提供獨立思考很好的素材嗎?我親眼看過《紅色娘子軍》之後,當然從中發現一些還有待商榷的段落(例如一些明顯承襲自文革的舞步),但是,不得不承認,《紅色娘子軍》即便放在今日舞臺,仍是一部成熟地、經典地作品,能歷久不衰,還可以透過現代人的思維,使之更有活力。

之前看《江姐》,我寫了〈短暫穿越〉,這次一樣是穿越,從文化視角間,歷史局勢間,藝術美學間,展開多層次時空的穿越思考,很有收穫。我想,能在觀演娛樂之餘,有種種體會,也實在值得了!

特別感謝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提供各種襄助支持,讓我享受了這麼美好、深刻的夜晚!

大廳前的宣傳展板
↑大廳前的宣傳展板。(我在此接受採訪)

我與同學侯芙瑤合影
↑我與同學侯芙瑤合影。

中央芭蕾舞團專車
↑中央芭蕾舞團專車。(演員們演得努力,帶妝上車,要回團再卸,真是辛苦!)

【中央芭蕾舞團官方資料】
〈水木清華掀起紅色旋風激情燃燒重溫革命情懷──中央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首次在清華大學演出側記〉
〈清華大學演出《紅色娘子軍》精彩劇照〉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