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資訊】
表演團體: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交響樂團、舞劇團、舞臺美術工作部)
演出節目:歌劇《傷逝》(根據魯迅原著改編,王泉、韓偉編劇,施光南作曲)
主創人員:陳蔚(導演)、張少(指揮)、梁宇(執行導演)、周君(助理指揮)
主 演:莫華倫(飾涓生)、王瑩(飾子君)、曲波(飾歌者)、劉春美(飾歌者)
本文依據:公元2015年3月22日下午7時15分於上海大劇院
↑節目製作方於劇場大堂精心佈置。
【被人鄙視的品味】
我這學期來復旦,除了要盡力辦理5/16原版《黃河》演出以外,一直想著要突破上次到同濟的一項記錄--單學期觀看演出的數量。上次在同濟一學期內,看了各類表演藝術計十四場次,是我覺得生活最為充實(但荷包最為空洞)的時光,於是,我在復旦安頓後,便一直留意有什麼演出可看。
果真,大陸在這段時間還是有不少好節目的!目前已看過的、將要去看的,加上自己協辦一定得看的,算一算已有十一場,甚至包括八大樣板戲的京劇《智取威虎山》、舞劇《白毛女》,經典演出頗多。我甚至想,若有朝一日蒐集看滿八大樣板戲(之前已在北京看過舞劇《紅色娘子軍》),不知能不能召喚出什麼神獸。
三月二十二日,上海文藝活動有一大事,那就是古斯塔夫·杜達梅爾指揮洛杉磯愛樂,在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演出,許多具有「文化品味」的人都跑去看了,再貴的票都搶著要,但我卻早早安排這一日到上海大劇院,看國產歌劇《傷逝》。連著未來要看的《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江姐》,我的品味逐漸被人鄙視了!
其實,我原本對《傷逝》的印象不深,只知道有一首很好聽的主題曲《紫藤花》,於是看到演出訊息,便很有興趣一窺全貌。可是當我看到男主角竟然是莫華倫(烏冬兄),我可是掙扎了好久好久啊!想當年花了不少票錢去看所謂「中國三大男高音」音樂會,結果發現最感動人的曲目竟是女高音譚晶所演唱,更早之前看臺中演出張藝謀版《杜蘭朵公主》,也發現聽得挺「杜蘭」的……但看在歌劇《傷逝》這一名號,加上施光南的加持,最終決定與朋友用最低價的方式,坐於大劇院三層後排,看一次完整的演出。
↑節目製作方於劇場大堂精心佈置。
【劇團經典】
歌劇《傷逝》,三十三年前正是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首演的,當年是為了紀念魯迅誕辰百年而演,去年底復排先於北京演出,今年三月再到魯迅故里紹興、上海巡迴公演。在大劇院的大堂,可看出主辦方的用心佈置,放了一些展板、陳列品及主題道具,展現歌劇《傷逝》的創作過程與成就。
一個團隊能有這樣的劇目,重複搬演而歷久不衰,是很不容易的事!尤其中國歌劇舞劇院結合音樂、舞蹈專長,使這齣歌劇的藝術價值更為提昇,「冬」一幕中,有一大段精彩至極的雙人芭蕾舞,與音樂、舞美結合得恰到好處,這也顯示歌舞劇院的實力依然堅強。
只是就音樂史、音樂學的角度而言,以中國作品傳播的現狀來看,一齣戲由一個團隊守著,實在太低調了,像《傷逝》這樣演員不多的劇目,應該要使更多團隊試著排演,精進歌劇演出功力才是。整場聽完,我認為就《傷逝》這樣形式規模的歌劇,很適合由臺灣的大學音樂系或音樂社團作成果演出,但礙於樂譜不易尋得,這樣的發想恐怕更難實踐。
↑開演前。
【樂隊與音響】
進場時的第一印象,覺得樂隊編制太小了,準確地說是弦樂組較為精緻,但從節目單所提供的名單看來,其實弦樂組數量似乎是夠的:一提十人、二提八人、中提六人、大提六人、低音四人。只是我所處的三樓觀眾席,直接的聽覺感受就是弦樂不夠力,沒有充實飽滿的效果。
這樣的感受,直接影響樂隊的音色平衡,至少我覺得樂隊演奏時,弦樂與管樂(尤其是銅管)是不平衡的,銅管時常處於強勢。可我又認為,歌舞劇院的銅管組表現實在普普通通(或許有些人會直接說不理想),幾處小號的獨奏也並未出彩。施光南與當時許多作曲家一樣,喜歡用法國號作功能和聲的伴奏效果,可是這次聽《傷逝》,感覺法國號及銅管組的聲音比較突兀。
這也涉及到場地問題了,我發現上海大劇院的殘響似乎不是很足,尤其在高處格外明顯,所以聲音偏乾、澀。在這樣的場地演出,得到的聽覺感受都是直接暴露的,很不利於素質普通的樂隊,這只會讓各聲部顯得分散。
但是,請讓我特別誇獎中國歌舞劇院歌劇《傷逝》的樂師、歌手們!此場演出,除了幾句幕後念白,全部原聲,未用擴音器,即便音量還是有些小,但總算是聽到真實聲音了。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明明演員與樂隊未用擴聲,可為什麼演出中段出現強大如槍響的音響噪音,還有下半場輕微的迴授呢?
