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春天藝術節之威爾第《茶花女》觀後感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威爾第《茶花女》
表演團體:高雄市交響樂團、高雄室內合唱團
主要表演人員:簡文彬(指揮)、楊士平(導演)、翁佳芬(合唱指導)、Valentina Farcas(女高音,飾Violetta Valery)、Andrei Dunaev(男高音,飾Alfredo Germont)、巫白玉璽(男中音,飾Giorgio Germont)、翁若珮(女中音,飾Flora Bervoix)、賴珏妤(女中音,飾Annina)、張殷齊(男高音,飾Gastone\Giuseppe)、李增銘(男中音,飾Barone Douphol)、謝銘謀(男中音,飾Marchese d’Obigny)、吳翰衛(男低音,飾Dottore Grenvil)
本文依據:公元2016年6月5日下午14時30分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從一篇二百五文章講起】

大概是我身處臺中,並不特別留意外地的藝文活動,差點忽略了高雄春天藝術節的《茶花女》節目。可就在三週前,見網上瘋傳一篇奇文,題曰〈女總統時代應拒看茶花女!〉定睛一瞧,原來是個都市規劃專業的「女權專家」孫瑞穗所寫的傻屄文章,通篇胡說八道、雲山霧罩,把歌劇《茶花女》與小仲馬《賣花女》情節張冠李戴,貽笑大方。事後,原刊載該文的網絡平臺《民報》接獲讀者投訴,便將該文下架,並改刊載《民報》編輯部與孫瑞穗的道歉、聲明啟事,並附錄了孫氏所「改正」的文章版本

「改正」後的文章,只是死鴨子嘴硬,仍使用〈女總統時代應拒看茶花女!〉為題,並繼續以錯誤的文本解讀視角繼續為社會散播歡笑。可悲呀!傳唱將近二世紀的西歐經典歌劇作品,到了吾島,竟被此種小丑糟踏。

有賴高雄春天藝術節主辦方,偕同高雄市交響樂團、高雄室內合唱團,及諸多藝術家、團體,聯袂以兩百人規模打造全本《茶花女》上演,推廣佳作、普及藝術。得知此種難得機會,說什麼也應該要買張票南下參與盛事,表態與那位不入流的「女權癌」患者劃清界線!但我又一想,究竟那篇文章,是不是用反面為這場歌劇演出做了一次很有效的廣告呢?至少,吸引到更多人(如我)南下觀演。

【豔陽夏日的「春天」藝術節】

這是我第二次到高雄觀演,上一次正巧也是在至德堂,觀賞夏飛雲指揮高雄市國樂團音樂會。兩場演出,相隔十年。

雖名喚「春天」藝術節,但節目安排時序從二月至七月,實為「春夏」藝術節。在經歷過去六年的活動後,高雄春天藝術節已成為海港城市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從鼓勵自製、策劃節目,到場館活化,甚至自辦售票系統,都可看得出高雄市經營表演藝術的強大野心。

每位入場觀演的觀眾,均領到一張問卷,與普通表演節目不同,這張問卷主要調查的是觀眾對於「藝術節」的整體評價,包括瞭解外地觀眾為觀看藝術節的系列節目,到底花多少交通費、餐費,甚至住宿費……如此細緻的統計,可見有司是多麼看重表演藝術產業,所能帶來的延伸經濟。

高雄市為春天藝術節自辦的iPass售票系統,也大膽地使用電子票券模式。開放進場前,場務在入口架設行動載具(手機),用以掃瞄票券或觀眾所持行動載具的條碼驗票,並能迅速分辨優惠票種的身份,進一步要求觀眾出示相關證件,還能統計究竟到場率為何,甚至精確到哪些座位仍是空的。(只是在便利超商取iPass的票券,手續費要新臺幣30元,相較其它系統的10元貴上許多。或許是為了要推廣行動載具電子票券,但對我這種想蒐集紙本票券的觀眾而言,則是莫名其妙的負擔。)

節目手冊頗精美,中英對照,內容還算詳實,價格普通(一本A4大小、96頁全彩銅板紙印刷,售新臺幣150元),但美中不足的,是節目冊竟然沒有Verdi的專頁介紹(僅有車炎江撰文的作品通論介紹),專業度略降一些。

【優質本土製作】

臺灣目前沒有專業的歌劇製作演出團隊,面對這項程序複雜、講究分工的表演形式來說,只能靠諸多團隊的結合而成,這就很考驗彼此默契與協作能力了。

高雄春藝版的《茶花女》,完成度極高,無論是舞美、服裝,或者是演員,都有很優秀的表現!舞美雖然不以富麗堂皇取勝,但仍賞心悅目且功能實際,背景的鏡面大門與光亮舞蹈地板的鏡像,彷彿折射出劇中人物內心的思緒,第一幕後段Violetta與幕後Alfredo的對唱,燈光切換前後景奇妙得很,用很簡單的手法就讓觀眾接收到腳色複雜的心情。

女主角Violetta的幾套服裝都相當出色,第一幕的大紅禮服、第二幕的居家服及大黑禮服,到第三幕的白袍,都相當襯託美麗女高音Valentina的氣場,十分吸睛!

