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音樂週報》,2016 年 9 月 21 日。刊登版略有刪節,此為原版全文。)
【演出資訊】
演出節目:聽見臺灣的聲音──《江文也之夜》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演出人員:簡文彬(指揮)、張欽全(鋼琴)、謝佩殷(小提琴)、李百佳(大提琴)、林文俊(男高音)
本文依據:公元2016年9月17日下午19時30分於臺中中興堂
【觀後感】
八十年前,納粹德國舉辦第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彰強國威風,除體育競技以外,還有美術、文學、建築、音樂作曲等競爭項目。在音樂類「管弦樂作品組」中,當時代表日本出賽的臺灣作曲家江文也,以《臺灣舞曲》(Formosan Dance)獲得榮譽獎(Honourable Mention),是音樂類賽事唯一領取獎牌的亞洲作曲家。
然此一史料,衍生成「獲第四名」「獲佳作」「唯一獲獎者」「獲二等獎」「獲銀牌」「其他獎項名次從缺」等曲解敘事,多少主觀神化。但正因如此,江文也及其作品,方得後世關注,且被保留至今,使人們能繼續體察江氏的天才禀賦。
長期從事江文也史料研究的劉美蓮女士,今年將出版最新著作《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江文也傳記》,並與臺灣交響樂團合作,策劃製作《江文也之夜》音樂會(納入樂團「聽見臺灣的聲音」系列節目),於九月十七日假臺中中興堂舉行。
有幸,颱風災情並未影響臺中,節目順利開演,但可惜上座率並不理想。江文也係眾「臺灣音樂家」之非凡代表,現已累積高知名度,並有多重管道大力推廣,將臺中中興堂坐滿應非難事,但據目測,約僅不到六成觀眾到場,且青年學生明顯少得多(相較於臺交其他樂季節目而言),可見「捧自己人場」非臺中樂迷優先考量,亦或觀眾品味、喜好及知識面,已有改變。
節目上半場,演出江文也三齣室內樂作品。由張欽全開場的鋼琴綺想曲《漁夫舷歌》,詮釋奇怪,與原箏曲意境差距甚大,開篇速度快得厲害,小舢板突變高速艇。「樂展」式表演,旨在還原作曲家樂譜文本企圖,不應只顧炫耀琴技或大幅變動,甚至出現本不該有的錯音。林文俊獻唱的《生番之歌》,展示江文也對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理解與藝術加工,不時出現當時流行的日本小調,很有趣味,但演唱者聲音尚欠「野性」,〈祭首之宴〉與〈原野上〉聽來略乏味,但〈戀慕之歌〉及〈搖籃曲〉等慢樂章,就好一些。
節目中,《生番之歌》使用《臺灣山地同胞歌》一名,因「生番」一詞屬早年歧視用語,近年多棄此名,以求「客觀」(或「政治正確」)。但節目冊言道:「許多聲樂家已自動更改曲名,相信天上的江文也會喜悅地說OK!」這或是樂界常見、純屬臆測的「為賢者諱」。實則,應否改、如何改,純屬學術討論或當下社會共識範疇,實不妥妄加故人意識。
張欽全與臺交首席謝佩殷(小提琴)、李百佳(大提琴),合作的《在臺灣高山地帶》,雖非完美無瑕,仍有待仔細打磨之處,但六段敘事段落生靈活現,整體精彩。此曲能聽到《臺灣舞曲》一段素材的重複吟詠,或可反映1950年代江文也的生命景況。
下半場,則由臺灣交響樂團演出交響詩《汨羅沉流》、舞劇音樂《香妃》選段,及著名的《臺灣舞曲》。在此,須稱讚樂團全體樂師當晚表現,難得在前週開季音樂會後,還能持續令人滿意的水準!除弦樂的動態寬廣以外,管樂趨於穩定、音樂細節清晰、色彩漸現繽紛……不得不令人期待起臺交本樂季的之後節目。
而臺交藝術顧問簡文彬的影響,亦屬實在!悠長深緩的《汨羅沉流》,與編制未全、樂思略嫌零散的《香妃》,均現不錯的表演片段,至少流線的動感與力量能被召喚出來。壓軸《臺灣舞曲》很有特色!簡文彬與臺交在保持原作樣貌之餘,多傾注了些激情,既有歡騰之感,又不覺訝異陌生,十分驚豔!此番觀演,聆賞到甚是出色的《臺灣舞曲》版本,滿足。
總體而言,《江文也之夜》是兼具學術意義及可觀賞性的優秀節目,亦提供當下學者藝人對江氏其人其作的新解讀。只是,未引起社會更大共鳴,則是警訊:不重視過去文化積累,便得不到未來良好的文化發展。竊以為,若再少些「敘事」,更重視史實及作品文本,多嘗試不同形式的呈現,或能再添效益。現況下,劉美蓮女士、簡文彬、臺交眾樂師及特邀演出者們,辛苦盡力,已大不易。
【附註】
一、觀眾席後方的折疊椅,依然會發出噪音!而且,這次竟然是選在音樂最弱時出聲,難以忍受。演出結束後,我第三次向志工場務投訴,倒要看看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兒,臺灣體大究竟想什麼時候處理。
二、若欲瞭解更多關於江文也的事跡,可收聽(閱讀)由本人撰稿錄製的《來自寶島的樂聲》廣播節目(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南海之聲隆重製作發佈)——第四期,漂泊在他鄉:江文也。
“不重視過去文化積累,便得不到未來良好的文化發展。”
深表赞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