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艋舺》觀後感

電影《艋舺》預告:

  我這一輩子(至少到現在)從沒打過架,也很少看人打架。我堅信用嘴就能吵得贏別人的,何必費這體力出手呢?因此聽一些同學講外地中學幾乎每日一打,一打三、一打十(或三打一、十打一)履見不鮮,倒是讓我有點驚訝!事實上,家父曾在高職擔任教官,抓倒是抓過幾個打架的,但事後說起來,打架還算是小事情了。又關於黑社會,那離我更無緣了,聽倒是聽過幾段「黑社會經歷」(也不知是真是假),總之這玩意兒與毒品一樣,要麼別試,試了可就回不了頭。但是,在中國詮釋「黑社會」一詞的,無非是上海滑稽演員周立波了,在他的海派清口段子《笑侃大上海》裡頭有此一說:

一日,周立波與一位東北人聊天。
東北人:「你們上海人就只會幹嘴仗,吵架,都不動手,像我們東北人,一個不爽馬上一拳。」
周立波:「你知道中國哪裡出黑社會老大麽?」
東北人:「不知道……」
周立波:「最著名的黑社會大哥是上海的杜月笙、黃金榮……你們都看過《上海灘》吧,老大不爽的時候就說一句話:『奈伊做忒』(上海話:把他做掉)。而派去做事的手下都是東北人……」

  這話說得還真有道理!就像各位看過哪位NBA教練穿球衣的?哪位補教名師聯考滿分、一分不差的?哪位民意代表懂民意的?但這都不防害他們的地位、與「專業」。我這話可不是說教練、補教名師、民意代表光說不練,而是他們必然達到了一種「境界」,不需要再幹這種體力活兒。

  電影《艋舺》最近廣告打得兇,甚至許多電視臺也都開始對老萬華重新探訪。但說穿了,老萬華是個集黃、賭、毒「三位一體」的高密度風化區,究竟這樣的地區是好是壞、是正是邪,大眾那麼好奇但有誰願意重現,這都是極可思考的。片中所述的,也是五位「風流少年」所沾染上的黑社會生活,無處不圍繞所謂友情、義氣打轉,乍看之下,甚至頗似前幾年的電影《投名狀》。

  哪裡像?我覺得無論從結構、過程、組織幾方面看來,兩者都是一致(或極似)的,從無意間的身段欣賞對方,再歃血為盟,甚至共甘苦、打天下,只是由於一己「公私搞不清」的心,出現了「內部矛盾」,引來悲劇與遺憾。處理手法上,也都不再一刀兩面地樹立好人壞人,而是「好中透著壞、壞裡裹著好」,仍是人性的、真實的。

  至於《艋舺》票房好,除了演員陣容堅強、宣傳得宜以外,亦代表臺灣電影的各方面條件都成熟了。在整體電影的構成技術,與《海角七號》一樣已可「端上檯面」,畫面美術也精緻許多;最重要的,是電影的靈魂內容,劇情故事也能成為集體記憶的承載與傳播,使屬於這塊土地的一個故事,透過文藝手法昇華為不同面貌示於世人面前。雖然可能殘暴、血腥、遺憾,但那都是屬於「人」的一種可能,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一種可能。

  不過,也別忘了,任何文藝手法,尤其是劇場、電影這種表演藝術,都將許多人物「英雄化」、「高大化」,在許多實踐作品中,可看到阿Q在舞臺上成了英雄、搶劫犯在舞臺上成了英雄、要跳天橋的人成了英雄……似真似假、虛虛實實,讓當今許多人搞不清楚究竟生活是不是一場「戲」?《艋舺》的黑社會不盡然那麼純粹,而其中的「友情、義氣」更是如此,或許我們該冷靜地想一想,「友情、義氣」應當如何取得(或有沒有必要取得),又片中人物真的是為了這些「高、大、強」的藝術辭彙所犧牲的嗎?而電影也只給我們帶來單方視角,我們又怎能知道那位被萬能膠整死的小混混沒有同樣的「理想」呢?

查太元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