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與焦慮中,2018年最後的兩場節目都看完了。《憨第德》讓我初次體驗了一把衛武營音樂廳,以及人生首次從小港機場搭乘航班到澳門渡過神奇的幾天;至於讀賣音樂會,我甚至差點忘了演出時間而錯過,好在最後能夠接受到完美音響帶來的震撼。原本照理說,應該把兩場節目的觀後感分開撰寫,但實在太忙且太懶了,拖延至今,合併成一篇也無妨吧。
—
#1
【節目資訊】
演出節目:輕歌劇《憨第德》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臺北愛樂合唱團、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
演出人員:江靖波(指揮)、蔡佩芳(導演)、Paul GROVES(飾Candide)、Elena SANCHO-PEREG(飾Cunegonde)、林健吉(飾Governor、Vanderdendur、Ragotski)、李增銘(飾Maximilian、Captain)、陳珮琪(飾The Old Lady)、許逸聖(飾Narrator、Dr. Pangloss、Martin)、賴珏妤(飾Paquette)等
本文依據:公元2018年12月2日下午14時30分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首訪衛武營,感覺相當滿意及羨慕,園區規畫頗完善,空間體量大,但民眾與園區仍能保有較為親近的尺度。又雖然建築裡面四通八達,但感覺標示清楚合理(尤其主要幾個入口大大的「音樂廳」「歌劇院」字樣),初來乍到也不會有迷失糊塗感。
音樂廳裝潢挺好,整體氛圍相當舒適,只是樓座首排的視線容易被欄杆阻擋,一般音樂會無傷大雅,但帶表演的歌劇音樂會(如這次《憨第德》)可能就不大理想了。
至於很多人關心的音響部分,我認為:衛武營音樂廳的音響是不錯的,有個別處頗為優異,但實在沒有像PTT或某些地方講得那麼「神」。整體聽起來,殘響偏高,對聲音有較多的美化,但側邊樓座對樂隊的聽感會像是有層罩子悶住,似乎弦樂比較施展不開。比較神奇的,是這個場地對人聲實在非常友好,尤其獨唱及念白,不需任何擴音,就有一種自然反射擴音的效果,這樣的聆聽體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下半場我蹭到樓座正面(或許可稱為山頂位),聲音的平衡好得多,欄杆的視覺阻礙也較少,唯人聲的反射延遲比較明顯(但很清晰)。這樣看來,其實衛武營音樂廳不同座位的聆聽效果,差異還是不少的,需要花點時間慢慢摸索。
再回顧前陣子BRSO的「鄙視鏈」問題,經過實證,我可下結論:真沒必要。衛武營音樂廳的聲響效果其實不一定適合所有音樂類型演出,因為它太多美化了,有些不真實。或許有些情況下,在衛武營音樂廳的音樂表現是優秀、絕佳的,但那不代表衛武營音樂廳可以碾壓臺中歌劇院等場地。
回到節目本身,《憨第德》的全本首演當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精美的服裝造型、完善的字幕、精緻的手冊(內含劇本),並略帶本土化的風格,都使節目有相當可看性。只是原本美式的旁白喜劇風格,轉換成中文旁白、英文演唱,難免產生不少語言或文化上的代溝,以及使戲劇較為零散破碎。其實有幾處情節,例如為何死了又活、活了又死,以為怎麼個逃法,當下我是看不明白的。呈現作品原貌之外,製作單位應該還要考慮如何讓不同文化的觀眾能夠更方便的獲取情節信息。
另外還好奇,《憨第德》的演出,真的不用限制觀眾年齡嗎?一方面其實性與死亡的情節不少,另一方面是在喜劇的背後有著很深刻的人性議題,小孩不一定能明白。更何況,上半場我後方的小孩就不耐煩地踢我椅背,讓我非常困擾。
音樂方面,我認為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江靖波指揮NSO的表現情感豐沛,兩位外籍男女主角實力驚人,加上場地音效的潤飾,聽起來享受。臺灣歌手可能在氣勢上不大張揚,但表演素質還不錯,尤其林健吉一人飾多角頗具效果。若挑點小毛病,可能覺得合唱團過於追求「硬響」了,沒那麼精緻。而臺南應用科大舞蹈系的參與,使歌劇音樂會的戲劇成份稍多些,強化了觀賞效果,很有意思,只是從頭到尾白著臉白著身,情感不容易代入。
