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7,於上海第一財經浦江之聲廣播電臺「兩岸青年匯」論壇公開演說。)
【現場錄音片段】
各位師長、各位朋友:
午安!
我是查太元,就讀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現在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短期交流。一學期的上海之行,快到尾聲了,天氣很冷但我情緒很暖,很榮幸在這不斷挑戰我人生所遇最低溫之際,應第一財經浦江之聲廣播電臺等單位的邀請,在這裡與各位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給自己定的題目是「慢下來,享受它——品味一方水土的人文風情」。前幾天微博上出現一個測驗,說無名指比食指長的人,適合讀理工科,但我看了自己手指一眼後,破解了這個流言。其實不必那麼麻煩,分科只是一種緣份跟機遇,並不代表我們必須按著學科的限制過日子,最理想的,則是我們既擁有理性科學的思路,也富涵人文雅緻的情感。
我在來上海之前,母校有位學長表示一直很想到上海走一走、卻苦於沒有時間,因為他研究民初文學多年,看著很多資料形容著那時期的上海,總想實地逛逛、看看。雖然我們從現實得知,要再看到一模一樣的「霞飛路」、「大自鳴鐘」是有困難的,但若以人文的角度去品味、體會,還是能找到一絲線索。我們交流團剛安頓好時,就聽到有些學弟妹發出嫌惡的嘆息,認為「國際大都市上海」,怎麼會有收破爛的三輪車吆喝、路邊剃頭的生意,跟滿大街掛在空中曬的衣物呢?但我一見到這些景觀卻是無比欣喜啊!這些視覺效果與我印象中的老上海是有些吻合的、是可愛的,這座城市有無數人「生活」著而非只是冰冷「生存」,證明上海除了時尚先進以外,還沒丟掉屬於自己的內部靈魂,讓我們感受到了屬於人文底蘊的餘溫。
其實,我是很怕聽到「人文底蘊」這四個字的,現在的「人文」跟「觀光產業」一掛勾,容易變了調,每當我們去不同城市旅行出游,手機都會短信轟炸告知這座城市多有「人文底蘊」,這玩意兒卻只成為商品、消費,乃至利益。但是,真正的人文風情,還是存在每一吋土地上,是沒有利益且極為迷人的,找尋它的方法,便是讓自己生活的步調慢下來,用心去品味。曾有臺灣朋友在微博上問我:「你去上海一陣子了,究竟那兒是怎麼樣的地方?」我說:「一語敝之,是個很豐富多元的地方,可以找到光譜的某一端、也能發現另一端;能挖到最時髦的、也能淘到最懷舊的;看得見最前衛奢侈的、瞧得到最低調樸素的。總之好吃好玩,值得細細品味。」我得出這個粗略的概括不是憑空捏造,「品味」二字太重要了。
以前有些大陸同學到臺灣,也並不見得個個都留下好印象,或者得出的體驗都是籠統又模糊的。曾經聽說有大陸交流生很喜愛臺灣,原因是在臺灣能體驗到「歐式生活」,只因為早餐能吃上三明治而非煎餅油條,殊不知萬國建築群那種氛圍似乎更像歐洲一些;也聽說有大陸交流生覺得臺灣不怎麼樣,認為大眾交通既不發達、城市面貌破敗老舊,一點也不像人們講得那麼「完美」。就如同我們有些同學到了大陸,時間很短,卻有無限的出行計畫,只能捫天摸象、蜻蜓點水、走馬看花,除了花去一筆錢財、消解時間、耗費體力以外,恐怕只剩下相機裡那多少多少像素的照片了,然後當別人問起哪座城市如何如何時,只能憑著不大清晰的記憶去回想,究竟我們還留下了什麼,才發現:原來我們並未真正品味過一處地方的人文情懷。
「人文觀察」其實也是簡單的,就是不要急於發出評論,慢慢看、慢慢想,任何一個街道或人物,都可以看出許多趣味。我從二00六年第一次到北京自助旅行,最初也是猛按相機快門,試圖把那些雄偉、壯觀的景點一一複製回家,但那真是徒勞無功。現在,我倒是很喜歡趁著這麼冷的天氣,在同濟大學的校園裡看看落葉、看看不同的顏色,只因為在北迴歸線一帶的南島生長久了,少見四季分明的植物顏色變化,只要停下來多看兩眼,就能體會文學裡提到的「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是什麼滋味了。
