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長征」勝利,聽什麼音樂?

(本文刊登於「橄欖古典音樂」微信公眾號 2016 年 10 月 1 日推送內容。)

【來自「春晚」的宣告】

  歲次丙申前夕,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裡,武術節目「天地人和」結束之後(約是節目進行到2小時37分鐘左右),朱軍偕周濤,以嚴肅正經口吻宣告:「親愛的朋友們,2016年,我們將迎來兩個非常重要的紀念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春晚的長征紀念宣告。

  先別管我為什麼看春晚。當我聽到這句話時,精神就來了!若依照去年樂界瘋狂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態勢看來,今年或許也將廣泛演出相關曲目?(但實際情況卻「冷靜」得多。)尤其,許多關於「長征」題材的音樂作品,寫的極好、我也喜歡聆聽,便有所期待。

  那麼,除了各晚會、多路水平不齊的歌詠隊伍愛唱的合唱曲《七律‧長征》(彥克、呂遠作曲)、《會師歌》(陸定一創作)等單曲以外,還有哪些上檔次、彰顯藝術質感的,關於「長征」題材的音樂作品呢?各大樂團或劇院,選演哪些鴻章巨著,才能讓人感覺格調頗高、又能符合紅色主旋律呢?


↑《七律‧長征》(彥克、呂遠作曲)。

  我雖是臺灣人,但高中上歷史課時也瞭解過「長征」,縱使稱法及觀點不同,但並不影響我聆聽「長征」題材音樂後的審美。同時,懇請諸君毋需問我兩個很尷尬的問題:一、為什麼我對這些作品熟悉並喜愛?(嗯……)二、為何不介紹跟建黨有關的音樂作品?(這應該不算我的責任範圍了……)

【兩種版本的《長征組歌》】

  許多人熟知、且影片經過多方惡搞的《長征組歌》,其實同一套歌詞,有著截然不同風格的兩種音樂版本。1965年,時值「長征勝利」30週年,曾參與「長征」的蕭華將軍,以「三七」句式寫下十首組詩,分別是:〈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大會師〉。

  歌詞脫稿後,經蕭華自薦,北京同時有兩組藝團為其加工,成為合唱組曲,皆有樂隊伴奏,一是總政歌舞團的指揮時樂濛(1915-2008)作曲,二由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晨耕、生茂(婁盛茂)、唐訶、遇秋(李遇秋)集體譜曲。

  據文獻記載,當年周恩來指示,兩種《長征組歌》版本都應錄製成影片流傳,尤其認為「總政版」藝術性更高些,應拍攝成電影藝術片作為經典保存。孰料,當風格較為通俗的「戰友版」錄製好全套影片後,受「文革」衝擊,「總政版」《長征組歌》的電影錄製計畫被迫中斷,往後僅「戰友版」《長征組歌》流通較廣,深被大眾接受。

  「總政版」《長征組歌》中,有幾首單曲因出現在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幸被保留傳唱,它們是〈飛越大渡河〉及〈過雪山草地〉。「總政版」的〈飛越大渡河〉,前奏是明快有力的小號急奏,調式光亮雄壯,略具洋派作風,相當華麗精彩。


↑總政版《長征組歌》〈飛越大渡河〉。

  而「戰友版」《長征組歌》則主打「民族特色」,音樂揉雜苗家山歌、湖南花鼓、雲南花燈、陝北秧歌等曲調,也運用不少民族打擊樂器。每首歌曲演唱前,分別由男女演員朗誦歌詞,並在〈大會師〉的前奏加上男聲朗誦「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播種機……」文句,政治色彩濃厚。


↑戰友版《長征組歌》〈突破封鎖線〉。

【兩部「毛主席詩詞大合唱」】

  當今人們熟知的男高音獨唱、混聲合唱曲〈沁園春‧雪〉,是作曲家田豐(1933-2001)之傑作,這是1970年代他任職中央樂團時,創作的《毛主席詩詞五首大合唱》第一曲,另外四首為:〈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憶秦娥‧婁山關〉〈清平樂‧六盤山〉及〈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田豐創作的這部大合唱,於1972年5月首演,在此之後成為「文革」時期繼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鋼琴協奏曲〈黃河〉等樣板作品後,頗具華彩的音樂創作,經常上演。其中,〈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憶秦娥‧婁山關〉〈清平樂‧六盤山〉三曲,正是「長征」主題作品。


