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林冠羽小提琴獨奏會
主辦單位:奏出福爾摩沙協會
表演人員:林冠羽(Kevin Lin,小提琴獨奏)、賴怡如(鋼琴伴奏)
本文依據:公元2016年5月14日下午15時整於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廳
【第一次去國臺交演藝廳】
說實話,本來對這場音樂會並不特別有興趣,加上工作多,直到演出當日,都有些後悔為啥要花時間跑那麼一趟。而這場演出,最初是高中同學推薦我去的,對我說「奏出福爾摩沙」是很好的組織,辦的演出很好,值得觀摩學習,更邀我一塊兒去(還說願意開車載我去),我便姑且信之……孰料,票是拿到了,我卻被他放鴿子了,只好獨行前往。
說來慚愧,在臺中住那麼多年,我第一次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前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大本營,甚至第一次到國臺交演奏廳看演出。原因無它,國臺交實在太遠了,若是晚間演出,回程是很大問題!幸好,本場演出在下午三點開始(估計那時場租便宜),加上我家到國臺交開了一路高鐵接駁巴士能直達,交通難題得以輕鬆解決。
國臺交的廳還是不錯的,搭配樂團行政及展覽範圍,形成很有教育、娛樂及藝術鑑賞功能的園區,只是附近吸引人的餐廳不夠多,對外地人(雖然是本市)初訪而言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演奏廳座位席很少(554席),大概是當初設計時料到沒那麼多觀眾會來,好處是觀賞尺度很讚,即便坐在二樓,也離舞臺很近。
舞臺很大(畢竟要塞樂團)、冷氣很強,但自然音響很好,中規中矩不過份泫染,挺耐聽。
更重要的,是國臺交全區範圍內提供免費WiFi。
【演出】
林冠羽是臺裔留美青年,頗有才氣,演出還是挺好看、好聽的。上半場兩首: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及易沙意〈第三號D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下半場四首:柴可夫斯基〈感傷圓舞曲〉、德弗札克〈媽媽教我的歌〉、馬斯奈〈泰伊絲冥想曲〉及聖桑〈序奏與奇想輪旋曲〉。
開篇的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感覺比較一般,一些高音似乎有些飄,聽起來不是很適應,且整體氣氛比較浮燥,不大沉得住氣。倒是易沙意〈第三號D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表現極佳,生動有靈氣,一枝獨秀卻HOLD住全場,著實精彩!(這也是我認為全場表現最佳,我最喜歡的曲目。)
下半場的安排稍俗一點,像馬斯奈〈泰伊絲冥想曲〉在很多商演包場節目都會出現。柴可夫斯基〈感傷圓舞曲〉似乎沒有特別感傷的氣氛,也是有點燥。德弗札克〈媽媽教我的歌〉平實穩定,應景(五月母親節)表演。聖桑〈序奏與奇想輪旋曲〉表現不錯,炫技之處很出色。
返場曲很快就被端上來了,是上了弱音器的德布西〈美麗的傍晚〉,音色挺柔美,能給人舒適感。
鋼琴伴奏賴怡如表現很好,不卑不亢,既化解部份曲目較難的鋼琴聲部,也襯托出小提琴獨奏的焦點,二人搭配默契佳。賴怡如的表現,也獲得在場一位老外觀眾的公開讚美。
上半場與下半場開始前,有人主持介紹(應該是該協會的負責人),但語速(調)緊張、肢體僵硬,且內容空洞粗糙,使用太多膚淺的形容詞,實際上對觀眾的音樂知識毫無幫助。節目單薄薄一張紙,雙面彩色印刷,但只印了樂手介紹及曲目列表,對作者、作品均無說明文字,坦白說,如此一來便看不出協會欲推廣古典音樂的決心及能力。
【額外思考】
說實在,我不大愛寫獨奏或室內音樂會的觀後感,因為不比交響樂團有太多因素可賴,講來講去就是那一兩個人,風險太大。但是本場演出之後,主辦單位特意安排一段交流訪談,既讓觀眾更有機會認識演出者,也能瞭解主辦單位「奏出福爾摩沙」的理念。朋友讓我觀摩該協會的運作嘛,於是我就針對這議題延伸發揮,便隨便寫點心得吧。
無論是西方還東方、傳統或現代,經典的音樂作品,必然是人類文化的無形資產,與書畫、瓷塑、鐘鼎等有形資產,有同等地位及價值,既保留人類發展歷史,亦建立藝術美學思維。博物館陳列文物、樂手在音樂廳演奏聲響,幹的事也是相同本質。但是,若一間博物館只顧陳列,愛看不看是你家的事,這樣會有生氣與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嗎?不會。所以,博物館的講解要更細膩、更生動,甚至搞一些周邊生活商品,試圖讓這些文化資產與生活相連結,讓這些文化資產能發揮的效益最大化。同理可證,如果一座音樂廳裡的樂手們,只是把音樂過一便完事,有什麼意義呢?