也並不是說到哪交流,就一定要留下好或不好的印象,因為任何地方有不同面貌並存,上海如此、北京如此、臺北臺中都一樣。又「樂子」與「好印象」是必須自己發現累積的。這一學期在上海遇到三件特別溫馨的事:我在古玩市場買了一只「上海牌」手錶,本來挺喜歡,後來發現指針出了點問題,於是拿去學校附近的維修處修理,那位瞿師傅告訴我「這錶有點問題,不好戴的,最好拿去換。」我心一驚,賣錶的是位大媽啊,不知在哪就曾聽過「上海的大媽很厲害的」,說要換貨會不會吵起來?結果事情格外的順利,那位大媽順著我的意,換了一副較好的錶給我。後來我才想起,每到一處地方,都有人說「大媽很厲害的」!其實這叫做「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我們往往流於刻版印象,冠上地域限制,才給自己製造不必要的緊張。
第二件事,是母校有一位老師讓我幫忙找一款藥膏,知道是上海某公司營售的,但我走遍各大藥局,卻一無所獲。後來,我發電子郵件給那家公司,想不到得到很快的回覆,一來一往之間,才知道這款藥膏在大陸已經不賣了,但他們仍然熱心地從倉庫一角,找了僅存唯一一盒,無償讓我帶回臺灣。喔!也不知從哪聽得一種論調,說上海人很會算計、很小氣,但這一事件卻讓我感到濃厚的人情。
第三件事,與今天的地主「華東師範大學」有關。我是研究大陸文藝作品的,對樣板戲、紅歌、民族音樂十分熟悉,當我在上海大劇院的預告宣傳單看到十二月初有歌劇《江姐》的演出時,可興奮極了!這是我相當喜愛的歌劇作品,若能現場一睹真實面貌,確實相當難得。但宣傳單上寫著「內部演出」,只說由上海歌劇院負責,我這不死心,透過微博向上海歌劇院詢問,後來才知道這齣表演由華師大歌劇實驗中心演出,當目標明確後,我更一試發出微博私信給華師大官方微博,在校方人員的熱情協助之下,我很幸運地成功索票,欣賞一齣相當完美、精緻精彩的《江姐》演出,真是倍感榮幸!留下很好印象。
說實在,我的交流過程中並不是事事順利、如意快樂的。在蘇州園林想要訪古尋幽卻時常被掮客打擾、在動車上渡過長途旅程周圍卻大聲喧鬧、到江西修水老家探親尋根發現農村連3G訊號都沒有,甚至在上海大劇院看《江姐》時我還轟了幾位不守劇場秩序的人。不過,即便是在家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也是有喜有悲,既然我們選擇走出家門、交流互動,就應當是多看、多體驗、多學習、多反省,倘若一味地自我中心、本位思考,那是閉門造車,將使我們越來越退步。
東方民族還是溫和多了!我第一次到北京爬司馬臺長城,巴士上只有我一個中國人,其他都是歐美人士,他們怎麼登長城呢?這些洋人各各全副武裝,背著大包、拿著登山仗,不斷攀登峰頂,證明「征服」了這路段。但我可沒這體力,我搭著看似很不安全的半截式纜車,慢悠悠地晃上山頂,一邊哼唱著《長城謠》,看著當年張自忠二十九軍大刀隊抗日的古戰場,再到長城邊上看著豔開的桃樹,那又是「境界」了。即使真的「征服」了,又代表什麼呢?現在的兩岸交流,可能有一點問題,便是大家太急燥了,臺灣不斷有人到大陸找機會,就像起著「淘金夢」一樣,大陸也有許多朋友急於瞭解一些歷史政治或社會問題,但都只是片段地知其一不知其二,然後匆忙下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那都不是好事。
各位,唯有當我們把腳步「慢下來」、全身心靈「享受它」,才能真正地「品味一方水土的人文風情」。不只是上海,沿海大城、內陸各市,乃至於各縣各鄉各村,都是很有趣的!臺灣如此、大陸如此,只是我們需要更有耐性、更從人文角度思考關懷,才得以體驗其中奧妙。放下旅遊攻略、別帶有目的,實際地去走走、逛逛、看看、想想,即便是看似平凡的柏油馬路,都是建立起兩岸交流、互信共生的康莊大道!
我的演說到這兒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