↑田豐〈憶秦娥‧婁山關〉。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輕快刺激,使用許多附點音形,模擬戰事激烈,很有趣味。〈憶秦娥‧婁山關〉開頭澎湃、中段旋律優美,至今仍多有合唱團演唱,在央視「青歌賽」合唱組中經常出現。〈清平樂‧六盤山〉是女高音領唱、混聲合唱曲,領唱者以中速且略自由的方式,唱出前四句(至「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止),接著是混聲合唱以快速節奏的強音宣告「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與田豐創作《毛主席詩詞五首大合唱》同時,曾作〈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朝鮮族作曲家鄭律成,也挑選了毛澤東五闋詩詞譜曲,成為鄭版《毛主席詩詞大合唱》,五首詩詞分別是:〈十六字令‧山(三首)〉〈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念奴嬌‧崑崙〉及〈清平樂‧六盤山〉。


↑鄭律成〈十六字令‧山(三首)〉。

  鄭律成選擇的毛澤東詩詞主題,幾乎全聚焦在「長征」議題上,亦可說是相當完整的「長征」大合唱。其中,我偏愛鄭律成譜曲的〈十六字令‧山(三首)〉,全曲從一而終地使用快速音型,由男高音領唱、混聲合唱交錯的方式,將原詞作表現得相當「動感」!在〈清平樂‧六盤山〉中,在混聲合唱團外還拆出女聲八人、男聲八人的小組,相互展示強弱對比的和聲,自「不到長城非好漢」一句起,又出現〈十六字令‧山(三首)〉的主題。換言之,鄭律成譜曲的《毛主席詩詞大合唱》,是前後呼應、結構完整的一套作品。

  田豐、鄭律成的兩套《毛主席詩詞大合唱》,皆有樂隊及鋼琴伴奏,又兩部作品的鋼琴伴奏譜,已彙整成《為毛澤東詩詞譜曲合唱曲選》,於2005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發行。

↑為毛澤東詩詞譜曲合唱曲選。

【朱踐耳《英雄的詩篇》】

  交響曲──大合唱《英雄的詩篇》,係作曲家朱踐耳(1922-)創作之第14號作品。1955年,朱氏赴前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59至1960年,擇五闋毛澤東詩詞作品:〈清平樂‧六盤山〉〈西江月‧井崗山〉〈菩薩蠻‧大柏地〉〈十六字令‧山(三首)〉及〈七律‧長征〉,譜曲而成,作為畢業成果,並於1962年5月第三屆「上海之春」音樂節,由上海交響樂團、上海合唱團、上海廣播合唱團首演,曹鵬指揮。

  1964年五月,作者仍據原五樂章,作些微改動成第二稿,由原演出團隊發表於第五屆「上海之春」音樂節。1993年,作者在〈十六字令‧山(三首)〉及七言律詩〈長征〉之間,增加第五樂章:〈憶秦娥‧婁山關〉(男低音獨唱),並對全作進行細節修改,成為第三稿定本,總譜收錄於上海音樂出版社《朱踐耳管弦樂曲集》卷四,亦曾經曹鵬指揮上海樂團錄音,由NAXOS發行。


↑朱踐耳《英雄的詩篇》第六樂章〈七律‧長征〉(NAXOS版)。

  「交響曲──大合唱」是朱踐耳特意使用的形式名稱,期將兩種藝術體裁作有效結合,獲得別於以往傳統的音響效果。與前面介紹以聲樂為主的作品不同,《英雄的詩篇》雖有獨唱及合唱,但交響樂的管弦音色卻是主體、靈魂,且聲樂的寫法亦與樂隊交職成功動人,其英雄的音樂主題貫穿全作,各聲部以不同的思緒演奏(唱),把簡單短小的素材,發展料理成聽覺盛宴!

  2015年,上海音樂出版社發行《陳燮陽指揮中外名曲集》激光唱片套裝,收錄是年9月28日陳燮陽指揮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合唱團演出此作之現場錄音,音響效果出色,詮釋精彩且有創意,非常值得一聽!

↑陳燮陽指揮中外名曲集封面。

【丁善德的大小創作】

  丁善德(1911-1995)曾任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副院長,是功力深厚但並不多產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其第16號作品交響曲《長征》,是備受樂界肯定的代表作品。

  交響曲《長征》,以純器樂五樂章式寫成,各樂章標題分別是:第一樂章〈踏上征途〉、第二樂章〈紅軍,各族人民的親人〉、第三樂章〈飛奪瀘定橋〉、第四樂章〈翻雪山、過草地〉及第五樂章〈勝利會師〉。丁善德之所以創作《長征》,是響應1958年上海市長陳毅的號召,以交響樂宣傳革命事跡,當時多名作曲家都投入其中,如王雲階寫《抗日戰爭》、施詠康作《東方的曙光》等。