演出者自然是青年才俊、技高一籌,只是在臺灣現行的客觀環境,與演出者的主觀條件,有多少觀眾能像「捧偶像」一樣買票入場呢?自然不會,所以我認為,一場音樂會要能成功演出、高朋滿座,節目的策劃與包裝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惋惜為什麼市民們不來捧青年演奏家的場。
我在演奏廳大堂,聽到一群所謂古典樂圈的人(貌似與主辦單位熟識),自怨自艾地說:「為何大家都去聽五月天,或大老闆們只贊助美術,為什麼不願意幫助扶持古典音樂呢?」這種問句很可笑。古典樂有沒有可能像五月天一樣爆紅,賣高價票,受萬人追捧呢?當然有!看看郎朗、李雲迪在各大「體育場」舉辦的高價獨奏會就知道,不是辦不到,而是自己毫無能力。(當然,這種事本身好不好,又是另一種問題思考。)
回到本場演出本身。每位觀眾入場前均收到三張單子,一張是前述的沒內容節目單,一張是「奏出福爾摩沙」入會宣傳單,一張是觀演問卷。如果真要推廣古典音樂,連作品的知識、背景,甚至要如何欣賞都不告訴觀眾,難道觀眾會自然悟道嗎?只要是藝術美學,必然具備菁英教育的成份,沒有知識是不能審美的。所以,教人入行,養大市場,才是所謂「扶持古典音樂」的第一條道路,也是必經之路。
而「奏出福爾摩沙」入會宣傳單,寫了滿滿高空理念,還告訴人們若欲入會,要怎麼繳費……可是,我完全不知道入了這會能幹嘛呀!這又是一個關於「執行方法」的盲點。
演出後的訪談,進一步透露出關於臺灣古典音樂的危機:不斷宣傳演奏者們的辛苦、孤獨。(事實上有多少行業或多少類型的人們,過得日子更慘呢!)至於各段音樂作品,只充滿著各種簡單的形容詞彙:好聽、好美、好特別、好有意義……
坦白講,若這種心態繼續保持下去,古典音樂是得不到發展的,翻來覆去一場空。
但是,古典音樂為何要得到發展、或特別受到扶持呢?(這個問題解決了,才有辦法往下走。)
當然了,「奏出福爾摩沙」集結許多熱血青年,表現確有新意,很有朝氣,我這無非是雞蛋裡挑骨頭的吐惡槽而已。而他們犯的一些方法問題,其實也是臺灣音樂界的問題,那是教育養成所累積的習性,一時間無法改善。期待吧!畢竟他們年輕,還是有希望的。
註:事實上,我不喜歡使用「古典音樂」這詞,它生硬地切斷近現當代作品、華人或其它地區創作,甚至與通俗音樂合作激盪的可能。而「Classical」本義應是「經典」,若稱「經典音樂」則中性且冷靜得多。只是,音樂圈子裡不是每個人都有廣闊視解的。
【附錄:「奏出福爾摩沙」官網中的單位簡介】
「Playing for Formosa-奏出福爾摩沙音樂協會」由一群青年音樂家與藝術家於2015年初成立,冀望能盡棉薄力量,將美感與希望帶入人群。面對二十一世紀、文化與科技都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深信音樂的真善美有他無可取代的價值。 因此,協會希望能夠以跨階級、跨文化的方式,讓音樂與在地文化結合發展。
福爾摩沙是我們的家,在我們心中有一個特別的地位,在葡萄牙文中也代表著美感,希望能藉由我們音樂的誠懇,透過音樂來散播美、善、和同理心給聽眾,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自我心靈探索。讓音樂走入人群,人群走入音樂,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