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榮獲陸委會.第二屆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紀實文學組」之入選獎。)
//
「江西省修水縣」,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大陸地名。這座縣城,因贛省四大河川之一流經而命名。這座縣城,現歸劃九江市轄,據聞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但這兩年也蓋上各式品味不一的雄偉華樓、開展新城區建設。這座縣城,突然多了高速公路,從南昌驅車前往,從最早的大半天、數年前的五個小時,到如今三小時內能到達。這座縣城,蘊含著一座山口鎮、隱藏一處來蘇村,那是我祖父誕生的地方,是一直沿用到我父親所持各類證書籍貫欄必須填寫的地方,也是身分證取消欄位註記的地方。
…詳全文(共7182字)
分類: 偶爾文青的寫作
逛逛也好
(本文選段刊登在《申江服務導報.申週刊》2012年10月3日第7版「潮城市」,點此處觀看該專欄PDF檔案。)
//
誠品在我眼中,原不是好書店。它書品賣價貴、鮮少折扣,以各種產業行銷、文化傳播的理論解剖分析,可輕鬆戳破那美妙華堂的神話。從各網絡論壇大肆冷嘲熱諷(尤其是鄉民群聚的PTT),幾可斷定誠品就是為文青、或想要成為文青的各類人群裝屄用,也被意淫成宅男泡文藝女的絕佳場域。選擇法文「Eslite」(菁英)為名,有意無意把高尚低俗一刀兩斷,使非我族類者即便鄙視、排斥、唾棄誠品,其偉業始終不會動搖……這家書店的老闆,在前幾年臺灣高層貪污弊案中,跑過龍套、串過場面,讓我曾自命清高地極想抵制這種商人開設的店面。
…詳全文(共1276字)
短暫穿越
(本文刊登於《萌芽》2012年8月號,總第575期)
//
一早進學校,聽說這學期到上海交流的本科生學妹,抵滬第一晚就哭了,主因是「想家」,次因是「食堂的菜吃不習慣」……我聽了一驚啊!她離臺前一直問我哪裡好玩好吃,我如數家珍地講了許多許多,看她頗富興緻地期待新的體驗,卻一開始就有那麼慘烈的反應,希望只是魔都恐怖的低溫須她稍事適應。不然,我可是帶著內疚地納悶:我在上海過得挺愜意啊!她怎麼就哭了呢?
…詳全文(共3517字)
墓碑記
公元二0一一年農曆七月,重修家族墓地,聯繫兩岸血脈,立碑安葬先人,余特撰碑記一文,永以紀念。
拔勳字岳、號麟閣、名鴻,生於公元一九一五年農曆六月廿三日,年少之時喜至縣城探索新物,為使家族弟妹得以順利就學,隨政府徵召參加「保安團」,擔負鄉里治安;後因抗戰軍興,再度入伍,參與南京保衛戰等重大役事,卻踏上離家之路。勝利後,又因「國共內戰」,只得隨軍轉進臺灣;初到異鄉時生活清貧,甚至歸為「無職軍官」,受不平等待遇,最終定居苗栗汶水,娶當地傅氏,紮根繁衍,育二子一女。晚年時曾回故鄉一探,但滄海桑田、人事已非,在歷史現實刺激心理精神下,身體健康不若以往,於公元一九九二年農曆十月初十日逝世。
…詳全文(共876字)
我心目中的英雄
幾年前的一部電影《英雄》,讓大家再度關注一個議題──「究竟什麼是英雄」?劇中的無名,為何身為一個刺客,當有機會刺殺秦王時,卻遲遲下不了手?原來是殘劍半路相攔,贈予「天下」二字,這時間,無名頓悟了!正是胸懷天下,為了天下蒼生,才能成就「無名英雄」。
…詳全文(共1229字)
老都、皇都、首都
北京,一座生長在歷史中的城市,一處浸泡在政治中的環境,步調緩慢的她,沒有臺北的一窩蜂、香港的聒噪、上海的五光十色,但隨處見著典故,隨手能抓起一把菁華。初到北京,很難不去看一看那座精神堡壘──天安門廣場;在大陸的人們,時常有個感受,就如同西藏人前往拉薩、回教徒抵達麥加一般,總得到首都北京、天安門城樓下,「朝聖」一番。但不可否認的,即便我沒生長在那樣的紅色環境中,見著長安大街,望著城樓上的大紅燈籠,心裡的感動是久久不能平緩的。
…詳全文(共2702字)
司馬臺的桃樹
僥倖地獲得學校恩准的春假,一個人偷溜到仰慕許久的神州大陸。在北京,春天的氣息卻有著寶島冬季的溫度。首度前來,卻不覺陌生,北方大娘的親切問候,二爺的吆喝叫賣,濃郁的豆漿米粥,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
晃了幾天,決心前往長城一走。以往在歷史課本、地理教材上總是讚頌長城的偉大、壯觀,怎麼說也得親赴一趟,實際體驗。經過多年的修復、整建,好幾段長城已經不是原貌,而是平坦、好走的「複刻版」建物;心想,難得才來一趟北京,怎能只是看一眼商業旅遊景點了事?下了決定,前往最北、最偏遠、最沒人去的──「司馬臺長城」。
…詳全文(共2122字)
蛻變
教育部新編國語辭典上說,蛻變是「事物發生形或質的改變」。因此,對於一個人成長時產生的「蛻變」,可分為兩種解釋。
其一,以「形的改變」來解釋。一個人,從嬰孩成長到幼童,從幼童而學童,再由學童轉為青年、為中年、為老年,因為年月而產生的階段太多了;也不可能一個人打從一出生到死亡都扳著同一張臉,總會多兩顆青春痘、冒出三條皺紋,甚至被歲月染了一頭白髮。而當我們每轉入一個生理成長的階段,長輩們總是會興奮地說:「哇!你長大囉!」或者,是:「成長不少囉!」文雅一點,也可能會被冠上「蛻變」一詞。
…詳全文(共10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