  1959年開始,丁善德尋「長征」行跡採風,於1960年夏季完成前三樂章,並在1961年上海之春音樂節發表。1961年冬,後二樂章完成,於1962年上海之春作全本首演,並錄音發行、出版總譜。

  《長征》結構龐大,有七十多分鐘。第一樂章在沉著的弦樂後,突現出征軍號,又銜接神祕的小軍鼓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曲調,頗有蕭士塔高維奇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第一樂章的影子。第二樂章則將各地山歌素材,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民族舞曲式的結合,很是令人驚豔。第三樂章是最最刺激的一段,弦樂與銅管針鋒相對,又暗藏定音鼓的主奏,收聽此樂章錄音時,若不把音響電平調大一點,總覺得沒法解癮。第四樂章是轉折,拉開戲劇張力,弦樂的滑音使聽眾屏息以待,想像「長征」之艱險。第五樂章毫無懸念高唱勝利凱歌,以浩蕩盛大的樂團總奏、軍號衝鋒及管鐘強鳴,漂亮收場。

↑雨果版《長征交響曲》封面。

  許多唱片公司錄製過《長征》,包括NAXOS發行的余隆指揮斯洛伐克廣播交響樂團演出、雨果發行的麥家樂指揮俄羅斯愛樂樂團演出,及HK發行的林克昌指揮名古屋愛樂交響樂團、福村一芳指揮香港管弦樂團演出等。尤其林克昌指揮版相當奇特,那是一次排練實況錄音,全曲由林克昌大幅刪減近三分之一,乍聽下很不習慣,但演奏詮釋與錄音都是一級棒,充滿狂野兇猛的爆發力。

↑HK發行林克昌版本《長征交響曲》封面。


↑丁善德《長征交響曲》第三樂章〈飛奪瀘定橋〉,余隆指揮斯洛伐克廣播交響樂團演奏(NAXOS版)。


↑丁善德《長征交響曲》第三樂章〈飛奪瀘定橋〉,林克昌指揮名古屋愛樂交響樂團演奏(HK版)。

  順帶一提,原以為林克昌版《長征》僅是林克昌專屬,但2011年11月26日,我在上海音樂廳觀賞余隆指揮上海交響樂團演出《長征》時(紀念丁善德百年冥誕),竟然也演了林克昌刪節版,頓時有些懵……

↑丁善德全集封面。

  再翻閱《丁善德全集》,則能發現除《長征》以外,涉及「長征」議題的兩部作品。其一,是短小輕快的男高音聲樂曲〈十六字令‧山(三首)〉,鋼琴伴奏,甚是精緻。


↑丁善德〈十六字令三首‧山(三首)〉。

  其二,是管弦樂〈序曲〉,作品第20號。早在1977年,丁善德與陳鋼到雲川一帶採風時,萌發將《長征》加上「四渡赤水」及「遵義會議」情節、改為七樂章(又一說為六樂章)的想法,因考慮體裁過於龐大(原曲五樂章即有七十分鐘),便打消改寫念頭。直到1982年底,香港方面邀請丁善德赴港,推出交響作品專場演出,重磅曲目便是《長征》,另委邀新作一首序曲,丁善德便於1983年初,將原「四渡赤水」的作曲構思寫成一部管弦樂序曲,同樣使用在《長征》中多次引用的〈打碎國民黨的烏龜殼〉旋律(源自學堂樂歌〈竹馬〉),及大幅徵引時樂濛為《長征組歌》所寫的〈飛越大渡河〉。除了符合「長征」主題外,丁善德自述此作係表現「四化建設」人民奮發向前的精神。1983年9月30日,丁善德〈序曲〉在香港荃灣大會堂由林望傑指揮香港管弦樂團首演。

↑1983年香港管弦樂團演出丁善德交響作品專場節目手冊書影(朱振威提供)。


↑丁善德〈序曲〉。

【陳培勳《我的祖國》】

  陳培勳(1922-2006)原名陳宏秀,少時在香港成長,曾入讀上海國立音樂學校,1949年之後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其第16號作品第一交響樂《我的祖國》,是相當成功的代表作品。

  《我的祖國》由三樂章組成,分別是:第一樂章〈前奏曲‧詠雪〉、第二樂章〈英雄的詩篇‧婁山關〉及第三樂章〈敘事曲‧追懷、展望與前進〉。此作品原寫於1960年代初期,但因「文革」而使總譜亡佚,陳培勳只得於1976年重寫第一、二樂章,再於1989年重寫第三樂章。

