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赴同濟大學短期交流學習定期心得分享(07)

一、赴江西省修水縣,拜見堂姑婆查一清、堂姑查安安及查萍萍、堂叔查吉啟及堂嬸等,共同至山口鎮來蘇鎮祖籍地,祭拜新修的叔公(查季明)墳碑,還有曾祖父連理之墓、及由我設計的「親人僑葬臺灣紀念碑」(含碑記)等。此次新修墓碑相當令長輩滿意,另「紀念碑」亦完成我祖父「落葉歸根」的意願,確實聯繫起斷失已久的家族情感。並在修水縣與宗譜譜局的人會餐,談論家譜修訂事宜,氣氛甚歡。此次探親由二位堂姑及堂姑丈全程招待,十分感激。返程並經南昌市,搭乘「吉祥航空」班機回滬。
…詳全文(共1332字)

比抄襲更不要臉

上回談了「學術抄襲」。一位學長曾言,「抄襲」是學術研究的「七宗罪之一」,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要說「七宗罪最嚴重的那一宗」、世界上最不要臉的,恐怕還不是「學術抄襲」,而是「學術委托」。
差的學術,不代表一些「學術流盲」所做的「非學術」,而只是程度差了些而已。就如筆者一樣,還在唸書,又唸得不怎麼透,寫出來的東西二百五,能批評得東西挺多,這也只是「差」,但好歹是自己「擠」出來的。至於「非學術」呢?大致有幾種人,有抄襲的、搶奪的、委托的。
…詳全文(共1229字)

也談學術抄襲

接近傍晚時分,來自北京的一位老師與我網路聊起「學術抄襲」的現象,希望我就所見所聞,發表看法;尤其是在大陸地區學術抄襲現象嚴重的此時此刻,滿多人好奇究竟在臺灣島上,學術是怎麼運作的?說也奇特,關於「學術」這個玩意兒(對有些人確實是「玩意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它可能是人類文明精神的延續,也可能是升官發財的一種管道,雖然改變世界最大的是人文社會學科(如孔孟老莊諸子,甚至是馬恩列毛等政治理論),但今日的「學術」不但輕人文、重理工,且更多追求立即快速的「貢獻」與「成就」,不管人類文明長遠發展,這或許可證明:「咱們現今日子過太好了」。
…詳全文(共32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