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愛樂交響合唱團&上海愛樂樂團「紅色經典‧黃河大合唱」音樂會觀後感

【演出資訊】
表演團體:上海愛樂交響合唱團、上海愛樂樂團
演出節目:「紅色經典‧黃河大合唱」音樂會
指揮:張銳
朗誦:宋懷強
男中音獨唱:王志達
女高音獨唱:李魯
男聲對唱:張龍、于潛
本文依據:公元2014年9月19日(週五)下午7時30分於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

↑票券及節目冊。

【先聲明感想立場】

按慣例,前往大陸前,就會查詢那座城市有些什麼演出,視時間安排及能力,看場節目,既放鬆心情,也觀摩學習。就在安排此次廈溫杭滬四城行之前,竟然看到東方藝術中心網站,顯示九月份有一場《黃河大合唱》演出,但資訊非常少,連其它演些什麼曲目都未顯示,倒是註記了此場音樂會的伴奏樂團,正是我到滬要拜訪的上海愛樂樂團,而我近年多次抵申打擾愛樂,也正是為了籌備明年五月演出的原版《黃河》。

我與愛樂的緣份也很神奇,印象中,他們是我第一次聆聽到的大陸職業樂團,地點在臺中惠蓀堂,曲目是很流行的《黃河》、《梁祝》協奏曲,而多年之後,因友人的牽線,促使明年五月有機會演出冼星海原版的《黃河大合唱》。雖然我此次在滬期間,當地有不少優質節目上演,但考量到自己研究所需,及一種特殊的「情懷」,還是打算聆聽九月十九日演出的中央樂團版《黃河》(即目前通俗的版本),而後來與樂團方面聯繫才得知,是場音樂會其實由另外單位主辦,樂團受邀伴奏,但最終我也透過樂團的協助,得以有機會首次聆聽由大陸職業樂團及合唱團,聯袂演出的《黃河大合唱》(即便是較流行的中央樂團版)。

現在很多網誌,尤其是涉及美食與 3C 產品內容的站臺,都不得不注意是否有相關利益牽涉其中,以保證文筆的立場與客觀程度,有種說法叫「利益聲明」。而我與樂團雖無任何利益交換,但目前還是保持著合作關係,那麼我就以與愛樂的機緣作為文章開頭,順帶提示其中的關聯,以供讀者判斷下述感想的行文立場吧!


↑東方藝術中心內部。

【老練順耳】

到了音樂廳,領取節目冊,才知道上半場選擇了一些使許多人熟悉得很的「紅色作品」,分別是:《紅旗頌》序曲、《紅色娘子軍》交響組曲(選曲)、《鐵道游擊隊》交響詩。

其實我在東藝聽過《紅旗頌》,是由解放軍交響樂團演出的,但當時我坐在樂團後方,完全被大鈸與法國號干擾,加上弦樂聲部較弱,根本聽不清主旋律,而且軍樂團的演奏習性,就是不斷追求強音。上海愛樂前身是電影與廣播樂團,印象中,《紅旗頌》他們經常演出,所以這次聽得之演奏,既老練,又圓順,總而言之頗感順耳,相當中規中矩地詮釋這部紅色代表作。

管樂聲部表現甚佳,銅管響亮帶有一種青脆感,音量足夠激昂但不使人疲勞,那種軔性十足就是紅色音樂的樣貌。而木管聲部的清晰程度令我聽覺為之一亮,在純正的紅色樂音中,又帶出一絲清新感。

較可惜的是弦樂,音色不錯,力度也好,但東藝音樂廳實在太會吸收弦樂聲部了,加上廳內對管樂尤其是銅管的反響加劇,弦樂的細膩就這麼被迫消減。尤其是《紅色娘子軍》有一段小提琴獨奏,情緒已有,但傳來的音響較乾,而且顯得有些渺小。

但這樣的音樂廳,我感覺三角鐵及軍鈸傳來的聲音是很讚的!像〈黃河船夫曲〉中,「我們登上了河岸……」一段的三角鐵響聲,透亮地直穿人心。

倒是《紅旗頌》的鋼琴聲部,使用了電子鍵盤加擴聲器代替,我覺得有些不足,不只是音色仍有差異,更是我幾乎聽不見那段聲音,不知是否設備音量有限?

總之,今晚上海愛樂表現頗熟練,準確度高,情緒氣氛都達到頗為規整的程度,也能提供較好的音色,對「紅色」的風格把握較好,又不落俗套,但受限於場地與設備,個別部份稍失平衡。由於此場音樂會非樂團所辦,節目手冊中只有對樂團整體作了介紹,但未載明樂手名錄,我覺得這是主辦單位欠缺考慮所致,也未尊重樂師表現。


↑音樂廳空臺。

【頗有新意】

這次入東藝發現,音樂廳新增了一塊彩色 LED 橫屏,可以播映彩色動畫,而且畫質還不錯!我覺得這塊屏幕用處很大,可以為音樂會增色不少。在節目開始前,此屏播映了動畫搭配文字,介紹音樂會名稱,演出曲名,效果很好。可是等到演出開始後,即作黑底黃字打出曲名,便顯得有點大才小用了!