↑雨果版《我的祖國》封面。

  說是三樂章式的交響樂,《我的祖國》更像是三篇交響詩的組合,而其第二樂章的標題,正好與「長征」議題相符,甚至與朱踐耳不約而同地使用「英雄的詩篇」一名,只是陳培勳選擇以純器樂合奏交響的方式,意像地浪漫表達革命事跡。此作展現的豐富和聲、細膩配器,以及充滿「低調奢華」的藝術語彙,很難不讓聽者多為其留下深刻印象。

  目前,《我的祖國》僅剩〈詠雪〉一段較常被選演,全本演出較罕見。1995年,香港雨果公司推出《我的祖國》專輯,除收錄《我的祖國》以外,還有陳培勳交響詩〈心潮逐浪高〉及第二交響曲〈清明祭〉。


↑陳培勳第一交響樂《我的祖國》〈英雄的詩篇‧婁山關〉。

【塵封許久的歌劇《長征》】

  近日,黃自四大弟子(一說「五大弟子」)之一的陳田鶴,其千金陳暉女士,向我發來幾份手稿掃描檔案,其中有早年陳田鶴為歌劇《長征》的配器稿。陳女士問道,這些作品何時才能復排演出?盼先人的文藝勞動成果能獲重視,並能再次聆聽其音響。

  歌劇《長征》是由中央歌劇院前身、改制前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於1951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推出,該劇分三幕九場,由楊尚昆之妻李伯釗女士編劇(後來于村、海嘯二人參與腳本修改)。本劇腳色眾多,除頭號男主角「毛主席」以外,還安排一百二十多名腳色登場。觀察腳本,歌劇《長征》已脫離「話劇加唱」或「組歌」的形式,而是詩化的「多唱少白」、類似西方正歌劇形式。

↑陳田鶴配器歌劇《長征》手稿影像。

  當時特殊的創作環境,崇尚「集體力量」,不但作曲者多,有梁寒光、賀綠汀、鄭律成等,連為旋律配器的藝術家們亦不少!除陳田鶴外,還有湯正方、卓明理等人參與。

  據傳毛澤東觀賞本劇首演時,託女兒捎話給李伯釗稱:「寫革命,寫長征,都很好,但不能拿我毛澤東做菩薩拜!黨內有那麼多好同志,許多人還犧牲了生命。就拿長征來說吧,大小380餘次戰鬥,有幾個方面軍啊,還有那麼多領導同志,要寫幾個方面軍的同志,沒有他們,我毛澤東獨龍能下雨嗎?」

↑歌劇《長征》劇作者李伯釗。

  可惜,「文革」之後,李伯釗等人遭受迫害,更遑論歌劇《長征》的修改再演出了。據陳敦秀女士考察,1994年茅沅曾將歌劇《長征》整理修改,經中央歌劇院復排演出,供領導人觀賞。但在大眾的藝術視野裡,這齣鉅細靡遺、篇幅雄偉的作品,幾乎消失無影無息,塵封密藏。

【總有一款合乎胃口】

  拉拉雜雜介紹,從歌曲到交響、自通俗到典雅、由短小到繁茂,涉及「長征」主題的音樂作品很多,具強烈藝術價值的亦不在少數。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對政治感興趣,但恰逢重要紀念日,應景的聽一兩首作品也能增添生活趣味,畢竟總有一款能合乎胃口!

  上海一位樂迷好友里斯本,去年9月聆賞完陳燮陽指揮《英雄的詩篇》後,於微信群中發出聽後興奮且感嘆的消息:「為什麼紀念日都不演奏這些中國人寫的雄壯恢宏的作品呢?用這種作品給我洗腦,我都願意!」

  是啊!這些作品平常本就少演,未受到主流藝團的重視,遇到紀念時段拿出來見見光,再合適不過。如果這類紀念時段,只沉醉在嘈雜喧鬧、廉價粗糙的MIDI合成音色虛應故事,或因為主觀意識躲避一些其實寫得很好很好的音樂作品,豈不可惜哉?放大膽聽吧!
璀璨之星

【節目提示】

  2016年8月1日晚,上海歌劇院在上海大劇院主廳演出戰友版《長征組歌》、丁善德《長征》交響曲選段,及著名合唱曲《七律‧長征》(彥克、呂遠作曲),由林友聲指揮。另外,據上海交響樂團最新公佈的2016-17音樂季訊息,2016年9月30日晚,上交舉辦「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上海交響樂團2016-17音樂季開幕音樂會」,演出「節本」丁善德《長征》交響曲。

查太元

2 則留言

  1. 余隆後來似乎多次演出刪節版的《長征》,舉例可見2012年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樂鳴東方·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七十周年——中國優秀交響樂團暨交響樂作品電視展播》上海交響樂團部分選的第二樂章,以及專輯《2016年上海交響樂團 音樂會(一)》所選之《長征》全本。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