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演出資訊】
表演團體:上海京劇院
演出節目: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
主  演:傅希如(飾楊子榮)、仇一品(飾參謀長)、高明博(飾李勇奇)、李文文(飾常寶)、陳宇(飾座山雕)、王盾(飾欒平)、王小磚(飾李母)、李笑陽(飾常獵戶)
本文依據:公元2015年3月31日下午7時15分於(上海)大寧劇院

【一種情懷】

嚴格說來,我是經由認識樣板戲,踏入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研究的。雖然,樣板戲的政治內容過份得多;雖然,樣板戲仍有許多至今看來令人發笑的設計;雖然,樣板戲至今已不樣板;雖然,樣板戲至今已摘去「革命現代」的帽子……但當我看到上海京劇院要演出著名的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時,我內心仍是充滿激動的!

記得那是某日路過天蟾劇場,好大的海報有著楊子榮的形象,立即吸引我的目光!定神一看,上海京劇院建立六十週年將演出《智取威虎山》,可把我樂壞了!直接奔票房而去。可理性一看時間,真不巧,與我復旦課程衝突,加上那日課程涉及報告主題之確立,事關成績,不好請假,於是抱著懊惱的心情離開了。

我想,難得排練一齣經典戲劇,總不會只演一場吧?於是,遍覽滬上各大演藝網站,終於被我找到三月三十一日大寧劇院演出一場……等等!那也是週二啊!但我心一橫,想著時間充裕,還有機會跟老師解釋請假,於是立馬在淘寶找了票務代理下單,還把從未看過京劇更何況是革命現代戲的室友拖下水。

所幸,三月三十一日晚上的課程,因進度調整,停課一次,我也不需要請假了。加上我的報告主題正是樣板戲在文革後的情況,觀看此劇,更顯得有些「學術」理由。

【票房可惜】

說實在,今次演出的票房真的不好,大致坐了接近六成吧!我旁邊好多的座位都是空的。來的觀眾,大多都已是花甲老人,無非是來尋回一種特殊的記憶。

進了劇場,看到《智取威虎山》的宣傳展板上,還試圖呼應時事地寫上:「電影看不過癮?京劇飽眼福!革命大戲,現代演繹!」這無非是希望藉由徐克導演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有所連接,期待能透過大眾影視傳媒的效應,使原劇票房好一些。但看起來事與願違。畢竟,兩種作品的意識形態是不一樣的,傳統革命英雄、美式個人英雄,觀眾還是分辨的出來。再者說,撇除掉劇情內容,現在有多少青年人願意看傳統戲曲呢?大概就是像崑曲這樣「逼格」較高的劇種,能吸引到不少人吧。

至於演出現場,由於是戲曲劇種,秩序就很難要求了,彷彿一朝回到舊時代的戲樓茶館,哄哄鬧鬧、交頭接耳,甚至有些老太太老先生,拿出水果或零嘴嗑上,引來劇場禮賓人員的制止。

來的老人們,幾乎都是戲迷,或者對《智取威虎山》熟得透頂!我前方一位老人,頭光亮光亮,我手機拍照時呈現一片白,但他幾乎是全場從頭跟唱到尾。參謀長唱〈除夕夜〉時,我依稀聽到全場大合唱!(想想也很壯觀,好幾百人齊聲合唱京劇。)

但我總覺得,即便是這樣政治意識形態強烈的劇目,終究還是有很高的藝術成份,可以多演、多宣傳的。看到今晚的上座率,我直喊道:可惜啊!

【音樂變調】

我既是研究音樂史,自然比較著重於觀察演出時的音樂、音響方面,但說實話,文革樣板戲的那種精準感,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為了恢復文武場傳統,文武場與樂隊捨棄樣板戲時期的樂池位置,改在右舞臺就座,想必也沒有指揮了,所以音樂上欠缺精準,很多「點」與過去聽慣的老唱片錄音很不一樣,需要適應。我覺得,演出現代戲曲,文武場與樂隊還是可以考慮擺在樂池,由一名指揮全權負責。(國光劇團就是這麼做的。)

文革時演樣板戲,無論是演員還是樂師,都是一級的頂尖人才,技術沒話說。可現在呢,很難再把高手聚集一堂,但譜上的難度依然不變,這就會產生不小的落差了!例如提琴類的演奏,我覺得音色真的很差,我甚至懷疑提琴手究竟是不是該專業出身,無法發揮原譜設計的調節融合作用。

有一些西樂為主的段落,我甚至懷疑是否播放錄音,例如〈滑雪場景〉的著名音樂,聽起來不像是現場演奏的。

而現場的揚聲設備也不好,全場迴授明顯,欒平的話筒出現諸多問題,揚聲輸出過大,音質扁平……但歪打正著,這正模仿出文革時期高音喇叭的效果!

演員的功力,大多還是不錯的,可我覺得今晚的常寶音色不好,非常啞,很卡,一度擔心她會破音。幸好上海的觀眾都很善良,頻頻喝彩叫好,也不抹滅演員們排練這齣頗有難度作品的辛勞。

(補充幾點:演員的念白有些快,尤其是楊子榮審欒平一段,若無字幕,很難聽清。而全劇表現頗為出彩的,其實是反面人物欒平、座山雕等。楊子榮扮相青年英俊,不過似乎有些動作不熟練,還可以再打磨一下則更好。)

【仍戳淚點】

不知為何,我觀賞這類頗有年頭的文藝作品,總是很容易被戳中淚點,像當年在同濟看的《江姐》、最近看的《傷逝》。其實,這次《智取威虎山》前奏一響,幕一拉開,我就很感動了,真的有些鼻酸。

總覺得是獲得一種歷史感吧,畢竟認識那麼久的東西,第一次親眼見證,那還是很受刺激的。

只是有一股感傷,那就是在當今時代,其實只能看到這些作品原貌的七、八成,如果想要真正瞭解當時這些作品怎麼轟動、如何表現,恐怕已不可能。想想,現在要組織符合原譜編制的文武場加樂隊,且人手都要有高水準表現,談何容易?若僅保持現狀,那對於有些人的審美要求來說也是無法滿足的。如果這樣下去,恐怕有朝一日他們真會被人們給遺忘,那麼我所長期關注研究的這項文化現象,就將會找到時間斷代的下限。

我仍興奮於現場觀看《智取威虎山》,離場時、返宿舍洗澡時,我還一直唱著許多唱段,那確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