總而言之,能在衛武營音樂廳欣賞到全本音樂會版《憨第德》,是相當美好的體驗。雖然不是在衛武營歌劇院看全製作版,但此次衛武營音樂會版也卯足全力,讓觀眾感受到一陣陣的精彩,很好了。
—
#2
【節目資訊】
演出節目:《柴可夫斯基小提琴之夜》
演出單位:讀賣日本交響樂團
演出人員:小林研一郎(指揮)、林品任(小提琴)等
本文依據:公元2018年12月12日下午19時30分於臺中國家歌劇院音樂廳
之前忘了是在哪個網站看到節目廣告,想說時間地點方便,一動心就買票了。挺奇怪,高價票可在兩廳院售票系統購買,但低價票只能在UDN售票網入手,這種操作,我第一次見。
但由於近期忙於求職事宜,心裡慌亂焦慮,壓根兒忘了要看這場演出。直到演出日上課前的午餐時,掏出手機才見到行事曆上記有此事,幸而未錯過浪費。
當我在學校把事忙完時,回家取票步行至歌劇院,入場時被工作人員塞入一張問卷,才知道原來這場節目是「臺中花都藝術季」活動之一,而問卷內容就是調查觀眾對藝術季的滿意度。說來可笑,音樂會的海報、票券,就沒有一處寫到這是「花都藝術季」的活動,只有販售的節目冊收錄市長序文才有所提及。經過瞭解,所謂「花都藝術季」,也就是市政府有關單位,把在臺中上演的大小表演節目,挑選幾個比較有代表性或能合作的,給予一部分支持,拼湊而成。換言之,即便沒有這個「花都藝術季」,那些節目也正常上演。
但為了換取小禮物,我還是硬著頭皮把問卷填完交出了,只是在最後寫道:應該參考成熟的藝術節、藝文季活動,主動策辦或引進節目,而不是這樣便宜行事。(順帶一提,我早就對這屆市政府的文化政策與文化作為灰心了,幸好馬上要換屆。)
讀賣日本交響樂團首度來臺演出,且由小林研一郎指揮,第一站就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可惜票房不算太好,目測出席率在七成以內。曲目比較保守,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及第五交響曲等,雖然已是泛濫演出,但應該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所以有這樣的票房我比較訝異。(不清楚跟週二演出是否有關係。)
一開場,是《尤金‧奧尼根》的〈波蘭舞曲〉,樂音甫響起,心中驚喊「哇」一聲,實在被那樣整齊、有力、輝煌的音響驚豔到了!演奏風格相當日式,講究規矩,缺點是稍微有點硬,不大靈活。
接著是林品任獨奏的柴可夫斯基〈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開篇時的獨奏也有點閃到我,音色真漂亮。中間有一小段似乎表現不大穩定,但整體與樂團的合作還是挺精彩的。中場休息前,林品任還返場演奏帕格尼尼隨想曲中〈魔鬼的笑容〉,炫了一把技。
下半場重頭戲柴五,樂隊寬廣的動態範圍,以及指揮細緻的詮釋功夫,都在該曲目上全然展示。樂團整體表現,可以用「緊湊」一詞形容,各聲部配合默契理想,主動積極,效果不卑不亢,不會給人吵鬧的感覺。記憶最深刻的,還有單簧管的幾個獨奏段落,相當打動人心,真是出現繞樑不絕的印象。
觀眾席雖未坐滿,但觀眾的反應仍然十分熱烈,叫好聲不斷。小林指揮弦樂隊,先返場演出〈倫敦德里小調〉(Londonderry Air),再次大秀弦樂組綿而不膩的演奏音色。之後小林短暫致詞,提及感謝臺灣人民對之前日本天災的支持捐款,並再指揮樂團返場演出〈望春風〉,為節目畫下句點。
聽完小林與「讀響」的柴五,只慶幸我中午吃麵時還記得看手機行事曆,要是錯過這樣美好的體驗,肯定是一筆大損失!
看来卫武营的音效有点像上交厅啊。
华都艺术季是不是也有点像上海之春或上海国际艺术节?
我其實更喜歡上交廳,畢竟不同位子音響差異小。花都藝術季,得了吧,差遠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