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剎那的語言(修改稿)

【思考題】有人建議將中國龍音譯為Long來代替帶有「惡龍」等不良含意的Dragon,以消除西方國家可能產生的文化誤讀,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朱大可主編《文化批評》第142頁。)
即便是象形漢字發達的中國,表達事物仍離不開語言、聲音的描繪。學習文字學、訓詁學時,最常舉例「芋」字,《說文解字》釋曰:「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我們可以想像,古人看到一個不知何物的生物,因為形狀「駭人」,發出一「亏」聲音,這一剎那的印象,成為所指這項生物的發音,近而產生文字用以表達。時至今日,閩南語的「ōo」、「ōo-á」仍保留其中趣味。
…詳全文(共3040字)

[2010年夏季大陸四城遊後感-18]忘了是哪一天在北京吃早餐遇到的笑話

這次到大陸旅遊,時間長、幅員廣,徹底瞭解了「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冑、東亞稱雄」是什麼概念。也因為跑遍大江南北,見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我與同學在北京的後幾天過得其實很自在,因為北京的步調較香港、臺北、上海來得緩慢,又物價便宜,隨時隨地可以找到很便宜又可口的餐點。忘了具體哪一天,照例與同學去旅館旁一處小商檔吃早餐時,見旁邊來了兩位看似做大生意的中年男子,可能是剛點完餐吧,趁著空檔還聊等會兒要去哪哪哪談啥事,或啥啥啥天要飛到某某某城市。本來我還心想,這麼有派頭的倆人,竟也會到這種小檔吃早飯,要嘛是他們其實外表很華麗、內在很樸實,要不然就是北京的小檔早餐太吸引人了。
…詳全文(共558字)

說都不會話了

標題「說都不會話了」,是相聲段子的老哏。應該稱:「話都不會說了」,您說是吧。
依我看,現代人真不會說話了。什麼名嘴、評論家,根本鬼扯;而普羅大眾,更是語文能力退步,壓根兒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
…詳全文(共70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