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的內心小宇宙

【思考題】如何看待搖滾樂的反叛精神?(朱大可主編《文化批評》第419頁。)
其實我本不愛聽搖滾樂,直觀印象覺得它「吵」,但當我偶然走進同濟「星空演藝社」專場表演中,連續聽著不同風格的搖滾,並思考著期末作業,才恍然大悟!誰說「當代音樂」是票房毒藥啊?雖然九月份參加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週」聽到很多算計、設定出來的當代作品,很折摩自己的神經,又這些作品還需經國家文化部門或學院保護推廣才得以演出,但那些機率、偶然、無調性及音列只是「當代音樂」的冰山一角,而同屬「當代」的搖滾樂,則代表著樂風光譜的另一種極端,不斷地自我繁衍、且被更多的激情青年欣賞。
…詳全文(共2318字)

慢下來,享受它——品味一方水土的人文風情

(2011.12.17,於上海第一財經浦江之聲廣播電臺「兩岸青年匯」論壇公開演說。)
各位師長、各位朋友:
午安!
我是查太元,就讀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現在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短期交流。一學期的上海之行,快到尾聲了,天氣很冷但我情緒很暖,很榮幸在這不斷挑戰我人生所遇最低溫之際,應第一財經浦江之聲廣播電臺等單位的邀請,在這裡與各位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詳全文(共3012字)

該怎麼責備一個不會生產政治文藝的政府

藝術,有種起源是為權貴服務的,巴哈創作歌頌宗教的清唱劇、貝多芬寫出贊美拿破侖的交響樂(雖然事後反悔),都反映著政治、宗教作為藝術的素材及養份,並偶爾被這些權力「徵用」以宣傳服眾,塑造自己的神話鞏固權力,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我喜愛研究政治文藝,小時候還聽國軍軍歌,但這十年來轉而關注「中共文藝」,很多人不解,問為什麼喜歡研究這玩意兒,我回答很簡單:「因為國民政府已經不生產政治文藝了。」
…詳全文(共3694字)

一剎那的語言(修改稿)

【思考題】有人建議將中國龍音譯為Long來代替帶有「惡龍」等不良含意的Dragon,以消除西方國家可能產生的文化誤讀,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朱大可主編《文化批評》第142頁。)
即便是象形漢字發達的中國,表達事物仍離不開語言、聲音的描繪。學習文字學、訓詁學時,最常舉例「芋」字,《說文解字》釋曰:「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我們可以想像,古人看到一個不知何物的生物,因為形狀「駭人」,發出一「亏」聲音,這一剎那的印象,成為所指這項生物的發音,近而產生文字用以表達。時至今日,閩南語的「ōo」、「ōo-á」仍保留其中趣味。
…詳全文(共3040字)

上海人其實很NICE的

正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好像是在同濟的課堂上聽到:「當你知道詳情越多,精神越容易感到危機。」雖然「價值」與「價格」不能相提並論,但當我知道上次購買「上海牌手錶」(詳情可見:〈好東西,還能再跑五十年!〉),付出的「價格」可能高於成本很多時,心裡還是糾結許久!雖說如此,那隻錶跑得還可以,我也就很珍惜地戴它了,只能從「文化附加值」的角度,提升錶本身的「價值」。無奈,有一天它的時針不對,我才心裡暗罵一聲:他媽的!還真的被坑了!
…詳全文(共2226字)

好東西,還能再跑五十年!

很早的時候,就聽聞過「上海牌手錶」,大概是與「海鷗牌相機」等產物一樣,屬於「神祕的陸產印象」。不過這幾年來,「上海牌手錶」紅了,或許是搭著懷舊風潮,也可能是想找回輝煌時期的上海、乃至全中國的記憶,這一塊塊樸素無奇、低調革命的手錶,又從沉睡中喚醒。
…詳全文(共2705字)

一切都是印象

最近無比忙碌,理論上應當很疲憊,恨不得有沙發就躺、有床就睡,但奇也怪哉,這幾天卻又無比失眠,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腦子經常高速運轉。萬幸,在科技發達的時代,再怎麼樣的困境都不會無聊,下午到傍晚在學校用筆記型電腦處理公務,回到家用桌機弄雜事、上網到子夜,大半夜再用智能手機看看新聞,真到深夜還睡不著,就拿出潮物iPad瞎玩一番。原本即聽聞大陸知名作家同學怡微有鴻文在《上海壹周》發表,還期待下個月底即見到實物,想不到在平板上就能零距離同步了,正可一解長夜漫漫不知幹啥之悶。不過,原本預計看完電子雜誌即快快就寢的想法失敗了,除了因為網速沒法細細品味甚是遺憾以外,有更多感想讓我腦子轉得更快了。(在微博上我說:待天明時再細讀,想不到我是醒著等到天明。)
…詳全文(共2382字)

人民有權拒絕「被代表」

我這人沒什麼優點,很愛為一些自以為是的正義感與人吵架,吵到後來我反而沒正義了,還被視為不懂專業的無聊人士。這種狀況也是有的,據聞在新加坡,只要是攻擊政府的,有可能扣以「違背專業」大帽子,甚至被補。但是天下之怪,無奇不有,曾經在Plurk上見到大陸有人抱怨「人民政府」的行事思維,但是,我生長在這麼「民主自由」的臺灣,卻會抱怨起「人民團體」的行事思維。當然,好像反對某些人民團體就是為政府說話似的。
…詳全文(共2275字)

再次書信「反貧困聯盟」

致貴單位及尊敬的陳先生:
來信敬悉。或許是我的口吻太過嚴厲,倘若有失禮之處,望請理解。
瞭解了事情始末,我可以體會你們的處境,但是,對於此事件,我仍有以下看法:
一、無論貴單位及陳先生是否將本人作品做為「主要」訴求,但檢視立法院的新聞稿可見,他們所理解的訊息是將之放為「主要」的;要嘛是訊息傳遞有誤,要嘛則是立法院曲解。倘若貴單位及陳先生訊息傳達無誤,是立法院曲解,那難道你們不須出面反駁修正嗎?可以任意由他人解釋?
…詳全文(共561字)

請「反貧困聯盟」勿濫用網路娛樂資源誤為訴願工具

敬啟者:
由於在網路蒐尋「反貧困聯盟」資訊,查到 貴單位之電郵地址,故現將信寄至 貴處,希望本人之訴求能轉告有關人員。
本人為網路上所謂〈逢甲之歌〉之創作者。近日於立法院網站閱讀新聞訊息,發現在三月廿一之〈王院長接見「反貧困聯盟」一行6人〉內容中,見「反貧困聯盟」誤用本人創作,做為訴願工具。有鑑於此,本人深表不解及憤怒,一來是相關單位曲解了本人作品用意,二來亦為曾詳細查證即發言,實屬失禮行為。
…詳全文(共7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