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頂上有光》預告片:
【影片重點概述】
教師李建次,就讀中學時期成績並不突出,但經由當時師長提點,奮發用功,相繼考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研究所,獲得社會認可的高學歷。爾後,投入教育事業,卻因行事風格迥異而遭同事、家長排擠,被任職單位高層關切,甚至被扣上「不適任教師」罪名。李師透過自我實踐,保持一貫教學風格,終究有所突破,逐漸被大眾接受,其任教學校數理資優班甚至因此創造高招生率。另外,李師亦投入指導數理資優班學生參加科展、國際發明展等項目,獲得佳績,自身也獲得「Super教師獎」並擔任後屆評審,成為「創新教學」之一案例。
【印象最深刻及最有價值的片段】
1.基隆市銘傳國中(李建次任教學校)數理資優班招生考場,家長不一的反應與思維,以及考生的實際感受。
2.李建次與學生會面,並有二名考取高中、熟稔電腦程式及硬體之學長參與相關科學技術討論。
3.李建次與學生為科學技術議題研究討論至半夜三點多,並驅車趕至臺北上班。
4.參與「國際發明展」之中,學生與指導老師的臨場反應,及對於獎項評比的感受。
【心得及感想】
1.在影片觀點中,李建次受到較完善高等教育,對其頗有助益,且無從判斷李建次是個「非文憑主義者」,而文憑、能力分班(資優班),將造成教育資源的不均等,且片中李建次僅「關照」了特定數名學生,包括「擁有特定背景,原先不接受但事後發現『頗有為』的學生」,這都是一種人工的「階級區別」;如此一見,李君格局僅在「教育工作者」,不能提升至「教育家」之層級。
2.而「教育工作者」,所取得的也只是「工作上的滿足」。在影片觀點中,李建次較多表現「自我實踐」,包括學生參展、競賽也都彷彿帶有「利益」取向。說白了,學生取得成績,仍然是有助於升學(且非「資優班」學生更無此「特權」),而指導老師更有助於升等,學校有助於招生,此為各取所需之舉,大肆歌頌並不妥當。
3.所謂「資優班」,享有偏頗待遇,並不能代表「能力分班」的意義。事實上,為了教學的效果,確實應有「能力分班」,但現今臺灣不但「能力分班」,還「能力待遇」;有的學校給予普通班甚至所謂「放牛班」較差的師資、較差的設備、較差的尊嚴,都帶有一種污辱及愚昧。
4.倘若所謂「創新教學」是一劑良方,那麼能否徹底改善所有教育問題?目前世界各國普遍的教育理論、師資養成、教育機構及學生家長,真的可以全盤接受這樣的「創新」?又或許他國之舉,可否適用中國?再舉「全人中學」為例,該校標榜以「康德」思想為立校基礎,但以西洋思維來教育東方頭腦,不免可笑無知。實際上,這是忽略了大群體民族文化上的「個別差異」,而求「機械一致」,陷入了「改革」的誤區。
5.在東亞各國,所謂「填鴨式教育」履見不鮮;甚至出現許多教育「奇怪」現象。例如大陸地區有所謂「奧林匹克數學」的評選標準爭議,認為應以「奧數」做為學生成就、升學的標準。相對的,套入影片觀點,「科展」、「發明展」是否也產生如此問題?又這些怪現象是「填鴨」出來的,而今又要「反填鴨」,似乎產生了微妙的矛盾辯證命題。
6.中、小學教育可能是「神職教育」,擔負著民族、國家、政權所賦予的一定「使命」,傳播歷史、文化、地理、核心精神價值,否則國必亡則家不存。影片中所見參展學生「以個人死生為重任,置國家興亡於度外」,則是一種警訊。雖然目前臺灣的「國家認同」是尷尬不解的問題,但學生亦不能輕率表現(尤其明知行為將透過攝影機記錄)。過於「自由」與「創新」,是否給我們的社會造成了不安與危機?
【綜合評價\其他意見】
紀錄片《頂上有光》之導演長期關注教育議題,自然偏重為「創新教育」說好話。但先有預設立場再構成此片,則觀點略嫌偏頗。尤其焦點不明,到最後幾乎是突出參加「國際發明展」,甚至涉及政府國際事務,僅見導演或製作團隊「別有居心」,欲宣達某種特殊理念,卻不能引發觀眾真正「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