《黃河大合唱》的演出,此次也有不少新意!例如朗誦者身穿長杉,這就是我以前一直設想的,個別人員應視演出內容,身著相應服裝,更顯得凸顯情節氣氛。就是我覺得,宋懷強應該穿更樸素的長衫,不要選擇那種亮面的演出服,那會更好些。而獨唱、領唱者,仍身著西式禮服,就有點突兀了,或許一併有統一的服裝設計,便能完美。

宋懷強因為對於電影、戲劇較具專長,所以他的朗誦帶有很強的戲劇色彩,基本上是以念對白的方式完成演出,所以語音上很能引導氣氛。不過,到了〈保衛黃河〉時,因為喊得較為激動,使得觀眾也鼓噪地拍手,接下來就是很干擾音樂進行的隨演奏拍手了。(我挺不喜歡觀眾隨著節拍拍手,那很破壞音樂進行,尤其是正式曲目時。)而〈黃河怨〉一段,宋的下場與李魯的上場,還帶有一種戲劇效果,停頓、對望,這個設計是很細緻的。


↑新架設的彩色橫屏。

↑新架設的彩色橫屏。

【有些太燥太硬】

但演出也不是無缺點。由於曲目都是官方「主旋律」,又是搭配抗戰、國慶主題演出,所以演出的情緒,始終保持亢奮,那就會忽略作品的許多細緻美感了,而這方面的問題,大多體現在下半場的《黃河大合唱》上。

整體作品演繹偏快偏急,像〈黃河船夫曲〉幾乎是囫圇吞枣地飛過,另〈黃河頌〉的獨唱詮釋我也很不喜歡,高音太張揚,每一字句都很生硬,缺乏動態,顯得沒帶感情。(獨唱曲目,就是李魯唱的〈黃河怨〉最佳,而且可算是頗佳的〈黃河怨〉詮釋版本,讓我聽得幾乎掉淚。)

至於朗誦,或許是因為中央樂團版本的關係,依舊是相當「革命」情懷地發展最強音,雖然是很純正的深厚音色,但總是顯得太剛烈了。當然,中央樂團版本《黃河》一向就是這麼憤恨,強調的正是「革命」感,但我現在對《黃河》的理解,還是會回歸原版,多一些細膩;多一些柔美,這才能發揮出原作該有的成份。

節目單上,載明欲演朗誦曲目〈黃河之水天上來〉,但實際演出時卻掐掉了,雖然符合大多數團隊演出《黃河》的慣例,但我覺得這樣的作法也滿不負責任的,要嘛一開始就不要寫。而正是因為刪去一樂章,下半場顯得有點輕薄,整齣《黃河》很快便流盡。

另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究竟有無必要為獨唱加上話筒擴音?其實今次請到的獨唱、領唱者,功力都還不錯,至少音色是夠響亮的,我認為根本不用擴音,就能與樂團融合得很好,使用擴音設備則破壞了該有的平衡!過大的獨唱音量從上方機器傳出,與樂團的和諧音色剝離,那就顯得悲劇了。但李魯演出〈黃河怨〉時,離話筒較遠,使得擴音效果沒那麼駭人,這也是我覺得她的演出較好之因。

【觀眾可否冷靜一點?】

據我觀察,大多數觀眾,其實就是合唱團的「親友團」,可以說都不是真心為了欣賞音樂前來的,於是現場嘈雜無比,總是能聽到窸窣的談話聲,或塑料袋摩擦聲(當然還有〈保衛黃河〉的鼓掌聲)。

而且觀眾只顧著為親友拍照(不斷拍不斷拍),揮手致意,且在每一樂章的開始及結束都要鼓掌,那就把作品的完整感搞得有些支離破碎。

也或許是此場演出的政治目標較明確,所以大多數觀眾都是捧場,或當作「接受教育」,使得現場比較浮燥,但我認為,即便曲目通俗流行或過於顯現意識形態,但那都是正式演出的、有頭有臉的「作品」,觀眾還是應該認真一些對待,而不要只是認親人、走過場。

我始終認為,即使是歌頌的、通俗的、又紅又專的作品,也是可以好好聆聽的,一定能聽出某種程度、不同面向的美感來。


↑演出人員。

【幾點問題思考】

一、電子屏效果很好,或許可以有更多用途,例如用書法(毛筆或硬筆)搭配圖畫、影像顯示字幕?

二、朗誦者與獨唱者的換場可以設計得更好些,〈河邊對口曲〉的對唱者也應多加些戲劇性質的肢體演出,而這些表演人員或許都可以作更完善的服裝設計。

三、應該要改變目前對於《黃河》剛硬強壯的刻版印象了!希望明年原版的推出,可以多發揮手稿中的柔美與細緻。

四、朗誦使用戲劇腔調是一種新意,但我總覺得就手稿上的設計,及當年的表演方法看來,似乎也可以試用文藝腔佐戲劇腔的朗誦法。(只是現在無論是觀眾或朗誦者,還是比較習慣渾厚的方式詮釋。)

五、演出人員訓練不難,但令觀眾接受很難!如何告訴觀眾,不要一股腦兒地挖掘作品中的剛硬強壯?不要只是凸顯作品的「革命」情懷?這也是要傷惱筋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認真一些對待音樂作品,及演奏詮釋才是。

註一:上海愛樂交響合唱團,與上海愛樂樂團沒有組織關係,據手冊介紹,前者是由「上海交響樂團附設合唱團」改組而成。

註二:本場演出返場曲,是加入混聲合唱的《紅旗頌》選段,詮釋仍是「激昂到了頭」!

【演出預告】

《朋友,你聽過黃河嗎?——紀念冼星海誕辰110週年暨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音樂會》

演出日期:2015 年 5 月 16 日 晚間 7 點半
演出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相關報導)
演出單位:上海愛樂樂團 (2014-15樂季場次安排)
上海文廣合唱團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新節慶合唱團(臺灣)
演出內容:冼星海創作之藝術歌曲、合唱曲、
〈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冼星海於莫斯科編配版本,世界首演)

延伸閱讀:〈冼星海與上海〉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