↑演出一景。
【不俗之曲】
演出的一項缺陷,就是腳色在念對白時,並未有字幕,甚至有一曲是伴奏加念白,字幕機亦是空的,這會使高層的觀眾聽不清演員在說什麼。(加上烏冬兄的口齒……)但今晚演出,字幕與演出實況基本上對得很好,沒出什麼問題。
而我聽不大清楚的念白,以及歌劇中大量使用的宣敘調,感覺起來是全劇較為拖戲的設計,尤其我始終無法理解,漢語用了宣敘調之後,聲調全無,觀眾要怎麼聽清楚演員要表達什麼呢?漢語的聲調本身就是一種音樂。或許,施光南當時是想仿照外國正歌劇,寫一齣屬於中國的嚴肅歌劇,所以採用了這種形式,但如此設計還是很值得商榷的。
撇除宣敘調及念白,聽完《傷逝》全劇,我覺得施光南還是很有「料」的!不只是群眾所熟知的通俗歌曲作者,還很擅於動機發展變化,使全劇的音樂緊密一致,流暢抒情。這樣的音樂作品放在三十三年前,技術是先進的,即便是今時演出,也不落俗套。我也見到現場很多伯伯阿姨,中場休息及散場時,口中一直哼著《紫藤花》曲調。(其實我也有哼……)
我認為中國歌舞劇院,提及此劇時,實不必言「大型中國原創抒情」!首先,《傷逝》從樂隊編制到演員規模來說,一點都不大,反而精緻小巧、玲瓏可愛;其次,「中國原創」實在多餘廢話,更何況劇本還是改編的呢;再來,「抒情」也不必要,表演藝術本來就是「抒情」,只是情感有所分類而已。好好地說「歌劇《傷逝》」,不但不會減損作品價值,更會使作品有尊嚴地、堅定地存活在舞臺上。
↑劇終。
【談一談烏冬兄吧】
同行友人,戲稱我未來不能再黑莫華倫了,因為《傷逝》劇末有戳到我淚點,暗自啜泣聲不小心被他聽到,於是說我還是受感動的。
當然,我還是對此劇很感動,主要是劇情跟其體現的「時代感」。至於莫華倫呢?我想還是可以簡單說說。
不能否認,莫華倫還是個「角兒」(請用北方口音讀出陽平juer音),他還是有一定的舞臺魅力在,有些較為強勁的段落,仍然能Hold住全場。但是,不得不注意,他在高音時候的乾、澀、緊,始終是聲樂審美上的黑洞,無法理解。另外,他雖然學習歌劇表演多年,但我認為他的演技並不是太好,尤其是「抒情」戲時,總是沒戲感,好像只是導演告訴他怎麼做、手就如何擺一樣。還有,莫君今次演出,感覺有點趕、急,與子君的節奏有點搭不上一塊兒,這感情似乎破碎得理所當然呀!
但若公允一點地說,中國又培養了多少歌劇演員呢?要演好歌劇,除了聲樂技巧要高明,還得會演戲,更要天生長相配合。(友人吐槽說:莫華倫長得猥瑣樣還來演涓生真是受不了……)所以啦,單就《傷逝》一劇,莫君的表現我覺得還過得去,而王瑩、曲波及劉春美,技巧功力與演技就更好了。當然,四人不靠揚聲設備唱完全場,單就這點,就要為他們掌聲鼓勵了!(雖然這是歌劇演出之基本,但在現今速成的娛樂社會中,尤其是看國產劇目,似乎有些可遇不可求。)
↑hTC RE意外拍到自己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