全劇特邀外國的Valentina與Andrei擔綱男女主角,撐住全場,無疑是節目亮點,且Valentina的表演令人為之驚豔,征服了全場觀眾。本土演員,力邀巫白玉璽、翁若珮、賴珏妤等人,這都是當今臺灣歌劇界較著名的人才,甚至我前陣子才在NTSO的歌劇選粹演出見過他們獻藝,而巫白玉璽的音色、音量絲毫不遜色外國演員,很有張力與氣魄,亦深得觀眾們喜愛(就是我覺得似乎每一句都太「硬」了些)。

此外,演出有高雄室內合唱團的加盟,亦使演出場面壯觀不少,且歌唱及表演方面都尚稱理想,落落大方。這樣看來,臺灣出現專業的歌劇表演團隊,指日可待。尤其,臺中及高雄即將擁有全新的歌劇表演場地,若節目製作及演出根不上硬體步伐,那則又是幾百億投資打水漂了……見本土製作人才團隊眾多,相信這方面還是可以期待的吧!

若要挑點毛病,第二幕第二場的宴會,吉普賽人與鬥牛士的舞蹈有點詭異,尤其鬥牛士的著裝與舞步,都有點低俗,令人費解。

【表現不俗的高市交】

有位微博網友留言,質疑「簡文彬拉得起那個Local團嗎?」說實在,此前我從未現場聽過高市交演出,在Youtube上看過的幾段影片,也是良莠不齊。這次會特地南下看《茶花女》,便有想一瞧高市交究竟之因素。(如此一來,臺灣境內重要的職業樂團,我已全部聽過。)

從樂團試奏、調音時,我便覺得高市交「有那麼點意思」了!《茶花女》序曲是弦樂開始的弱奏,聽起來則是很有模有樣的,音色過關。很難得的,整場演出樂隊從未出現硬傷,管樂除了音色略粗糙點以外也是及格的,對樂團而言,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演出!

我想這樣的成果,與簡文彬關係很大吧!簡文彬的詮釋流暢又有動感,很能把歌劇的「板眼」清楚拉出來,對樂團的掌控力到位,且層次清楚分明。

又原來至德堂是一座不辜負樂團演奏的場地呀!並不是說場地音響多好,而是該場地的自然音響對得起臺上臺下所有人了。

比較啟人疑竇的,是第三幕有一段巴黎狂歡節的過場,舞臺後方有舞蹈演員穿過,那時的音樂應該是預錄而非現場演奏(唱),我認為這是全劇的一點瑕疵,甚至是不應出現的BUG。

【戳人淚點的好戲】

再回來說《茶花女》這部戲吧!這實在是一部好戲,很感動人,亦戳我淚點。

Violetta從一開始的「及時行樂」、「被愛情吸引」,到後來「為愛犧牲」,是一段完全自主獨立追尋個人價值的過程,更何況一位女性要經過這麼多的轉折,即便結尾並不美好,但那偉大的意志應是不容質疑的。

就這樣的人物設定,竟然有人要說是「凸顯男性的優越性和救贖者角色,完全壓制了女性主體經驗」?可笑!

如果要依孫瑞穗的看法,人類文明史上絕大多數的文藝作品都應該被「破四舊」破掉了!這教人如何面對唐人傳奇?如何面對《紅樓夢》?難道只要不符合「女權癌」之流觀點的作品,都應該塵封毀滅嗎?

女總統時代不但不應拒看《茶花女》,反而還應該多看《茶花女》呢!《茶花女》中的諸位腳色,沒有誰壓制誰,也沒有誰迫害誰,只有每個人的「不得已」罷了。盼望、無奈、犧牲、誤解、妒忌、諒解……這不都是人之常情嗎?而150分鐘的《茶花女》,訴盡人間情感,又有那麼好聽的音樂、美麗的佈景與服飾,若要我拒看,門都沒有!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